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人格障碍简介

很多医生以「障碍」一词,描述健康问题的各种类型。躯体障碍(像是呼吸障碍)由躯体症状描述,同样地,情绪障碍则由行为症状描绘出来。人格障碍是诸多情绪障碍中的一种,《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IV)区别出十种人格障碍,每一种各有某些特定行为。某人若出现其中的部分举止,就会被诊断为该种人格障碍。本书开头评量表所列出的,是我们从老人家身上观察到的行为。尽管人格障碍属于精神科领域,却不能因此说有人格障碍的人就一定「精神有问题」。他们只是因某些人格特征而与众不同,也让周遭亲友饱受困扰。

关于人格障碍的专业文献相当多,主要由治疗这些病患的精神科医师所写,其中所谈个案多为年轻到中年。老年人因此就诊的人数少之又少。其实透过心理治疗,较年轻的老人家便可以与自己的症状和平共处,展开更愉快的人生。可惜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么做,仅靠着家人的支持,尤其是另一半。直到晚年,自己生病了,老伴或病或离世,这些行为变得益发严重,让子女不知所措,只好求助于社工师。

当我们深入了解某位长者的行为与背景,大概就能归纳他有某种人格障碍。这个诊断的主要价值,是让成年子女得以了解困扰父母的成因。有了此一理解,子女可以知道如何修正自己的言行,以免引爆父母最糟糕的反应,也可以采取能帮助父母的行动。知道父母并非故意折磨人,而是真有状况,且那状况如躯体疾患般真实,此时的子女也将能够对父母产生同情。

人格障碍的类型

十种人格障碍中,有两种格外常见,为首的是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再来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大部分情况下,顾名思义,就像「自恋」一词大家朗朗上口般,我们大概可以想象,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类人会有怎样的行为举止。边缘型就不同了,这是历史的不幸事故,由于当年对此几乎一无所知而给了此名称,尽管如今大家的知识不断累积,然而名称却照旧。

在一般的认知里,自恋者自视甚高,想必也有极高的自尊。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却相反,他们因为自尊太低,才需要不断获得旁人的吹捧。评量表中有关自我中心与掌控的项目,就是他们最明显的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看似刚好与自恋型相反,自恋型彷佛高居世界顶端,边缘型则如在最底端。他们跟自恋型同样是低自尊,不同的是,他们这点一望即知,有时会被说没有自我。评量表中,在依赖类型里的黏附他人行为,最能点出此特性。他们的另一种典型就是容易分裂(split),对周遭亲友忽冷忽热,也许昨天才把儿子捧上天,今天却说得一无是处。实际上,评量表中列出的所有行为,都可能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身上发现。当然了,最麻烦要属有自杀风险的自虐行为了。

可以理解的是,情绪障碍不像躯体障碍那么容易找出原因。不过,学者仍掌握了足够的患者信息,对造成这两种人格障碍的根源做出推论。

分离理论

以上有关边缘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简短讨论指出,两者虽外显有别,却仍有相似之处。最广泛的理论认为,两者都来自童年被抛弃的感受。根据这种学说,孩提时曾发生某事,阻止了他与母亲的适当分离。如果你曾观察过自己或其他小孩的成长,你会知道,小孩在出生几个月后,即开始他成为独立个体的漫长过程;接近一岁,则展开脱离母亲的阶段;两岁小孩许多的负面行为,说明了小孩为争取更多分离与独立的努力。

这个与母亲分离的过程,对每个宝宝来说都很艰难。以不到一岁的婴孩为例,因为跟妈妈的情感连结太深,只要妈妈出现一点分离动作,像是离开房间,便可能让他惊慌不已,担心妈妈永远不会回来。大多数的小孩终究解决了追求独立的问题,但也有些人永远没能健全地走过这一关。

也许是孩子本身——或许出于基因——过于黏着母亲,以致无法正常分离。也或许这妨碍来自母亲:可能因为她自己的过度依附,阻止了孩子独立;或某种不可抗的因素,像是疾病,迫使她必须把小孩交给他人,造成提前分离。

