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如何养成好习惯

第四章 我们都是由习惯构成的 We are made of habits

第四章
我们都是由习惯构成的
We are made of habits 从习惯的角度来看努力的真相

我回想起来,父亲曾多次对家里养的那只猫说“你可真是悠闲哪”。因为猫一直就那样躺着悠闲度日,确实让人看了会心生羡慕。小鸟天生就会歌唱,无须人教就会跳求爱的舞蹈,而人类如果想要学会某件乐器或某种舞蹈,就必须付出努力。为什么只有人类要如此努力呢?

我以前会把人生看作“一场忍受痛苦的比赛”,只有忍受得了这种“努力”之苦,才能最终胜出,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但是,现在如果从习惯的角度再来看的话,努力的真相似乎就完全不是这样了。

通过第一章的内容,我们知道了人的意志力会在何种情况下产生和消耗;

通过第二章的内容,我们了解了在旁人看来完全是痛苦的行为中,其实也蕴含着回报;

通过第三章的内容,我们学习了将某个行为变成习惯的具体方法和思路。

在掌握了有关习惯的各种知识以后,接下来我们应该试着去探究“努力”“才能”等这些概念的真相。当然,要想完全弄明白是不太可能的,但至少我们能了解个大概,而且能知道这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

铃木一郎并没有一直在努力吗

首先,我们来就“努力”进行一番思考吧。人们常用“渗出血来”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忍受“努力”之苦的感觉,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例如,职业运动员铃木一郎从孩童时代开始就玩命地练习棒球,他在小学六年级的作文中就写到“365天里有360天,我都在进行严酷的练习”。在欧力士猛牛队效力的时候,其他球员只用20—30分钟就能做完的击打训练,他会练上2—3个小时。仰木教练看到铃木一郎如此拼命练习的样子,就说:“仅靠那样练习就肯定能赢了,普通球员连这种高强度的练习都完成不了呢。”

即使现在效力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当赛季结束后,其他球员都在休假时,铃木君依然会一个人到球场训练。他表示,虽然这一年度的比赛都结束了,但训练还是要继续坚持下去。旁人怎么看都觉得这是一种很艰苦的努力,可是,铃木一郎却总是说“我并没有一直在努力”。

村上春树的努力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们多次提到过的村上春树,他在创作长篇小说时就规定:每天都要写满10页稿纸,而且还要进行一个小时的慢跑或游泳。

但是,村上春树在接受专题采访时却表示:“简单来说,无论是工作上的事情还是工作以外的事情,我都只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喜欢的事情,并不是旁人所认为的那样自律。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付出一点努力,这并没什么了不起的。”

看起来一直在不断努力的人,反而却说自己并没有在努力,或者付出的努力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一直把这当作一流球员和作家的“谦逊之词”。当然,即便我们无法轻易想象出那种努力的状态,但也至少能明白其意义所在。

我们之所以会有误解,也许是因为“努力”一词常常具有两种含义。

将“努力”与“忍受”区分开来

我认为,最好将“努力”一词所具有的含义区分为“努力”与“忍受”。

关于二者的区别,我是这样认为的:

·“努力”就是指付出了代价,可以获得对等的回报。

·“忍受”则是指付出了代价,却并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特别是在日本这个国家,人们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忍受。例如,在公司上班这件事,意味着可以获得工资作为回报。但是,为了拿到工资,人们不得不付出各种代价。首先要付出的就是时间成本。除此之外,还有:

·不能自己决定上班和下班的时间。

·不能无视自己厌恶的上司、合作商、顾客。

·即使感觉非常疲劳,或者要养育子女,也很难请假休息。

·对工作职责的划分不清楚,只要是别人交代的事情,就必须去做。

像这样,根据公司形态的不同,我们要付出各种不同的代价。当然,上班除了能获得工资以外,还有其他的回报:

·工作中受到同事或上级的表扬。

·团队协作完成任务时有集体荣誉感。

·你的工作能给他人带来有益的帮助。

但是,如果每天都不想去上班,却仍要坚持的话,那就是接近忍受的状态了。当自己付出的代价能够获得对等的回报时,人们就愿意主动去做;而当付出的代价大于所获得的回报时,人们就不愿意去做了。

是不是自己做出的选择

区分“努力”与“忍受”的要点,除了得到的回报是否与付出的代价对等以外,还有一点就是这个是不是自己做出的选择。

在“萝卜实验”中,只允许吃萝卜的学生,他们的意志力看起来呈下降的状态。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眼前虽然有巧克力曲奇饼,却被告知“你们只能吃萝卜”;而如果不是被下禁令,而是自己主动选择吃萝卜的话,他们的意志力应该不会下降。

因为被某人下达了“禁止这样做”的命令,所以导致自己丧失了选择权——这件事本身才是压力的真正来源。

我们来看下面这项实验:

两只被分别关在不同笼子里的老鼠,非常可怜地承受着电击。

在这两个笼子里,只有一个笼子里设置了拉杆,只要那只老鼠按下的话,这两只老鼠都能逃离电击的伤害。结果显示,笼子里没有拉杆的那只老鼠,表现出了慢性压力的症状——体重减少,出现溃疡,患癌的概率也开始增加。虽然两只老鼠承受电击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是有能力按下拉杆,让自己回避电击刺激的那只老鼠承受的压力显然要小得多。

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会有耐心,能够付出必要的努力,这就是“努力”的状态;反之,如果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不是自己想去做的事情,那么这种忍耐也就只能算是“忍受”的状态。习惯之所以能被坚持下去,就是因为那是我们自己所选择的行为。人们常说“兴趣才是最大的动力”,即便那件事会带来莫大的痛苦,我们也会心甘情愿地去承受。

