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听懂另一半

同等的歧视

同等的歧视

许多女性都曾表示,她们在某个会议或论坛上发表的评论被忽略了,然而之后,当一位男性发表了同样的评论时,与会者会被他启发,认可这个观点,展开一场讨论,仿佛这个观点是他而不是她提出来的。大多数女性认为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们不容易注意到女性的声音,而上述种种研究也表明,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女性提出想法的方式也可能是一个因素,以下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但它也证明,女性并没有男性拥有的那些选项。

A教授是一位生化学家,在一所著名高校任教,在其领域里很出名。他向我讲述了以下的经历。他本性羞涩,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说话。在生物系的一场公开讲座之后,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发言。他将他的观察表述为一个问题:“你考虑过这种化学作用对你刚才描述的生物过程的影响吗?”那位演讲者诚实地答道“不,我没有”,然后就搁置了这个问题。然而没过多久,另一位男性B教授公开表态,他开口说:“我想回到我的同事A教授提出的问题上,因为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然后他长篇大论地论述了这一点。这个想法后来成为他们深入讨论的焦点,每个针对这一问题发言的人都在开口时说:“我想进一步评论B教授提出的那个重要问题。”

如果A教授是一位女性,我们自然会认为,这一想法最初被忽视,是因为它是由女性之口说出来的,而稍后被重新捡起,是因为它又被一个男性表达了出来。但在这个例子中,两位发言者都是男性,所以性别不可能是他们接收到的反应有差异的原因。他们接收到的反应不同,是因为两个人表达“相同”想法的方式不同。也许A教授没有足够详细地阐释他的想法,没能让其他人看到它的重要性。更有可能的是,他的说话方式——缺乏自信、简短、用问题来表述观点——将他的想法定位为“不重要”,而B教授的说话方式——详尽、声音响亮且慷慨激昂——给了同样的想法不同的元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请注意!”

这个例子很有价值,因为它揭示了我们的说话方式扮演的角色,无论性别如何。但它也表明,女性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因为比起男性,女性更有可能用疑问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占用更少的时间,并使用较低的音量和较高的音调。这个例子显示,那些不使用与男子气概相关的强硬发言策略的男性也身处不利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A教授与一位和他说话方式相同的女性处于同等的地位。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