缅怀李小龙

缅怀李小龙

我父亲于1973年7月20日死于脑水肿,即脑部肿胀。尸检报告显示这是由于他对于治疗头痛的止痛药物过敏所导致的。关于他的死因,外界流传着很多说法,从奇谈怪论(他被忍者、夺命巫术或黑帮大佬所害)到医学推测(死于过敏、癫痫或中暑),众说纷纭。如今我已经接受了我们或许永远无从知晓他去世真相的这个事实。关注他的死亡而非生平,就像盯着那根手指而非月亮,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父亲去世时,在香港举办了隆重的公共葬礼,但他最终并没有葬在那儿。我母亲决定把他带回西雅图(他们相知相爱的地方)安葬。这是个有争议的决定,在香港人看来,李小龙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但我母亲看重的是要让孩子的父亲留在他们身边,要把他送回一个曾带给他平静、质朴和灵感的地方。

我父亲总说他在香港的事业是暂时的。他最终的打算是长居加利福尼亚州,在那儿生活和工作。我父母也经常遥想将来的退休生活,晚年时一起返回他俩都非常喜欢的西雅图。所以,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将他带回西雅图安葬。

西雅图是我父亲人生最初的设想以及初恋萌芽的地方,我们在能俯瞰华盛顿湖的湖景墓地,和亲友一起为父亲举办了一场小型的私人葬礼。那是我见过最美的、风景如画般的墓地。时至今日,他依然沉睡在那里。

李小龙在西雅图的墓碑

为父亲建造墓碑时,大家反复斟酌、再三讨论,毕竟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件慎重的事。最终大家决定在墓碑上放上他的照片,写上他的生卒年月和身份信息。墓碑底部有一块平行于地面的台子,上面有石雕而成的一本打开的书。在书页其中一侧,刻有我父亲的核心标志(第四阶段的标志)——一个箭头环绕的阴阳图,周围还有以中文写就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在书页的另一侧则刻着一句话:“你的在天之灵将继续引领我们追求自我解放。”

你看,早在1973年,熟悉李小龙的人都深知他是个非比寻常的思想家和实干家,他们明白李小龙的言行中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他的真诚与活力,与他交流、向他学习、和他同在,从中吸收了很多东西。他显露的能量与品行给人以启迪和触动。我最近看到一句话,觉得很贴近我父亲的一生——“真正高超的技艺是造福他人”。一个人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释放和传递着能量,这本身就是一种造福他人的行为,因为这鼓舞我们、激励我们去实现生活的可能。你照亮了自己,这世间就多了一道光亮。

他激励,甚至是迷倒了每一个与他接触的人。他具有十足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如同楷模一般实现了真正的强大和自我解放。他不会像我们这样画地自限,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感受到、听闻到、了解到这一点。我并不是说他是完美的(他无疑和你我一样是普通人),但他要达到的目标却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只会远远羡慕的。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