习惯也需要经历“忍受”的阶段

所谓“忍受”,感觉就像是看不见山顶和下山的路,自己一直在攀登一座座只有上山之路的山峰。

而“努力”则不是这样。当然,上山肯定是很辛苦的,但登上山顶的那一刻会让你有成就感,下山时的心情也会非常愉悦。这就是你付出以后获得的对等回报。

我认为,在培养习惯的初期,也必须经历一段“忍受”的时期。最开始时,只会感觉到辛苦,身体会感到很疲惫,这就是我们要付出的代价。所以,有人才会只有三天的新鲜劲儿。

扛过这种“忍受”时期的方法,可以参考第三章中所介绍的内容。只要能扛过这个阶段,就能进入“努力”的状态。只要进入这一状态,习惯就不再只是非常辛苦的行为,而能让你获得更多的回报。

只要付出符合自我基准的努力就好

有时候,看到他人所付出的努力,会让你颇受刺激。例如,咬紧牙关发出怪叫的同时,奋力举起100公斤的杠铃——当你看到这样的人时,会觉得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但在我看来,那种人生第一次走进健身房,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就要求举起20公斤的杠铃的人,他所付出的努力,并不比那些能熟练举起100公斤杠铃的人差多少。对于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到底是何种程度,我们应该在心里有一个比较易懂的评判标准。

关于这个评判的标准,在《只有运动才能锻炼大脑》一书中介绍过。下面,我想介绍这本书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案例。

中学体育老师菲尔·罗拉在体育课测验中引入了“心跳数值”的概念。他让不善运动的11岁少女带着心率计去跑步。因为不善运动,所以跑步的计时成绩并不佳。但是,菲尔·罗拉不是通过时间来做评判的,他在看过这位少女的心跳数值以后,改变了自己的评判标准。一般来说,用220减去自己的年龄,就是理论上的最大心跳数值。当菲尔·罗拉看到这位少女的心跳记录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平均心跳数值为187次。

11岁的年龄,最大心跳数值大约应该是209次。在冲线的一瞬间,心跳数值才有可能会上升到207次。也就是说,这位少女一直都是在全力奔跑。

菲尔·罗拉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这样说道:

“‘喂!喂!这不会是真的吧?’我脱口而出这句话。要是以往的话,我肯定会走到她身边,鼓励她要更认真地跑步。”

“现在回想起来,因为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很多学生都变得讨厌运动。而实际上,那个女生在体育课上所付出的努力比任何人都要多。”

“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和“尽自己的全力去跑”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不知为何,每次读到这个案例,我都会流泪。那位不善运动的少女,是拼尽了自己的全力在跑,付出了比任何人都要多的努力。

用习惯来解读何谓“才能”

所谓“职业作家”,就是不会终止写作的“业余作家”。

——理查德·巴赫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让我对“才能”一词的思考有了变化。此前,我一直坚信才能是被上天赐予的。这种与遗传因子有着紧密的联系、与生俱来的东西,将人们分成了“有才能”和“没有才能”两个群体。而我感觉自己是属于天生“没有才能”的那一类型,所以认为这非常不公平。

但是,很多看起来天生有才能的人,却被他人或自己说成“没有才能”。这又是为什么呢?后面我会来慢慢解释。

天才也可以没有才能

高桥尚子是悉尼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金牌获得者。她的教练小出义雄却曾经对她说:“你本身并没有长跑的天赋。因此,必须坚持世界最高难度的训练才行。”

达到某个运动项目的巅峰,获得奥运金牌,这怎么都应该与天赋有关吧,肯定得是天才级的选手吧?可为什么结果却并不是这样的呢?

本书一开头所提到的作家坂口恭平曾说过:“曾有人告诉我,‘正因为你有才能,所以才会如此与众不同’。可在10年前,也曾有人对我说过‘你没有什么才能,还是尽早放弃吧’这样的话(笑)。在那以后还能坚持下来,我真的很了不起吗?”

村上春树在29岁以前一直是一个“享受人生”的人,只要能读书、听音乐、养猫就够了。在后来的采访中,他也曾表示:“当时的自己从未想过,也许能从事什么创造性的工作。因为,我相信自己没有那种才能。”但是后来他成了一位职业小说家。

爱因斯坦和达尔文也都是凡人

天才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表示自己是凡人。达尔文在他的自传中曾感叹自己是一个缺乏直觉的理解力和记忆力的人;爱因斯坦也表示自己并不是头脑特别聪明的那种人,只是愿意用更长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而已。如果像达尔文、爱因斯坦这样的人都不是天才的话,那还有谁能说自己是天才呢?

达尔文认为自己若有胜过常人之处的话,那就是能一直保持对研究自然科学这件事的热情。爱因斯坦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是好奇心特别旺盛”。

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声称自己不是特别优秀的人,但是,却对自己的事业有着用不完的热情,因此,在面对难题时能用很长的时间去解决它。比起优秀的天赋来,那种坚持到底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这是不是说才能并非上天所赐予的,而是原本所有人都没有,需要后天去努力获得才行呢?

才能并不是稀罕的东西

安森·多兰斯是美国女子足球运动史上获胜次数最多的教练,在他执教生涯的31年间,共获得过22次全国胜利。关于“才能”,他说过这样一番话:

“才能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能否成为伟大的选手,要看你为了施展才能付出了多大努力。”

他直言自己所带领的球队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绩,并不是因为自己是能发现球员才能的伯乐,而是我知道如何训练这些球员。

才能的真相很无趣

所谓“冠军的姿态”,其实是谁都看不到的一直满身大汗、气喘吁吁、筋疲力尽的样子。

——安森·多兰斯

之前,我介绍过常年跟随优秀的游泳选手进行研究的社会学家丹尼尔·钱布林斯。他在论文中这样写道:

