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料还记录了蔚山战役期间爆发的两场支线战斗,分别是立花宗茂参与的般丹之战与黑田孝高参与的梁山之战。这两战仅见于日本方面的史料,明朝、朝鲜方面的史料则丝毫没有记载,因此存在着诸多疑点。
较早提到般丹之战的,是《柳川立花家谱》:
(庆长)三年戊戌正月,诸将议救加藤清正蔚山围。时沿路虏兵往往屯聚,宗茂击般丹虏,烧而走之。遂与诸将解蔚山围。
该书提到,般丹之战发生在庆长三年(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一月,日军诸将为解救被困在蔚山的加藤清正积极出兵,却被人堵在进兵路上。立花宗茂以火攻击败屯聚在般丹的部队,与诸将合力解除了对蔚山的围困。
成书时间晚一点的《朝鲜役录》,对般丹之战的细节有了进一步补充。该书提到,与立花宗茂作战的是明将牧务辽,他统领1万士兵,包括招募的朝鲜人,正准备从般丹直捣侵朝日军占据的釜山浦。一月二日,收到消息的宇喜多秀家派出立花宗茂夜袭般丹,立花宗茂以火攻击败牧务辽,使其仓皇逃走,杀死、俘虏了许多人。原文记载道:
明将牧务辽将兵一万至般丹,募韩人将捣釜营虚。二日,留守中纳言(宇喜多)秀家令立花宗茂夜袭般丹,焚之。务辽仓皇先遁,虏大溃,俘斩甚众。
再后来成书的《日本史记·立花宗茂传》,则将牧务辽的兵力从1万人拔高到了数万人,又增加了立花宗茂夜袭般丹的细节,例如当时正下着雨夹雪,明军因为天气寒冷已经睡着了,立花宗茂出其不意袭击般丹,纵火焚烧明军的营寨……最后仍旧是牧务辽仓皇逃走,立花宗茂斩杀了许多人。原文记载道:
(庆长)三年,明兵围蔚山。会明将牧务辽窥虚,率兵数万抵般丹。秀家大惊,使宗茂击之。宗茂即夜发釜山。时天雨雪,众请待明旦而发。宗茂曰:“使敌知兵寡,非我之利,且出其不意,袭之必克。”夜阑,寒甚,明兵困卧。宗茂火虏营,鼓噪攻之。务辽骇走,斩获颇多。
《日本外史补·立花氏》一书,则提到了立花宗茂的兵力是800人,其余细节与《日本史记·立花宗茂传》相同。依据此书的记载,般丹之战变成了立花宗茂以800寡兵打败明将牧务辽率领的数万大军。原文记载道:
(庆长)三年正月,明兵围蔚山,诸将发兵赴救。会明将牧务辽窥虚,率兵数万抵般丹。秀家大惊,使宗茂击之。宗茂即夜将八百骑发釜山。天方雨雪,众皆请俟天明发。宗茂曰:“使敌知兵寡,非我之利,我且出其不意。”即发。夜半,抵般丹。寒甚,明兵困卧不备。宗茂纵火虏营,鼓噪攻之。务辽骇走,斩获甚多。
不过,当时明将中并没有一个叫牧务辽的人,而且立花宗茂以800人破数万人的战绩也太过夸张。因此,《大日本编年史》一书删除掉了这些情节,谨慎地说立花宗茂在般丹的对手是明朝、朝鲜联军:
朝鲜土兵见明军至,相聚为寇,结营般丹,以绝我援路。立花宗茂率精锐赴击,走之,遂会(毛利)秀元军。
更有甚者,川口长儒在《征韩伟略》一书中直接否定了牧务辽和般丹之战的存在,认为般丹之战非常可疑:
《立斋旧闻记》《国恩录》曰:“二日,宗茂败明将牧务辽于般丹。”牧务辽、般丹,诸书不载,其说可疑,故不采焉。
而在《浅川闻书》中,立花宗茂在该时间段打了一场八卜之战,而不是般丹之战。据该书记载,立花宗茂夜袭击破了屯聚在八卜的明朝、朝联军,打通了釜山、蔚山之间的道路,之后他前往蔚山,于一月二日和诸将会合。原文记载道:
明、韩兵据八卜,塞蔚山、釜山之道,宗茂夜袭破之,遂赴蔚山,于正月二日会诸将于蔚山。
但无论是般丹之战还是八卜之战,可能都不存在。因为在朝鲜地图上,根本没有这两个地名,且明将中也不存在牧务辽这样一个人物。再者,立花宗茂当时在庆尚道西南部的固城,并不在庆尚道东南部的釜山城,也没有从釜山城出发去救援加藤清正。既然朝鲜地名、明将人名都不存在,立花宗茂又不在釜山城,那怎么会发生般丹之战或者八卜之战呢?
在《浅野家文书》记载的救援加藤清正的日军各部中,根本就不包括立花宗茂。而《日本战史·朝鲜役》也说得很清楚,固城的立花宗茂、泗川的岛津义弘、顺天的小西行长等,考虑到各种因素,都没有出动援兵去救援加藤清正。所以,般丹之战应是立花家编造出来的,为的是给立花宗茂镀金。因此在成书时间越晚的后世日本史料中,般丹之战的细节就越完善。
除了般丹之战外,日本史料提到的该时间段发生的梁山之战也同样可疑。梁山之战被记载在《黑田家谱》《筑前黑田家谱》中,内容比较简略。据《黑田家谱》记载,黑田孝高、黑田长政父子原先都在庆尚道的梁山城守城,蔚山战役爆发后,黑田长政出兵前去救援加藤清正,梁山城内只留下黑田孝高的寡兵,于是一股军队趁机来袭,但被黑田孝高击退。《黑田家谱》没有提到这股军队由谁率领,《筑前黑田家谱》则提到是“明的别兵”。据此推论,黑田孝高在梁山之战中击退的是明军。
然而事实上,明军当时在战略部署上从未做出过袭击梁山城的安排。发起蔚山战役前,提督麻贵命令中协副总兵高策、吴惟忠统领官军,在陆路上堵截从梁山、彦阳北上的釜山日军,目的是不让日军陆路援军北上,而不是去南下袭击其他地方的日军。岛山攻城战期间,由于攻坚困难,高策、吴惟忠被调来围困岛山,高策在岛山城东、吴惟忠在岛山城南,这是万历二十五年十月二十四日的事情。而《筑前黑田家谱》记载梁山之战的发生时间是在万历二十六年一月,即便是在一月一日,距离明军于一月四日从岛山解围撤退也不过只有三天时间。在这三天里,明军不可能南下袭击梁山城。所以,梁山之战应当也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