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正前方的姑娘,留着一头及腰长发,无论是散开还是扎起来,都好看极了。
我坐在她的后面,一抬头就能看到那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发亮的。最关键的是,她的头发是直直的,没有一点自来卷的痕迹。
每次上课,只要我抬头看黑板,就会被她的头发吸引。我就呆呆地看着、羡慕着、想象着……
如果,我从一出生,也是一头直发,那该多好啊?
如果,我有一头直发,就可以想剪什么样的发型,就剪什么样的发型了。
如果,我没有这一头卷发,就不用如此烦恼了……
那一年,我十二岁,对自己的一头自来卷,产生了深深的厌恶。
明知道人的基因是无力改变的,可我总是忍不住幻想,自己有一头飘逸的直发,扎各种各样的发式。
对那些拥有一头直发的姑娘,我也总是忍不住投去羡慕的眼神。尤其是在别人嘲笑我的爆炸式头发的时候,我的羡慕就会被放大千万倍。
我天生卷发,头发只要散开就完全不受控制,经常是乱糟糟的样子。从小就有人给我取外号“卷毛”,我很不喜欢这个外号,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我只能一直留长发,把头发扎起来,好让一头卷发看起来稍微顺眼一些。
可留长发时间长了,我也想尝试一下短发,但每次都下不了剪短发的决心。因为我怕那一头无法驯服的短发出来吓人,更害怕别人用像看怪物一样的眼光看我。
那时候,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对我指指点点,我经常听到有人说,“你看那小姑娘的头发,炸了一头”,或者干脆说,“看那小姑娘的卷发,太好笑了”。当然,也有人夸我,长得像个洋娃娃,满头卷发,还挺特别的。
但对我来说,无论是笑话还是夸奖,我都觉得是一种嘲笑。尽管我喜欢很多种发型,但很少去尝试,始终扎一个马尾,或高或低,没有任何新意。
我对直发的羡慕,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但年轻时的我的确是控制不住地羡慕。只是年纪越大,我越觉得自己还有更多的事情去关注,直发、卷发也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随意扎个马尾,好像也不太丑。
02初二结束后的整个暑假,我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琢磨着写小说。说来也挺好笑,很多人十几岁时已经出版了多部小说,而那时的我才刚刚有了写作的意识。
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脑,也没有手机,我拿出一个本子,一支圆珠笔,绞尽脑汁列大纲、设定人物、布置场景、想象故事情节,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提起笔就是吭哧吭哧忘我地写。
可写了几万字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被掏空了,脑子里能写的东西好像一下子就没有了,我在这种沮丧的状态下,停止了小说创作。
我开始疯狂地看小说,各种小说都看。这种“疯狂”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羡慕。我边看小说,边想象着背后的作者,究竟是怎样的人呢?又究竟有什么样的天赋,才能写出这么厉害的文字?
这样一对比,我突然觉得,自己终究是没有写小说的天赋吧!那个我用来写小说的本子,也被我一气之下扔了。
如果说,写小说未能成功是我梦碎的时刻,那高二那年,我的作文多次被语文老师拿出来当成范文来念,还被张贴在教室后黑板上供大家学习,就是我的梦再次重启的时刻。
我的写作梦再一次被点燃,我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够成为一名小说家,写自己喜欢的文字,成为自己曾经羡慕过的那种很“厉害”的人。
03高二那年,我们班有一个女生王甜,学英语很有天赋。
英语单词读一遍就能记住,英语句子读两遍就会背诵,英语文章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熟,她的英语成绩,也常常是班里第一。
她是英语老师的左膀右臂,也是全班同学追捧的对象。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其他同学答不上来,她一定会是那个托底的人。那些问题在她眼中,好像根本不算问题,她总能很轻松地答出正确答案。
每当这种时候,老师就会向她投去赞赏的眼光,那是一种令人羡慕、又深知羡慕不来的眼光,我从来没有见其他学生得到过。
我的英语,学得一塌糊涂,单词今天背会,明天就忘,英语短文从来没有完全背会过。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无论如何在英语上下功夫,成绩依然在班级里垫底,有时还会在全年级垫底。
整个求学生涯,教过我的英语老师几乎就没有正眼看过我,估计也没有哪个老师记得有我这个学生,我就是这样一个透明的存在。
我甚至怀疑过,自己根本就没有学习英语的天赋,看着那个女生英语轻轻松松就能考到第一名,我在心底里偷偷羡慕过她。
也许是自己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好,学习英语也始终不开窍,所以整个求学生涯,我都对英语学得好的人很是羡慕。
我羡慕他们能准确地说出一个单词的拼读,也羡慕他们能够用英语和别人对话。这些,似乎是我这辈子都学不来的。
尤其是在大学里,我的一个室友因为英语口语超棒,在大一下半学期刚开学时就被校外的一个很大的英语机构聘用,成为那里的兼职英语老师。
当时的我,心里特别羡慕她,不仅可以赚点零花钱,还能为毕业后找工作积累一些经验。
那种羡慕里,可能更多的是对自己学不好英语的失望。也正是这种失望始终萦绕在我的内心,让我走上了一条“羡慕成瘾”的路。
04依然是在大学里,我们班有个女孩,不仅学习好,而且人际交往能力超强,仿佛整个系的人和她都是好朋友。我羡慕她身上的那股吸引力,总能吸引很多同频的人,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为青春而“放肆”。
可我就没有那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我的朋友很少,整个大学,我除谈了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外,其他的课余时间,我几乎都是一个人在图书馆里与书为伴。
那时候我也想要合群,可由于性格上的原因,始终没能如愿,我只能一边羡慕她们相伴而行,一边又不得不忍受着自己的孤独。
大学毕业时,我的一个室友考进了一家银行,工作很快就稳定了。而我却一直碌碌无为,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每次都是裸辞,下一步怎么走也是未知。我承认,自己羡慕了她很久很久,也自我否定了很久很久。
没多久,我发现很多同学,不仅工作稳定了,也都开始忙碌起自己的人生大事。当看着他们喜庆的结婚请柬,想想自己连个男朋友也没有时,我又开始羡慕那些找到另一半的人。想象着自己的另一半会在哪儿呢?