·最强的实力,都是无数小技能和行为所累积的结果。

·选手们所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特别或超出常人之处。

·不断地积累,才能达到卓越的水准。

他的那篇论文所说的内容,恐怕都是些很平凡的事情,但是,正是因为那些游泳选手埋头苦练,最终才取得了胜利。然而,由于研究的成果太过平凡,让他受到了同行很差的评价。

人们都期待更刺激的内容,比如“全都是遗传因子决定的”“能否成为天才,取决于3岁前所受的教育”等,但事实却是如此无趣,那些游泳选手只是在坚持自己的习惯而已。然而,不管怎么说,只有坚持习惯,才能够提升自己的才能。

天才们都说自己没有才能,是一个凡人。也许,这是因为他们觉得成为天才的过程都非常平庸无趣吧。

将自己与天才区分开来

天才是一个很方便的托词,只要一提到“天才”二字,就意味着不需要付出努力,仅凭天赋就能做成事。

——福原爱 (1)

事实上,我们更期待的还是天才们的成功故事。像花样滑冰选手羽生结弦 (2) 、体操选手内村航平 (3) 这样的人,我们每隔4年才能看到其精湛的技艺。他们看起来就像是与我们分属不同世界的天才,人们会为其完美的表现而狂热和陶醉。

安琪拉·达克沃斯 (4) 曾引用尼采的话来解释这一现象:

“当人们看到完美的事物时,并不会去思考‘我该怎么做才能达到那种状态呢’。”

“人们都认为天才是像神一样的存在,所以没必要与其比较,让自己更自卑。既然那人是个超人,那也就意味着自己不可能竞争得过对方。”

“才能”和“天才”并不是对谁的赞赏之词,而是很多人用来将其与自己区分开来的符号。

与其想着自己通过不懈努力就能获得某种永远不可能获得的才能,倒不如在看到自己难以企及的能力时,就承认那是自己力所不及的东西,这样更能让自己感到安心。

加法的才能、乘法的才能

我也并不认为,任何人只要能坚持付出努力,就可以成为与天才一样的人。

就像之前对“努力”和“忍受”的思考一样,我觉得“才能”一词也可划分为“才能”与“悟性”这两重含义。

诗人俵万智 (5) 认为存在“加法的才能”与“乘法的才能”。即使是同一种经验,有的人只会用加法思维去做简单的积累,而有的人则能用乘法思维迅速得出结果。

二者的这种差异就在于我所说的“悟性”。而我认为“悟性”与“才能”的差别,也正体现于此。

·悟性=学习的速度。

·才能=坚持的结果,所掌握的能力。

例如,那些能很快学会外语的人,可以说在这方面是比较有悟性的。一旦有了悟性,其所付出的努力就能使自己更快地成长。但是,如果没有悟性的话,能否通过坚持不懈地做加法来让自己获得同样的技能,即所谓的“才能”呢?

才能不会消失,只会停止

远比我缺乏才华者,可由于专念磨砺而成就堂堂诗家的,也颇不乏其人。

——摘自《山月记》 (6)

在最初的阶段,人们在悟性上的差别是很细微的。例如,在绘画课上能很快掌握技巧的孩子,会被表扬“很会画画呀”。

通过绘画可以获得表扬(回报),这让人感到欣喜,于是还想继续画画。甚至在上其他课时,也会在笔记本上随意地画几下。因为产生了自我效能感——“我能做到”,说不定还会自制连载漫画,发给周围的同学们看。被大家夸赞后,便又会再画。由于画画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所以自己的画技也越发熟练。

也许,那个孩子将来还想考进美术学院呢。但是,当他了解到这个世界上和他一样会画画的人还有许多时,就会备受打击。此时,他才意识到因画画而被表扬的并非自己,而是别的什么人。由于不再能获得回报,所以画画的次数便减少了。这就是人常说的才能消失了。

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即便是用加法思维,也能累积出相应的才能。但是,当看到那些比自己更有悟性的人的学习速度后,会觉得正在做某件事情的自己简直就是个笨蛋,所以决定放弃。与其说才能消失了,倒不如说是因中止了原本坚持的习惯,而使才能就此打住了。

所谓“放弃”,就是认清了

上帝,请赐予我接受不可变之事的冷静、改变可变之事的勇气,以及分辨二者的智慧。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7)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专家或一流人士。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展的“天花板”。威廉·詹姆斯认为这就像“树木不会一直朝天生长”一样。

为末大 (8) 虽然很想在100米短跑项目中获得奖牌,但鉴于自己的身体条件,最后还是改练了400米跨栏项目。他没有出生在牙买加 (9) ,他的身高也不到2米……有很多东西是人无法改变的。因此,为末君才放弃了100米短跑项目。但他却说放弃也是一种认清。他并不是单纯地放弃了,而是认清了自己的极限。

即便病倒也能接受

我想要做的也是一样的事情,那就是弄清楚自己的极限、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然后,干脆利索地让自己放弃(认清)。只有认清了自己的极限,内心才能感到满足。

以生病的问题来举例,会比较容易理解。现如今,我每天都能有充足的睡眠,自己做一日三餐,吃糙米和蔬菜,坚持做运动,烟酒全都戒掉了。体检报告中所有项目都是A,所以几乎不需要再担心健康上的任何问题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会偶尔生病。但我很快就能接受现状,因为我已经做了自己所能做的所有事情。这个疾病就是我自身的一个极限,面对它,我只能举手投降。

最好忘了“才能”这种词

这里,我又想起了武井壮所说的话了——“最好等到你付出的努力超过了那个人以后,再说有没有才能吧”。就像非常小的孩子学习扣西服的纽扣一样,即使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也还是会挑战失败。这种时候,他肯定会说:“我没有扣纽扣的才能!”当他看到成年人早晨起床后所做的一连串动作后,也肯定会说:“真是天才啊!”