通常在生命前三年没成功与母亲分离,便可能会造成学者所称的「被抛弃忧郁」(abandonment depression)。婴孩与母亲的连结受到破坏,这份痛苦会一直持续到孩提时,甚至于成年。走过正常分离的孩子就不是这样,他们的情绪可随着年纪而变得成熟。被抛弃的伤痛太深,这些孩子下意识发展出心理防御或应对机制,以缓解那股万念俱灰之感。评量表列出的行为,便是这种应对机制的外显方式,综合出现这些行为者,常见于边缘型和自恋型人格。举例来说,一个自恋型母亲的自我行径不断提醒孩子她有多出众,实际上那可能是她在掩盖深沉的忧伤,因为她觉得自己早年被妈妈排斥。另一位有同样问题的母亲,当孩子对她不尽如期待时,她马上展现出敌意。

分离理论充分说明了分裂,这种非黑即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小孩在分离时期,对妈妈都有矛盾情结,一方面他奋力争取独立,一方面又小心翼翼不敢走太远,随时留神母亲是否还在旁边。在婴孩简单的观念中,妈妈分裂为两个人:一个是剥夺性的「坏」母亲,是他要争取独立的对象;一个是慈爱的「好」母亲,当他开疆辟土需要支持时,她永远在那里。

一般的孩子,早年即懂得融合好与坏两种母亲的形象,学会接受母亲是集优缺点于一身的整体。与妈妈分离的过程,会从婴孩持续到孩提,直至青少年。相对地,有分离问题的小孩,始终维持两种形象,在成长过程中,他仍像当年蹒跚学步的婴孩,总想从「好」妈妈那里寻求慰藉,以对抗被「坏」妈妈抛弃的忧伤。年纪渐长,他不仅无法理解母亲是有多种面向的个体,以致仍像个婴儿般,始终无法解决「好」妈妈和「坏」妈妈分裂的问题。

再长大些,这个人可能把对母亲的爱恨关系,先移转给配偶,之后再转给成年子女。他对这世界的分裂观点不会改变,除非经过长时间的心理治疗。之前我们说过,这类人格障碍患者,大多数都无法也不肯做改变,也因此,老年人中存有极高比例的边缘型人格。

在我们执业碰过许多备受折磨的老年人中,有很多都可以用分离理论来充分解释。当我们能说服成年子女,父母的行为是出于怕再度被抛弃的恐惧,子女便可以留意避开那些导火线。当子女了解到,具备这种人格的母亲,一旦分离在即就完全无法自控,子女将可在应付母亲与降低自己的焦虑上,获得明显突破。

虐待理论

第二种常见理论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源于性侵害或其他虐待等重大创伤,术语称为「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我们在第七章和第八章谈过。这种理论是近年才兴起,治疗师观察到,有显著比例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自称早年受到侵害。据此理论,早年的受虐者,之后会不自觉地重演创伤。一旦了解这些背景,心理治疗师便能更有效地治疗病患。

遭性方面、身体或情绪虐待的受害者,不只留下虐待本身所造成的精神疮疤,还有被父母遗弃的心痛。施虐的父亲有违保护天职,弃绝子女;与此同时,孩子也会认为母亲没有保护他,同样抛弃了他。假如施虐者另有其人,则无论状况如何,孩子都会认为父母没有保护他,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所以,就像分离不当会形成被抛弃的恐惧,虐待也是如此。于是,面对老年案主与家人,潜在的被抛弃论点成了我们最有意义的工具。

如果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背景有够多的了解,知道或怀疑虐待情事,就足以衍生同情,包容父母折磨人的行为。然而,一般来说,子女所知甚少,因为父母用尽气力压抑那些梦魇。此时,子女只有穷尽想象,或从其他亲人口中拼凑出真相了。

更多好书分享关注公众号:sanqiujun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