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时我一般会坐地铁,然后下地铁,再走上十几分钟就到了。就在这十几分钟的路上,有时会看见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她个头不高,圆脸,头发并未全白,脸上皱纹横生。她已经七十多了,她几乎每天都到这个医院来。
有时看她那样走着,我很想过去搀她,真的怕她摔倒。
来这个医院看病人的家属很多,这些家属中,她的年龄最大。
而她,不是来看家人的,而是看——老伴。
当我知道她是去看老伴时,我非常惊讶,一个七十多岁的奶奶,一两年来风雨不误,每天都这样一步一步向医院走着,这、这是怎样一个情景啊……
我特意去看了一眼她的老伴,他鼻子上插着管,躺在床上,没有什么反应。护工告诉我他已经不能说话了,意识也不清楚了。
“但他知道我来!”奶奶有一次对我这样说。说这话时她的脸上有一种笑容,这笑容就好像她不是在看一个重病人,而就是回家去看自己的丈夫。
我问她:“奶奶,您天天这么来太辛苦了吧。”
“没事,别人来看他,他也不认识,我来,他知道。”
这一句话说得我鼻子都有点发酸了,我还是忍不住劝她:“那您一周来一趟就行,现在是冬天,路还滑。”
“我走路慢点就行,哎,每天,只要来了我就安心了,以后还能看见几次呢?”
很多次,我都想看看这个奶奶与老伴在一起的情景,但又觉得有点不妥,那一刻对他们来说不但重要,而且真是屈指可数的次数了,每一次都那么珍贵,我还是不打扰了。
但我忍不住“想象”着,奶奶坐在爷爷身边,握握他的手,对他说“我来看你了”,也许还有什么隐秘的话,或者只是叙叙家常,像以往两人在家中那样……说完后,再让爷爷的躺姿舒服一些,就准备回去了。
其实,这么长时间以来,我相信她几乎听不到爷爷的话,或者她也不说什么,只是坐在爷爷旁边,屋子里也很静,两人无法交流,或者说,不用交流,就这样坐着,对她来说就意味着一切。
对这位奶奶我非常尊敬,每次在路上看见她,我都会对她说:“奶奶,走路小心!”而走过她时,再看见路上的其他行人,偶尔我会想:你们知道这样的一对老夫妇吗?白头偕老,实际上是白头偕“病中的老伴”啊,你们能做到这一点吗?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并且一直……像他们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