我们经常所做的事情,也是与之完全相同的。在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之前,面对不知深浅的挑战,将没有才能当作自己放弃的理由。因为没有才能,所以便让自己放弃。

就像每个人的悟性会有差异一样,每个人的极限也不相同。但是,最好在你能做到坚持习惯之后,再去想这件事吧。平时完全没必要把才能当作一个话题。

遗传因子的问题

才能并不是被赐予的,而是坚持不懈付出努力的结果。那么,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遗传因子,就与之完全没有关系了吗?当然,也是会有影响的。

例如,音乐人小泽健二的家族就非常强大。他本人是东京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父亲是研究德国文学的专家,母亲是心理学家,叔父是著名音乐家小泽征尔……从这个例子来看,有才能的人还真是天生就与我们分属不同的世界啊。当然,就某些方面来说,确实是如此。

但是,如果家族中有人曾从事某个行业的话,当你也打算走这条路时,所遭到的反对肯定要比别人少得多。因为自己的亲戚能做到,所以自己肯定也能做到——这就是对“自我效能感”所产生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又是如何体现在遗传因子上的呢?

遗传因子与环境

人生就是集中精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有所遗憾。

——霍金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是遗传因子,还是外部环境?关于这个争论已久的复杂问题,加拿大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 (10) 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到底是什么决定了长方形的面积?是长边,还是宽边?”

而让我最有同感的,还是沃尔特·米歇尔所说的话:“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取决于‘外部环境’与‘遗传因子’紧密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无法仅靠某一方就能实现的。”

就像男女两人共跳一段舞蹈,我们之所以能感觉到美,到底是因为哪一方呢——问这种问题,实在是毫无意义。

无限的想法很有效

史努比说过这样一句台词:“我们只能用手里的牌来一决胜负。”我们手中的牌,应该是会受到“悟性”“遗传因子”等因素的影响吧。但是,通过后天培养的习惯,也能够像打扑克时那样,让我们有机会交换手中的牌。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揭示了十分重要的东西。在一项针对意志力的测试中,认为意志力是无限的人,会比那些认为意志力会越用越少的人所取得的成绩更好。意志力到底会不会减少这件事,我们暂且放到一边,单是这种认为意志力不会减少的想法,本身就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才能”与“遗传因子”的关系,也是与之完全相同的问题。至少,比起那些认为遗传因子会起到较大作用的人来,坚信后天还有很大改善空间的人往往会走得更远——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意志力比较强大吗

我曾经认为,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自己之所以能坚持下来,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意志力比较强大而已。朋友看到我成功戒烟戒糖的样子后,也说“你的生活方式真的让我羡慕啊”。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把人分成两种类型,即“一直只听当前广播频道的满足型”和“不断变换频道才能让自己满足的探索型”。

前者是“知足派”,即使是在购物时,只要找到了适合的衣服便会心满意足;而后者则是“完美主义者”,他们会追求最好的那件衣服,为了找到它而不辞劳苦。

我觉得自己完全属于后者。当完美主义者找到令自己满意的事物时,就会非常喜悦,但为此所付出的心理和物理上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当你最大限度地去追求心中的目标时,就会把自身的幸福扔到一旁了。

如果没能养成习惯,我的心情就会立刻变得很失落,这也是一样的道理。可以说,心情会立刻变失落的人,都是对自己有着较高期待的人。

有的人身上并无明显的优秀之处,但就是过得很幸福。有的人脸上会永远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才能”与“幸福”完全是两码事。对于那些现在已经过得很幸福的人,我觉得就没有必要再去劝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或付出努力了。

最大的回报,就是让自己爱上自己

在问这个世界需要什么以前,请先去做那些能让你充满活力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所需要的就是一个个有活力的个体。

——哈罗德·威特曼

某位年轻女演员的话让我难以忘怀,她说“我喜欢努力的自己”。培养习惯能给你带来的回报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应该就是这种自我肯定的感觉了——让自己爱上自己。

某天,我在看推特上的状态时,有一句话突然映入眼帘,那是一位名叫Yauchi Haruki的网友所写的——“对几乎所有人来说,一个有效的目标就是‘成为快乐的人’。”

我基本上属于情绪波动比较少的那一类人,但是在完成了一天中所有的习惯性事情后,也会情绪高涨。特别是完成了今天该做之事的那种充实感,会让我变得非常快乐。

当一切顺利时,整个人就会非常高兴,也愿意去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但是,当遇到不顺时,就想让他人都躲到一边去,自己一个人好好静一静。特别是在埋头于自己热衷的事情时,对他人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会置之不理,整个人会变得心烦气躁。

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做成,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的人,也不会重视他人努力的结果。自己努力都做不到的事情,也想劝他人放弃。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防卫”反应。

人们之所以会给出这种毫无建设性的意见,大部分源自对自我的否定。其通过满含热泪的双眼,看到的只能是扭曲的现实。我们能对他人表现出何种程度的友善,取决于自己有多快乐。

并非所有人都把“超一流”当作目标

运动员、音乐家、学者——研究这些世界顶尖人士的安德斯·艾利克森 (11) 曾表示:在超一流的群体中,认为练习很有趣的人,一个也没有。

我现在给自己设定一个任务——用两个小时跑完马拉松比赛。像马拉松这样的比赛真的很残酷,因为通过准确的时间记录就能判断你的胜负。这意味着你要跑得比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快才行,而这必须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

不断坚持那种超越“舒适区”、超越“自身极限”的高负荷练习,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所以,我们的目标最好不要定得这么高。记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裁判员”。

如果我自己决定的习惯最终没有形成的话,就会非常沮丧,这是因为有一个严厉的“裁判员”在盯着我。不过,如果你早上没能早起,没有做运动,仍觉得这没问题并欣然接受的话,我认为这也没问题。

以前,与高中时代的朋友久别重逢,看到对方怎么变得那么胖了,我会笑着说“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在之前就提到过“放弃=认清”。毕竟,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而重要的是和朋友一样,对现实采取接纳的态度。

习惯=原始的生活?