也是在那一段时间,很不幸地,我被诊断出得了一种很难治愈的病。当时,医生考虑到我还太年轻,手术对我今后的身体和生活影响都会比较大,建议我保守治疗。当医生告诉我,大概率需要终身吃药控制时,我的眼泪瞬间就落了下来。
那些年,我走在路上,看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觉得好羡慕,他们的身体一定都比我健康,一定不会像我一样,从每天定个闹钟提醒自己吃药,到吃药像一日三餐一样自然而然,再正常不过。
我也因此颓废了很久,那是可以以“年”为时间来计算的颓废……
在我的生命里,羡慕似乎就没有停止过。
我羡慕那些会弹钢琴的人,羡慕那些写了一手好字的人,羡慕那些很早就找到自己一生要走的路的人,也羡慕那些在某个方面特别有天赋的人……
别人的生活,好像永远比我的好;别人的人生,好像永远比我的精彩。与别人相比,我的一切,似乎都糟糕透顶,无可救药。
05后来的一段时间,我想了很多,觉得自己不能再继续颓废下去了。别人活得再好,那也是别人的人生,来这人世间走一趟,至少得为自己活一次,不去羡慕任何人。
我开始计划自己以后的出路,准备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想趁年轻,先把自己的工作稳定了,再考虑其他的事情。
虽然在参加考试的过程中,看着一拨又一拨的人考走上岸,只有我还在拼了命地背书做题,在备考的水深火热里挣扎,久久不能上岸。我也会很羡慕他们,羡慕他们再也不用没日没夜刷题,再也不用背书背到想吐,再也不用担心这次再考砸怎么办……
但我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我一定也能考上。
幸运的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终于考上了。曾经的那些羡慕,在我考上的那一刻,变得很淡很淡。也是这一次,我忽然觉得:那些让我羡慕的,终有一天也能得到,关键是我得去努力。
走上写作这条路以后,我曾羡慕过很多写作大咖,他们比我有天赋,比我文笔好,写作经验也比我丰富,读的书也比我多……
他们中的很多作者,坚持日更,保持着一年出一本书的节奏,说不羡慕是假的。对,我承认自己非常非常羡慕他们。
我开始看很多的书,每天的空闲时间,我几乎都在看各种类型的书。我知道自己底子薄,需要大量地输入才能保证有质量地输出。我希望有一天,也能够像他们一样,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那时候,我羞于说出自己的出书梦,如今当我坐在电脑前,敲打着自己的书稿时,我就明白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我心里也始终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小鱼,你也可以的,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坚持、足够奋力往前冲,一切就皆有可能。
06特别喜欢作家莫言说过的一段话:“人,来到这世上,会有许多的不如意,也会有许多的不公平;会有许多的失落,也会有许多的羡慕。你羡慕我的自由,我羡慕你的约束;你羡慕我的车,我羡慕你的房;你羡慕我的工作,我羡慕你每天总有休息时间。”
我们在羡慕别人的时候,也可能会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就像我在羡慕别人直发时,说不定也有人在羡慕我不用烫发就是卷发;
我在羡慕那些会写小说的人时,说不定也有人羡慕我不用绞尽脑汁写小说的轻松;
我在羡慕别人英语好时,说不定也有人羡慕我的文章被当成范文念;
我在羡慕别人人际关系好时,说不定也有人羡慕我有那么多独处的时间;
我在羡慕别人早早遇见另一半,步入婚姻殿堂时,说不定也有人羡慕我单身的自由……
是的,我们羡慕过多少人,自己心里最清楚,可我们不清楚的是,也许我们也曾被别人羡慕过,只是我们不知道……
曾看过一段对羡慕心理描述很恰当的话:“羡慕心理,就是当拿着你没有的,去和别人有的进行比较时,产生的一种渴望拥有而暂时未能拥有的心理。”
这种心理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对自己的不够自信。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至少有两面,一面是我们能够看到的,一面是我们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而我们没有看到的另一面,很可能是他们充满艰辛和汗水的一面。
所以,永远不要去羡慕任何人,别人的生活未必有我们看到的光鲜亮丽,别人的人生也未必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精彩。
要知道,我们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我们最该羡慕的人,是那个努力的自己。我们要努力活成自己的光,照亮自己这一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