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mes and Misdemeanors, 1989
记得我父亲曾向我说过:“上帝一直注视着我们。”
记得这句话的男人是朱达·罗森塔尔(Judah Rosenthal),一位受人尊敬的眼科医生与社会活动家。在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罪与错》的开场镜头中,他在一场宴会中正接受赞誉。他在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有三亩良地,开着一辆捷豹车,在医院里盖了新翼楼。在这部影片中,他将成为谋杀一位深爱着他的女性的罪魁祸首。
他之所以杀她,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方便起见。在这部伍迪·艾伦最为黑暗、愤世嫉俗的喜剧里——是的,喜剧——他不仅逍遥法外,而且还在几个月之后静下心来,从更积极的角度来审视这场经历。如果上帝一直注视着他的话,他怎么会允许这种事发生呢?
伍迪·艾伦拍过四十多部电影。其中最好的是《安妮·霍尔》(Annie Hall, 1976)、《汉娜姐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 1986)、《罪与错》以及2005年在戛纳首映的《赛末点》(Match Point, 2005)。那部新片在某种角度上看很像《罪与错》,讲述的也是一位通过谋杀以掩盖一件风流韵事的男人的故事。但是《赛末点》更确切地说是黑色电影,《罪与错》则显然是一次控诉,反对着上帝对于罪恶的视而不见。
由马丁·兰道(Martin Landau)所扮演的朱达是一位正人君子。他是,或者说自认为是一位有道德的人。但这并没能阻止他与德洛莉丝(Dolores,安杰丽卡·休斯顿[Anjelica Huston]饰)发展出两年时间的婚外恋。他与这位空姐曾漫步沙滩上,谈论着婚姻。但是朱达是不会为娶德洛莉丝而与他的妻子米利亚姆(Miriam,克莱尔·布鲁姆[Claire Bloom]饰)分手的。“米利亚姆是不会原谅我的,”他向一位拉比说道,“她会心碎的。她把我理想化了。”与拉比的这场对话发生在想象之中,完全无法减轻现实的残酷。朱达纠结的地方在于,他可能需要杀死德洛莉丝,以防米利亚姆知道这桩情事。为什么?因为这会摧毁米利亚姆吗?还是会摧毁德洛莉丝?都不是。它将摧毁的是他在他的妻子与公众眼中的形象与身份,他认为这值得他为此赌上一条人命。
为了能够消除心头之患,朱达内心重起杀意。德洛莉丝行事危险。她寄了一封信给米利亚姆,若非朱达抢先一步,差点就会被米利亚姆读到。她在距他家十分钟的不远处,从路边加油站打来电话,威胁着要过去,然后告诉米利亚姆“她应该知道的事情”。朱达与他那位认识黑手党的弟弟杰克(Jack,杰瑞·奥尔巴赫[Jerry Orbach]饰)讨论了他的问题。“他们会来处理的。”杰克告诉他。处理?“我不相信我们在说的是一个人,”朱达说,“她可不仅仅是一只任人踩踏的小虫子……”
然而他将她踩在了脚下。德洛莉丝知道朱达有某些“金融违规”行为。他把一个地方的钱挪用到了其他地方。由于担心这两桩秘密都被曝光,朱达打了个电话给杰克。随后,杰克回话道:“已办妥。”现在再听听朱达说了什么:“我说不出话来。我震惊了。老天保佑我们,杰克。”老天为什么就不稍微保佑保佑德洛莉丝呢?感到震惊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朱达对其游刃有余,这缓解了犯罪带来的痛苦。是的,他杀了德洛莉丝——但如果他为此感到愧疚,这不就意味着他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
这部电影将另一个同样讲述外遇故事的喜剧与这个故事做了交叉剪辑。这是莎士比亚式的手法:国王的罪行被反映在下等阶层的怪癖之中,喜剧效果由此产生。由伍迪·艾伦扮演的克里夫·斯特恩(Cliff Stern)是一位单调乏味的纪录片导演。他拍过一部纪录片:一位戴着厚厚的眼镜的老人,对着镜头长篇大论着形而上学的问题。克里夫的妻子叫作温迪(Wendy,乔安娜·格里森[Joanna Gleason]饰)。她有两位兄弟:一位是本(Ben,萨姆·沃特森[Sam Waterston]饰),他是一位快失明了的拉比,正在接受朱达的治疗。另一位是莱斯特(Lester,阿伦·阿尔达[Alan Alda]饰),他是一位大获成功的电视情景喜剧制片人。