先易后难的事情,是完全不值得去做的;而先难后易的事情,哪怕牺牲再多,我也想去做。

——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12)

现如今,我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对我而言都是简单容易的事情。

约翰·瑞提曾说:“我所能给出的最佳建议,就是请你去模仿祖先的日常生活方式吧。”那么,祖先的日常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觉),没有太多的时间供支配,为了狩猎和搜集食物而四处奔走(工作、运动),接受来自大自然和年长者的教诲(学习),并会唱歌跳舞(兴趣、艺术)。

为了适应这些活动,我们人类的身体也进化出了相应的机制。通过做运动,可以让大脑中负责“学习”功能的神经元更好地成长。虽然运动会很辛苦,但身体分泌出的皮质醇能让我们产生陶醉感。这些内容我已在本书中多次提到过。

可是,现代社会交通工具发达,已让我们的生活中无须很大的运动量。所以,我们吃了太多的美食,却不怎么运动,这就导致我们难以体会到原本应有的那种快乐。

要买车,要去旅行,要吃美味的食物,要让子女受教育……现如今,人的一生所需要做的事已大大增多,可重要的睡眠时间却被不断削减,这让我们感觉“入不敷出”。怎么看都是在本末倒置。

原始生活状态中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的快乐,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只有通过培养习惯的方式,才能将其重新找回来。

“活着”与“成长”相结合的时代

原始的生活方式中充满了成长的快乐,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所谓的“社会分工”。

在原始社会,必须学习的东西有很多。除了追踪猎物和储藏食物以外,还要学会通过环境来看天气、寻找水源、结绳和制作工具、用自然的材料建造家园、绘画、占卜……可以说,有穷尽一生也学不完的海量知识。

其实,不用回溯到原始社会那么远,在几乎人人都是公司职员的战前社会 (13) ,就有这样的生活状态了。“百姓”,其实就是有百种职业能力的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学会的东西越来越多,因此,人们自然会对年长者充满敬意。在那个时代及以前,“活着”与“成长”这两件事是直接相关联的。

人为何要追求成长

据格雷戈里·伯恩斯 (14) 介绍,当人遭遇预料之外的事态,或者做出迄今为止未曾做过的行为时,就会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也就是说会让人有新鲜感。

格雷戈里·伯恩斯推测,多巴胺可以让我们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新的信息,这样我们才能“生存”下去。

心理学家怀特认为:人会想要从身处的环境中搜集到信息,并提高改变外部环境的能力。而且,作为一种本能,每个人都想要确认自己对所处的环境能做些什么,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大。

像友寄隆英 (15) 制作的那种“幸存者”节目里的生活状态,以及电影《荒岛余生》 (16) 中漂流到荒岛上的生活状态——经历过这种生活状态的人,应该能更好地理解这种本能吧。

一万多年前过着游牧生活的人,应该对这种由多巴胺带来的满足感和本能有深刻的体会吧。如果定期改变居所的话,每次都会有探索和掌握这一环境的乐趣。

人们的好奇心以及追求成长的心情,也许就源于这样的一种本能。

必须刻意追求成长的时代

与我们的祖先不同,现代人只能让自己刻意地去寻求成长机会。

以我自己为例,当我研究哪些杂草可以食用时,会聚精会神地盯着道路旁的野草,而这是我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在干过泥瓦匠或铺木地板的工作后,我就会开始了解店铺装修的方法;为了建造移动房车而开始研究建筑知识后,我参观寺庙时的视角也变了;有过坐橡皮筏顺流而下的经验后,每次透过车窗看到河时,我就会想着怎样才能顺利漂流过去呢……

当你所关心的层次提升时,能从中获得的信息也随之增多了,就像一个不同以往的新世界展现在了眼前。但是,像分辨哪些草可以食用、搭建房屋、在河里漂流等事情,放在原始社会的话,这些都是在生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掌握的。而在现代社会里,这些却成了我们必须刻意去寻求的成长机会。

对我而言,锻炼身体也是一样的道理。通过练习瑜伽,能让我听懂来自身体的“声音”。我越是跑步,越能与自己的身体成为好朋友。

如果你不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成长机会,那就只能享受世间早已准备好的那些“俗套”乐趣。像游乐园、手机游戏等都会让你感到快乐。因为,它们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享乐的。但是,这种固定的享乐方式,总有一天会让你感到厌倦,甚至也会对自己感到厌倦。

将适合自己的成长机会化作每天坚持的习惯性行为,这会让你对自己也产生新鲜感。这样一来,才可以满足你的本能。

幸福的钱包也有破洞

应该纠结的不是成功,而是成长!

——本田圭佑 (17)

我认为,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而幸福并不会像存款那样越攒越多,幸福的钱包底部有个很大的破洞。

前文中也介绍过,参加奥运会的选手会患抑郁症,参与阿波罗计划的宇航员也会表现出相同的症状。而我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的上一本书《我决定简单地生活》大卖,被翻译成了20多种语言出版,一次又一次地加印,还被日本及海外数百家媒体报道。直到现在,我还会收到海外读者寄来的“让人生焕然一新”的感谢邮件。

也许在旁人看来,我现在已经是大获成功的状态了——从之前的无名小辈变成了现在的成功人士。但是,之前所获得的成功,很快也会变成我的一个参照点。

在采访中,我总是说着相同的话,这让我感觉自己变得很空洞。翻看自己的日记,发现在书籍大卖获得成功以后,我对自己愈加放纵了——过量饮酒,无心去工作。

我想说的是,“幸福”不同于“金钱”。并不能将过去积攒的“幸福存款”日复一日地取出来挥霍,同时再用今天的自我肯定感去弥补。

意志力会受到眼下行为的影响。当你做成某件事时,就会产生自我肯定感。因此,每一天都必须让自己感受到成长与满足感。好汉不提当年勇,如果总是自夸过去的成就,并不能让你获得自我肯定感。

