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的母鸡

变态的母鸡

在加拿大的一些蛋鸡身上,发生了另外一起演化扭曲事件。白色的鸡往往非常活跃,比较疯狂,而褐色的鸡则往往比较安静老实。但白色的鸡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要下同样数量的蛋,它们需要的饲料要比褐色的鸡少得多,也就是说它们对饲料的利用效率更高。我去参观的那个养殖场想繁育出能够多下蛋少吃饲料的褐色鸡,于是他们就用褐色的鸡和更省饲料的白鸡交配。(他们并不想转养白鸡,因为许多人喜欢吃褐色鸡蛋,而只有褐色的鸡才会下褐色的蛋。)

其后繁育的几代小鸡大多数羽毛仍然是褐色的,有一些既有褐色也有白色的羽毛,像是一块粗花呢布料,剩余的一些鸡,它们的羽毛大部分是白色的。褐色的鸡羽毛更丰满,但白色的鸡羽毛则比较稀疏、柔软,也很短小,每只羽毛的羽干又短又软,很容易弯曲,羽支(羽干上突出的平行丝)也非常柔软,就像绒毛一样。

从性情上说,褐色母鸡最安静,而白母鸡非常容易焦虑不安,褐白相间的母鸡则处于两者之间。你一走进鸡棚,白母鸡就会疯一样地大叫,还不停地跳上跳下,惊慌得不知所措。当这些鸡变老时,它们会用力撞击笼子,结果会把羽毛弄掉,成了裸鸡。它们还很凶猛,一有机会就互相乱啄,有时甚至会致命。

但对此没人采取任何行动,这个变化发生得非常缓慢,人们逐渐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了,坏事再次变成了常事。后来另一家养鸡场买了另一个品种的鸡回来,就养在这些白鸡附近,区别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那些褐色的鸡下的蛋和白鸡一样多,尽管要多吃10%的饲料,但它们很老实,没有一点躁动不安的迹象,并且一直到老,羽毛都不会脱落。

我认为这些母鸡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原因并不比公鸡为什么会变成强奸犯复杂,纯白色的动物(包括人)比肤色或者颜色深的动物更容易发生神经问题。使肤色变深的黑色素在中脑(介于间脑与脑桥之间)里面也有,它可以起到一种保护作用。你会在白色动物身上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白毛最多的达尔马提亚犬和患白化病差不多,它们耳聋的几率比其他任何一种狗都要高。不仅如此,它们还往往是无法训练的笨蛋。黑白杂色的马匹也容易有问题,这种马往往非常暴躁,那些蓝眼睛的情况更为严重。

蓝眼睛的动物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我见过一匹马,它一只眼睛是棕色的,另一只眼睛是蓝色的,简直就是一个多动障碍症患者,身体每隔六十秒就会不由自主地抽搐。此外很多人知道,如果让两条蓝眼睛的爱斯基摩犬交配,其后代就会有问题。

动物皮肤的颜色比毛发的颜色要重要,只要皮肤是深色的就不会有问题。正常的狗口腔内部虽然也有白色,但大部分仍然是黑色的。

真正患有白化病的动物就更糟糕了,犹他大学眼科和视觉科学教授唐乃尔·克利尔对白化病动物的所有问题和差异进行了研究。他的结论是研究者在试验中不应该使用患有白化病的动物,它们不正常。患白化病的动物可能不利于药物研究,如多年来人们一直用来做试验的白鼠,因为动物体内的黑色素会和药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相结合,而患白化病的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会完全不同于正常的动物。

自然环境中全身都是白色的动物除了北极熊和白狼以外并不多,但北极熊和白狼都有深色的皮肤,只有毛发是白色的,所以它们并没有白化病,只有当全身的皮肤都是粉红色或者白色的时候动物才会有问题。自然环境中的动物也会患上白化病,但由于其自身的一些问题,它们的生存几率非常低。我坚决反对人类为了好看而专门繁育白色的德国短毛猎犬,因为这样的动物是不正常的,它们要遭受许多痛苦。那些养白色德国短毛猎犬的人说它们视力不好,受不了阳光,皮肤容易受伤,性情也有问题,往往进攻性比较强。在一次调查中发现,11%的主人说他们的狗咬过人。有那么多狗和人类生活在一起,相对说来狗咬人的事情并不常发生,可见这个比率算是够高的了。

因此,全身白色的鸡会有许多性情上的问题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了,但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繁育少吃饲料多下蛋的鸡会导致它们的羽毛和皮肤变白。饲料利用效率和羽毛的颜色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不知道答案,但如果研究一下这种选择性繁育过程所导致的意外的行为变化,也许可以从中学到不少性情生理学方面的东西。

每次我在讲座中谈到纯白色的动物,人们总会问这是否适用于白人和黑人。答案是否定的,白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他们皮肤里也有黑色素,如果在日光里停留一段时间,皮肤就会晒成棕褐色。白色人种肤色的演进和其他人种一样,都是经过自然选择,并没有人为地有意识地去干涉,因此白种人在行为和性情上是正常的。

达尔马提亚犬并不是自然演进的结果,而是人为繁育出来的,它的白色皮肤和动物正常的体色不同,而是更接近于白化病,尽管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是白化病,但也差不了多少。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