克里夫讨厌莱斯特。来看看这两个人在这部电影中第一次碰见的场景吧。莱斯特站在画面偏左的地方,为另一位女士和她妹妹所包围,仿佛君王临朝听政。克里夫站在右侧偏画面前景的位置,对他们的对话不太感兴趣,而是半转着身侧面朝向着我们。他似乎难以克制自己转向摄影机的冲动,想要立即告诉我们莱斯特是一位怎样的斯文败类。这种视觉策略微妙但却美妙:伍迪·艾伦仅仅通过肢体语言便进行了一场独白。
莱斯特给了克里夫一个拍他本人的纪录片的活儿。“你不是我的第一选择,”阿尔达所扮演的角色快活地跟他说,“我做这件事,只是为了帮我妹妹。”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克里夫遇见了名为哈蕾(Halley,米亚·法罗[Mia Farrow]饰)的制片助理,并且爱上了她。他们的关系有点不算是个事儿。克里夫不是搞出大事情的性格,只喜欢在性事上进行自嘲。他向她求婚,却罔顾他极少亲她,以及他显然已经娶了温迪的事实。
因此现在我们的故事中,有两位已婚男性都在同另一位女性谈论着婚姻。朱达不会真娶德洛莉丝,而且还会消灭她(“遇见你使我陷入低谷!”她哭得毫无保留,“你毁了我的一切!”)克里夫可能真的会娶哈蕾,或者认为他可以,但是却被她圆滑地应付过去了:她宣布要去伦敦旅行,认为他们需要“分开一段时间”,然后回来和一个男人——是的,莱斯特——订了婚。克里夫感觉她的选择在道德上伤害了他。尽管事实无可辩驳:莱斯特单身,适龄(而且还既有钱又成功),而克里夫则已婚,穷困,还因在纪录片的一个场景里将莱斯特比作墨索里尼而被解聘。
在伍迪·艾伦出现的场景中,他说着单口相声,不断自我剖析,喋喋不休,他的所有角色都因此而闻名。但是在马丁·兰道的场景中,有一种伍迪·艾伦曾经拍摄过的涌动的暗流。在与拉比那场发生在想象中的对话里,朱达说他的兄弟提议要“办了”德洛莉丝。“上帝对我来说太奢侈了,”他说,“杰克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你活在天国之中。”在朱达得知德洛莉丝被杀之后。他去了德洛莉丝住的公寓,发现她确实死了,他拿走了她的地址簿以及可能将她与他联系在一起的其他文件。
字幕告诉我们“四个月后”,几位主要角色们聚集在一个婚礼现场。克里夫四处晃荡着,他看到哈蕾和自己鄙视的莱斯特在一起,气不打一处来。为什么像莱斯特这样无能的寄生虫会得到这个女孩?朱达也在同一个地方闲逛着,于是这两个人进行了一场奇怪的交谈。话题转到一场完美的谋杀的点子上。朱达向克里夫讲述了“一个谋杀计划”。正是那个他已经逍遥法外的谋杀案。
但对另一个人的死负主要责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你能心安理得吗?“突然,这再也不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宇宙。”朱达向克里夫说道。上帝占据了它,而且老天有眼,人在做,天在看。“这个男人差点就向警察自首了。”然后突然有一天早上,他从床上爬起来,天气晴朗,阳光普照,他的生活很美好,他已经回归“他那有钱有势的世界”。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我们通过我们做出的选择来定义我们自身。”朱达说。通过选择谋杀德洛莉丝,朱达将他定义为一位为社会所尊敬、为他的妻子所“偶像化”的权贵人士,以及一位杀人犯。他能够对此心安理得。
《罪与错》的故事内核暗淡而又绝望。恶魔得到奖赏,无瑕之人遭受惩罚,而拉比则成了将瞎之人。可以确定的是,公正只是在一个相对次要的剧情才得以实现:克里夫并未成功离开他的妻子而去与一个有可能是最糟糕的伴侣的女孩结婚,而趾高气扬的有钱人莱斯特得到了那位女孩,而且会令她快乐,或者至少是富裕。但是在主线故事中,德洛莉丝躺在坟墓里,朱达发现生活在继续——至少对他来说是这样。马丁·兰道所饰演的这个角色,有着流畅纯熟的外交家技巧一般的行为举止,他可以装聋作哑地度过此生,将他的问题抛在脑后。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兰道对自己行为的震惊与错愕。就好像他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入迷地注视着自己。他看着他所做的事情,而且还任其发生。他就是他自己世界的上帝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