不安并不会消失,要与不安做朋友

即使有再多的经验,也无法让内心的不安消失。你只能让自己与不安做朋友。

——大杉涟 (18)

借助习惯的力量来度过每一天,能让我们学会与不安和平相处。人们对于自由职业者的状态总是感到不安——“这样下去能长久吗?”“存款还剩多少?”不过,现在的我完全感受不到这种不安。

其实,这种不安感来袭,并非在你发现“存款已经减少了这么多”的时候,而是在你一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的时候。像存款余额这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并不是主要的原因,而那种我们自身感到后悔的情绪,才是不安感产生的主要原因。

例如,体重的问题。明明努力做运动、节食了,可第二天发现体重还是增加了。不过,这种时候我并不会感到十分失落。毕竟我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所有事情。而真正会让我感到失落的,就是发现自己本该去完成的事情却没有完成。

不安与烦恼真的只能算是情绪上的问题。其本身并非问题,问题在于我们要如何去应对这种情绪。我在情绪低落时就会去跑步,这有助于恢复大脑供血,以及多巴胺和皮质醇的分泌。这样,我的心情也会随之转好,感觉自己能解决任何问题。

不安也是人所必需的

疼痛虽然令人讨厌,但也是必要的身体信号。明明腿部骨折了,却感觉不到疼痛,就会让受伤的部位进一步恶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疲劳感也有一样的作用。疲劳感意味着这一天过得很充实,做成了某些事情。

而不安的作用也是同样的。如果没有不安的话,人就只会做出“无脑”的行为,而不会思前想后。正因为有不安的存在,才让我们学会了订立计划。过度的不安确实很烦人,但适当的不安可被视作自己获得成长的一种信号。之前我说过,当你在坚持习惯的过程中,就会失去烦恼的时间。而且,当你能借助习惯的力量来度过每一天时,也就学会了如何与不安做朋友。

不安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感觉。而且,这种未来也是建立在将现有的状态继续保持下去的基础上的。经由日复一日的满足感累积而成的未来,也不太可能变得更糟糕吧。

心态也是一种习惯

心态变了,态度就会跟着变。

态度变了,行为就会跟着变。

行为变了,习惯就会跟着变。

习惯变了,人格就会跟着变。

人格变了,命运就会跟着变。

命运变了,人生就会跟着变。

习惯思维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不只在于早起、运动等这些常见的“新年目标”上,还有我们的心态。而人们经常脱口而出的话语,实际上也大多源于习惯。

学龄前的孩子在下公交车的时候,会大声地对司机说“谢谢”——每次看到这样的场面,我都会心一笑。长大成人以后,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就不愿意再说感谢的话语了。

虽说支付了车费,但是如果没有司机的话,我们还是无法到达目的地。而向其表达感谢之情,也不会让我们有什么损失。对司机表达感谢,也让他所从事的工作多了一份价值。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也想在每次下车的时候向司机说声“谢谢”。

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我在最开始时却难以开口。在拿出钱包准备支付车费的时候,内心就已经感觉很紧张了。因为其他的乘客并不会像我这样做。但是,在尝试过几次以后,我便可以在下车时脱口而出感谢的话语了。这已经成了我自己的一种习惯。

热心与微笑的习惯

在上班的路上,看到某人的手帕掉落时,瞬间帮他拾起来。这并不是一个经过思考后做出来的行为,而是基于一种“热心的习惯”。在纽约生活时,最让我感动的事情就是,当有人推着特别重的婴儿车时,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上前帮忙。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热心地为他人提供帮助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要是换作日本人的话,虽然大家心里很想上前去帮忙,但多少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意志力并不像能量或体力那样会越用越少,其实通过情绪的调整是能够得以恢复的。一点点的善意,就会让双方都感受到快乐。在这之后,就能更好地去处理接下来的问题。

有的人特别喜欢笑,并且能用自己的笑容去感染他人。我自己就很不擅长微笑,嘴巴周围控制表情的肌肉很僵硬。因此,我会在家对着镜子努力培养微笑的习惯。虽然这听起来有些怪怪的,但经过很多次的练习后,我现在一看见镜子就会自动地笑起来。可是,在人前还是很难展现自己的笑容。在养成了微笑的习惯后,每次照相时我也会比以前笑得更自然些。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通过练习还是多少能改善一些吧。

思考的习惯

虽然我自己很不善言辞,但是在推介“极简主义”期间,也上过很多档广播节目。所以,无论听众有什么疑问,我都能对答如流。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对“极简主义”有着长时间的思考。在写书的时候,我也是先假设出各种问题,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向自己提问。所以,问题就相当于我的触发要素,而答疑解惑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惯例行为。

也许,人们并非对表达这件事很擅长,当面对从未思考过的问题时,即使头脑再灵光,也会一时语塞吧。

能出口成章的人,可以说都是将自己的思考变成了一种习惯。我在不断思考“极简主义”的过程中,也将对很多事物的思考变成了自己的习惯。

在物质越多越好的价值观当道的时代,我却意识到物质也可以越少越好。于是,我便将思考“当今世界上普遍持有的价值观真的正确吗”这一问题当成了自己的一个习惯。

我认识到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而从这一点引申出的思考就是,“那些自己未曾得到的东西,又让我获得了什么样的价值呢”。

虽然看到父母带着孩子在公园里野餐的场景会让我心生羡慕,但是紧接着我就会想到,自己所获得的则是随心所欲和自由自在这样更大的价值。

对于重要的事情,不必刻意去想着一件一件地检查,大脑自动就会有所思考。你不可能忘记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已经成了每日必做的事情——这就是思考的习惯。

每次你所选择的价值观,实际上都是一种习惯。这几乎都不是经由意识做出的判断和选择。

高城刚 (19) 在被问到是否允许别人将自己的著作加入“Kindle Unlimited”服务 (20) 时,是这样回答的:“当然是选择这种创新的方式。”在面对多个选项时,他不必进行详细的研究调查,而是优先选择“创新的做法”。冈本太郎 (21) 也总是只选择一个选项,那就是“看起来像是会失败的方法”。也就是说,他通常选择的都是那种不那么容易取得成功的挑战。

