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朋友抱怨,家里的孩子难沟通、很叛逆。他们的说法通常是:“明明有道理的事,又是为他好,他偏偏不听,真不知该怎么办。”这种说法我再熟悉不过,因为小时候长辈们就是这么说我的。
如今我劝朋友的说法是:也许你该想想看,他是否感受到你的真爱?他想不想变得和你一样?如果有一个人,你不想变成和他一样,又不觉得他真心爱你,他对你长篇大论,叫你做这做那,你会听他的吗?答案再清楚不过,不用怀疑。
同样的情境,搬到职场也通。有些主管认为“90后”的年轻员工既难沟通,又叛逆,企业高管对他们如临大敌、束手无策,称他们为“史上最难管的一群人”,这和多数人家里发生的事不是很像吗?
在北京创业、当年二十五岁的娄楠石说过:“现今社会太缺乏爱,我想把自己的公司变成很有爱的组织。”“如果我们这一代做得比较好一点,或许可以改变上一代的一些氛围。”
看到了没有?年轻人看到上一代不懂得“爱”,也不想变成上一代的“样子”,因此想用他们的行为来改变上一代的我们。有关家庭的一句名言是“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放在企业也适用,但可以改为“员工是老板的镜子”,尤其是“90后”的年轻员工。用感恩的心向孩子学习,是父母最该做却很少父母做到的事。企业领导和管理者也一样。
年轻人不想变成我们的样子,提醒我们该看看自己到底成什么样子了。有关这件事,谈细节会引起太多争论,我建议直接谈底线:“人能在地球上活多久?”所以命题只有两个:其一,如果我们照上一代的方式活,能在地球上活多久;其二,如果下一代照我们的方式活,能在地球上活多久。答案应该争议不大:如果我们按上一代的方式活,或下一代不按我们的方式活,人都能在地球上活更久!
谁闯了大祸,谁该向谁学习,难道还不清楚?当今世界的当权者,比过去一代和下一代人都更不懂得爱,不够爱自己,也不够爱别人,更不够爱地球。然后大家居然在抱怨“下一代很难管理”,在研究“如何领导下一代”。
别闹了,领导和管理者最需要改变的其实是自己。开始惭愧,开始反省,开始学习,开始虚心接受“被领导”!除了赎罪和改过,我们其实没别的事可做。也许有一天,当组织里的年轻人开始觉得你付出了真心,开始觉得“变成你这个样子也不错”,他们就会和你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