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名著 > 妻子们的思秋期

译后记

译后记

《妻子们的思秋期》是我翻译的第三本书稿,刚开始接到这本书时得知作者是斋藤茂男先生,心里很忐忑。

斋藤茂男先生是日本新闻界极有名望的前辈,曾在日本共同通信社(1)任新闻记者。当年轰动一时的“菅生事件”(2)也是他最先报道,并一路追查事实真相,还因此获得了日本记者会议奖。此后,他一直坚持最大限度地靠近真相,努力还原事实,一九八三年又获得日本记者俱乐部奖。

后来,他辞去共同通信社的工作,开始自由报道的探索。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表面繁荣之下,他敏感地看到了弱势群体的存在,当中有孩子,有老人,有贫民,有家庭主妇……最终,不同群体的真实状态集结成一套《日本世相》系列。而我有机会将其中描绘家庭主妇群体的《妻子们的思秋期》翻译成中文,在深感荣幸的同时,也深感担心。

原因有二,一是是否能尽量还原斋藤茂男先生的敏锐度。他应该是好奇心极其旺盛的人,对“真相”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当时辞去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因为这个身份对真相的挖掘有诸多阻碍,恢复“自由身”后,他把自己放置于弱势群体之中,和他们一起呼吸、生活,试着从采访对象的视角去了解他们,观察真实的社会,并寻找他想要的答案,那是对“何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叩问。

这个契机源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斋藤先生在中国走访时,被一名记者的话所打动:“记者不能站在斗争之外远观,而应该置身于漩涡之中。”这句话成了他之后的职业信条。

《妻子们的思秋期》的诞生,就是如此。他原本想要记录的是“丈夫们”,但深入了不同领域,接触了日本男性之后,他敏锐地发现男人背后的“妻子们”更有时代代表性。她们是银行职员、工程建设者、跨国公司高管的太太,但有共同的身份——既是家庭主妇,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幕后“牺牲者”。

当全民沉浸在繁荣的喜悦之中时,他却注意到了思秋期的女性。她们全身心奉献给家庭,奉献给为工作拼尽全力的丈夫,让男人没有后顾之忧地全速奔跑,却没有人看到她们的痛苦,这痛苦里有无尽的等待、无助的寂寞,还有无能为力的忍受。

这,就是斋藤先生敏锐的观察力。

同时,我也担心自己是否能清楚表达“妻子们”的思秋期情绪。第一次看到“思秋期”这个词时,我也打了问号。“思春”好懂,但何为“思秋”?直至将整本书翻译完,我才知道这是一种多么普遍的存在,正是因为被人忽略,才缺少一个统一说法去概括它。

而书里的主人公多为熟年女性,有长年的婚姻生活,而我婚龄不过五年,也没有养育孩子的经历。她们痛苦到极致,甚至自暴自弃、陷入酒精依赖症的心理状态,我虽能理解,却少了感同身受的过程。

但所幸同为女性,也同为已婚,我对她们的“积怨”、“不满”有相似体会,因为这是女性独有的心理,不分国家、不分年龄,这反而勾起了我想要寻找“共鸣”的兴趣。更有趣的是,斋藤先生记录的是日本经济高速腾飞的时代,那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而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通过那一代日本“妻子们”的心情告白,是否可以为现在的中国“妻子们”,甚至是我自己,提供一些启发呢?

其实,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多次想起《革命之路》,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的代表作品。这本记录了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中产家庭的作品,被《时代周刊》评论为“描摹了气数将尽的中产阶级社会关系,让随后的每样东西都显得苍白无力”。女主角爱波为了改变当下的困境,一心要从美国搬去法国,不惜堕胎,最后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没错,这是个悲剧的“革命”,但还是燎起了星星之火。

至少在我们眼里,现在的美国女性已经活得相对独立,殊不知在并不遥远的几十年前,她们也曾经历着一样的思秋期。住在郊区大房子里,送帅气的丈夫出门上班,送孩子去学校上学,回到家,站在宽敞明亮的厨房,烤香喷喷的蛋糕……看起来是电影画面一般美好的场景,却没人注意到她们内心偷偷酝酿的“逃离之心”,想逃离这平静得让人压抑的幸福生活,逃离别人眼中的“好太太”、“好女人”,逃离社会对女性的桎梏,对她们的期待。