通常,人们面对选项时,不是有意识地让自己苦恼,而是基于习惯当即做出决定。详细研究所有的选项,然后选出最佳的一个——人们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如果是基于自己所坚信的价值观做出的选择,那么无论结果怎样,都能够欣然接受。

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事后回看的时候,将当时所做出的选择“当作”最佳选项。所以,了解了这一点的人就能提高自己做判断的速度。

习惯,是在某一瞬间被养成的

威廉·詹姆斯将习惯类比成“河道中的水流”。当水流经一无所有之地时,因为没有成形的河道的约束,所以水流会四处扩散开来,这时就会难以顺畅地流动。这里的水流与大脑的神经回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受到刺激后,神经元中会有电信号流过,这种电流会使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牢固。

俗话说:“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你一天中的思考。”我也很认同这句话。人一天中要思考7万件事情,这些都会在自己的内心引起反响,一点一点地对自己产生影响。一次次的思考,才形成了这个人的人格。

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也许并不会被他人关注到。但是,我们的大脑却会在某一瞬间被所思考的事情、所目睹的事情影响,从而渐渐形成习惯。

懒惰很痛苦,活跃也很痛苦

理性并不是为了要排斥某些事物,恰恰是为了接纳某些事物。

——摘自电影《下一站格林威治村》

在我无所事事、慵懒度日的那半年里,的确过得轻松惬意,但并没有体会到成长的喜悦和满足感,所以那半年我过得并不算快乐。

以前,当我看到那些没有在工作或者不愿意工作的人时,会责备他们太懒惰。因此,当自己也被迫变成这种状态时,就觉得是自作自受。但是,我并未从这种懒惰的状态中感受到一丝快乐,而那种“自我肯定感”和“自我效能感”更是无从谈起。其实,那真的是一种很痛苦的状态。

而那些在工作中很活跃的人,也感觉很痛苦。也许工资收入、来自他人的称赞等这些回报看起来很多,但是,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来自群体和追随者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铃木一郎在谈到“如果重活一次的话,还愿意选择相同的道路吗”这一话题时,就表示“肯定不愿意”。下面就是我对此的想象:

当铃木一郎不断取得成就时,外界渐渐地就将此种状态视作理所当然的。即便年龄会增长,但状态不会随之改变。因为是铃木一郎,所以就一定能做到。在外界评论如此之“高”的前提下,铃木君所能感受到的回报实际上变得越来越少了。

从情绪的角度来看幸福

意志力是无法进行锻炼的,其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而且总是不可靠的。那些被外界称为“一流精英”的人,你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明白这一点。

职业运动员也会对药物和性产生依赖,无法战胜兴奋剂的诱惑;政治家也好,电影制作人也好,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也会闹出丑闻。即便是埃里克·克莱普顿 (22) 、布拉德·皮特 (23) ,也会对酒精产生依赖。齐达内 (24) 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竟然是以用头顶撞对手的方式而告终的。

获得过7个格莱美奖的布鲁诺·马尔斯 (25) ,在时隔4年后再次来到日本,在埼玉超级体育馆举办演唱会。在表演的过程中,他对坐在最前排用手机自拍的观众感到非常不满,甚至把毛巾扔向了他们。所以你看,无论多么成功的人士,在某一瞬间也并不比周围欢笑的普通人更加幸福。

人无完人。优秀的人或有责任感的人,往往会被要求一天24小时必须运用他们的意志力。但是,世界上还真没有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因为意志力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而没有情绪的人是不存在的。

因此,我们应该把他们视作与自己一样的人。至少,在他们犯错误时,不要去全盘否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人都是不完美的,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可爱之处。

谁都在幸福与不幸之间徘徊

去和他人接触,或者集中精力去学习,哪怕跳一跳舞也可以。这样所产生的副作用,就是能让你体会到幸福的滋味。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所追求的幸福,而不是追求幸福这件事。

——摘自电影《寻找幸福的赫克托》

人不会永远沉浸在已经得到的喜悦之中。进化心理学家丹尼尔·列托在谈到人类的这种习性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即便很喜欢眼前的这片草莓地,但对面的河川也可能是养殖大马哈鱼的绝佳渔场。

对于生存来说,只要有眼前的草莓地就足够了,即使不去发起新的挑战,也能让自己活得很轻松了。但是,为什么人类就是不满足呢?生物学对此的解释是这样的:如果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草莓地)做出过高评价的话,一旦环境生变,就很可能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如果能找到新的粮食来源,即便草莓地荒废了,自己仍能生存下去。所以,人类总是要追求一个又一个“新东西”。

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且不会厌倦的人,应该就是幸福的吧。但是,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感到厌倦,并渴望追求新东西,也是人类的本能使然。

无论到任何时候,我们都会感到苦恼和不安。人类真可谓是善于自寻苦恼的天才啊。无论习惯了怎样的外部环境,也会有感到厌倦的那一天。人类社会正是基于这种本能,才变得如此繁荣。

人会感到苦恼和不安——与其说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倒不如说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音乐家前野健太有一首曲子就叫《苦恼和不安无可战胜!》。如果永远也摆脱不掉的话,那就试着和它们成为朋友吧。

我在写上一本书的时候,就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虽然自己大获成功,但紧接着头脑中就冒出了下一个目标,心里也希望能顺利达成。我只能像这样,不断地去累积满足感。而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已经很幸福了”这件事。

能安心地睡着,衣食无忧,找到合拍的友人或爱人——即使在做到这一切之后,人们还是会一直在幸福与不幸之间徘徊。这就是人的本性。

名叫“痛苦”的伙伴

痛苦本身并不会消失,而我们却会在痛苦中逝去。

——永井宗直

我在开始培养习惯的时候,是这样来思考痛苦与快乐的:

·先痛苦、后享乐=努力

·先享乐、后痛苦=懒惰

这看起来只是将痛苦与享乐的先后顺序对调了一下而已。难道说努力与懒惰是完全相同的行为吗?