思秋期绝非特殊情况,更不是矫情,无论在美国,在日本,还是在中国,也无论是职场女性,还是职业主妇,女性的社会性别(Gender)注定了她们要为此付出更多。

单身女性为了实现经济独立,在职场上拼尽全力,却挡不住被逼婚的窘境;另一方面,结了婚的女性也无法一劳永逸,继续在职场打拼的话,就像拔河的那条绳子,被两边来回拉扯,终难两全;而选择回归家庭的女性,全身心扑在丈夫和孩子身上,但这样的付出只是别人眼里的“应该”,没有人注意到她们的需求,所以容易成为“怨妇”,甚至最终迎来被抛弃的结局。

日本女性的思秋期更为明显,这与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文化密不可分。有一次日本朋友住在我家,我做了饭之后,先生洗碗,这样的场景让这位中年女性朋友目瞪口呆的同时,也无比羡慕。在她们的观念里,家务是女性应该做的事情,这样一对比,中国女性的幸福感似乎更强烈一些,至少在“男女平等”方面走得更靠前。但这也不代表中国女性不会有思秋期。

书中记录的时代,加班、过劳死、没有私生活等现象普遍存在,同样地,女性的职场歧视、婚后抑郁、产后抑郁、被逼婚、被逼二胎……也从可怕的新闻事件变成老生常谈,这些,如何不让女性产生焦虑,陷入“思秋期”呢?

斋藤先生在完稿后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写了一篇追踪报道《妻子们的革命成功了吗?》。当时,他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女性仍然深陷“思秋期”,只不过换了个形式而已。斋藤先生于一九九九年过世,如果他仍健在,是否会再写一篇追踪报道呢?

事实上,如今的日本社会,已深陷少子老龄化的危机。节节攀高的单身率、终身未婚率、女性不育率已严重威胁到日本社会的发展。很多人认为这是经济增长的停滞所致,其实也有日本人对婚姻态度转变的影响。仅一项调查内容就可看出,比如,针对“即使结婚,也未必一定要有孩子”这个问题的回答,一九九二年表示认同的人只有22%,而最近的调查数据已升至60%。所以,即便安倍政府推出“生育补贴”、“幼儿园无偿化”等各种鼓励结婚生育的优惠政策,依然难以明显改变这一代年轻人被贴上“腐女”、“宅男”、“佛系”等“平成废物”标签的现实。

庆幸的是,比起上一代做甩手掌柜的丈夫,日本男性开始意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参与家务,平均参与度达到18.3%,虽然在发达国家中排名依然靠后,但纵向比较有了很大进步。即便在中国,也是“暖男”盛行,他们懂得如何体贴女性、照顾妻儿,不得不说,这是女性前辈争取来的“福利”。

但这种“福利”还没有全面普及,女性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居安思危总是没错。无论自己当前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也无论自己的另一半是什么类型的男性,有着怎样的原生家庭,都要不断培养自己强大的内心。

这种强大,不只是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学会不把幸福和快乐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如书中X先生最后的分析,婚姻的前提是,两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一起是为了更好。如果我们没有认真想清楚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能很难找到让自己幸福的那个人。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经典的话,只有步入了婚姻的女性,才更有体会。愿我们都能在岁月的磨炼中,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期待社会更善待女性,让更多人找到幸福家庭的密码。

本书在翻译阶段,得到了编辑的耐心指导和细心修改,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第一次翻译社会题材的书稿,并涉及大量心理学内容,我深感自身积累不够,虽然反复修订,但仍有不满意与未完善之处,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以便在下一本书的翻译中,有所进步。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心愿。通过翻译本书,我对作者斋藤茂男先生有了深入了解,产生了深深敬仰。可惜先生已过世,但其夫人仍健在,目前居住在东京。希望我尽快有机会赴日拜访,听一听斋藤夫人的故事,以给我更大的启发。

高璐璐
二〇一九年六月

(1) 日本共同通信社:成立于1945年的日本最大的国际通讯社,也是非营利法人组织。

(2) 菅生事件:指1952年发生在日本大分县菅生村(现为竹田市菅生),由日本警察自导自演的镇压日本共产党的事件。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