当你能将习惯坚持下去后,就能进一步体会到“苦与乐”了。努力的过程中当然会伴随着痛苦:跑步时会感到上气不接下气,举杠铃时肌肉会酸痛。但是,这些行为结束后,就能体会到满足感。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过程中,让我知道虽然此刻正经受着痛苦,但之后必然会有满足感。

这种状态进一步发展的话,你就很难说清楚此刻所感受到的究竟是痛苦还是快乐了,就好像是痛苦与快乐的时间轴重叠了一样。此刻所感受到的痛苦中,同时也出现了快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痛并快乐着”。

在养成习惯以后,痛苦也不会就此消失不见。但你对会有痛苦这件事已经习以为常,会把痛苦当作自己的一个伙伴。

我曾经也想着要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痛苦,但现在想来着实是错误的。僧人永井宗直在谈到佛教的修行时就曾说:打扫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但对于“这里看起来很干净,所以就不用打扫了”这样的想法,我们要将其彻底地消除。

他说:“‘去做那件事、去做这件事’‘好的、好的’——像这样,无须经过任何思考直接就去做,才能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应该做的事情上。如此一来,像‘得失’与‘苦乐’这些基于主观的判断就会变得越来越少。当‘得失’或‘苦乐’之间的差别消失时,就说明我们开悟了。”

这让我想起来我都一直想要去战胜或超越的痛苦,我想以此来获得快乐。但是,现在我开始试着用不同以往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眼下的痛苦。“Compete”一词在英语中的意思是“竞争”,但在拉丁语中的意思则是“并肩战斗”。所以,现在的我就像是警匪片中的人一样,将痛苦当作自己可以信赖的伙伴,放心地让它待在自己的身后,和我并肩作战。

边跑边思考,边思考边跑

现在的我会一直想象着上面一节提到的场景。虽然我一直很想参加马拉松比赛,但是一看到那些参赛选手,就感觉自己和他们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觉得我还是回去给他们加油吧。所以,我总是坐在观众席里。

我所能做的仅仅是看完一本关于跑完马拉松的方法的书,而不是让自己实际去跑一跑。因为,我怕自己不专业的跑步姿势会引来周围人的嘲笑。

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马拉松比赛。而我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认真地做好热身工作。虽然我已经听到了“开跑”的信号,但还是会不安地一遍又一遍系鞋带,反复认真地做热身运动。

在我做这些事的时候,其他的选手都已经纷纷上了赛道,开始绕圈跑了。当一些选手跑完一圈时,我才真正从起跑线出发。

我落后了很多。也许,等我跑到终点线的时候,会场的工作人员都已经开始打扫卫生了。但是,我终于意识到:无论我落后多少圈,哪怕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跑到终点,我也已经感到满足了。我现在并没有在观众席上,也不在电视机前,而是和其他选手一样在赛道上跑步。

痛苦会说:“后面看起来会更加辛苦哦,怎么样?要不要放弃?”

而我会说:“喂!喂!你在和谁说话呢?”

既然已经系好了鞋带,那就别想太多,让自己先去跑吧。

(1)  日本乒乓球运动员,是日本历史上参加奥运会年龄最小的选手。

(2)  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2014年夺得索契冬奥运金牌。

(3)  日本体操运动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个人全能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团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个人全能冠军。

(4)  Angela Lee Duckworth,美国华裔心理学家。

(5)  日本和歌诗人,也是当代影响力最大的和歌诗人。

(6)  日本天才作家中岛敦的一本精选集,收录了他的《山月记》《弟子》《李陵》《光与风与梦》等9篇代表作。中岛敦的小说多取材于中国古典故事,独出心裁、文字优美,探究人性的幽暗与自我的存在,充满现代特质。

(7)  Reinhold Niebuhr,美国最著名的神学家、思想家,是新正统派神学的代表,基督教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8)  日本田径赛400米跨栏项目运动员。

(9)  牙买加是一个体育强国,在田径方面非常出色。博尔特是该国最著名的运动员。

(10)  加拿大心理学家,在神经心理学领域有重要的贡献,致力于研究神经元在心理过程中的作用。他被称为“神经心理学与神经网络之父”。

(11)  Anders Ericsson,“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

(12)  Oliver Wendell Holmes Jr,美国诗人老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之子,美国著名法学家,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13)  此处指的是日本“二战”前的社会状态。

(14)  Gregory Berns,美国神经经济学先锋人物,加州大学医学与生物医药工程双料博士,现任埃默里大学神经经济学教授、神经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神经经济学协会创始会员、秘书,美国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委员会认证精神病学家。

(15)  日本电视综艺节目导演,制作过在无人岛上生活的真人秀节目。

(16)  由汤姆·汉克斯、海伦·亨特等主演的剧情冒险片,该片讲述了一个联邦快递公司员工在南太平洋上坠机后流浪到荒岛上的故事。

(17)  日本足球运动员。

(18)  日本演员,第二十七届东京体育电影大奖最佳男配角。

(19)  日本影视编剧。

(20)  Kindle Unlimited是亚马逊于2014年7月18日推出的一项服务,读者每个月花费9.99美元便可以阅读60万册电子书和音频书。

(21)  日本极负盛名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中体现了丰富的日本民族特色。

(22)  Eric Clapton,英国歌手、作曲家、吉他手,曾获得18个格莱美奖,是20世纪最成功的音乐家之一。

(23)  Brad Pitt,美国演员、电影制片人。

(24)  Zinedine Zidane,法国前职业男子足球运动员、教练。

(25)  Bruno Mars,美国创作型男歌手。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