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 亲密关系

专栏13.4 解释:我们的过去和我们的故事

分手的后果

当人们回答在他们的生命中不同事件所带来的压力和变化时,配偶的死亡和离婚始终高居榜首 (Miller & Rahe, 1997) 。浪漫伴侣关系的结束通常都是重大的事件 ——虽然离婚往往更为复杂,但非婚姻的浪漫爱情的结束也有强大的影响。但是当伴侣分手时,是否真的意味着他们关系的结束?未必。

解体后的关系

大多数情况下,未婚的伴侣在决定分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联系会越来越少。尽管他们坚信彼此曾经拥有的感情不可能一下子消失殆尽,认为他们将继续成为朋友,但他们彼此的忠诚最终会逐渐全部消退。爱情关系结束之后这种情形出现的几率是60% (Kellas et al., 2008) 。然而,约有五分之一的伴侣 (21%) 在分手后的数月发现他们彼此变得更加忠诚了 (与他们决定放弃爱情时相比) 。只有极少数的伴侣在放弃亲密关系之后,重新点燃了他们的爱情,但有些伴侣的确协调了他们的某些差异,重新获得了信任,最终变成朋友。

否则,曾经的恋人在分手数月后,要么体验不到彼此联系的变化 (通常是因为他们分得很彻底并且不再联系) ,要么他们会经历激烈的起伏变化,因为他们要努力弄明白伴侣在哪些方面适合自己的生活。后面这种混乱的模式发生的几率为12% (Kellas et al., 2008) 。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这些不同的轨迹表明曾经的爱人一般会继续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至少一段时间里是如此。当爱情终成泡影,伴侣在数月后通常会发现彼此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不论他们是否有意为之。然而,不管伴侣们的希望是什么,他们分手后遭遇的重要事件大多数都会阻碍他们之间的关系,损害他们对分手之后的关系的投人 (Kellas et al., 2008) 。他们结束亲密关系之后的交往或许会显得笨拙、不安,因为一方会嫉妒另一方新的爱情或者他们的性要求被断然拒绝。或者他们最后可能发现很容易避开彼此,屏蔽掉对方的电话或者搬走。当然,过去的爱人有时的确能相处融洽,彼此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分手发生后寻求对方宽恕等,正如我们注意到的,有些人分手后还维持着宝贵的友谊。在爱情关系结束后,男同和女同比异性恋者尤其有可能保持与前爱人的联系(Harkless & Fowera,2005) 。但大多数情况下,分手发生时我们面临的任务就是在没有前伴侣的情况下,最终继续我们的生活。这种适应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克服消极情绪

当然,有些关系比其他关系更加有意义,它们具有很高的相互一致性和自我延伸的特征, 如果失去这样的伴侣关系就会格外令人消极悲观。当我们失去了有奖赏价值、居于自我定义 (self-definition) 核心部分的亲密关系时,我们的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也就不得不发生改变 (Lewandowski et al., 2006) ,这是一种被人连根拔起的痛苦过程。常常会发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但它们通常不如我们想象得那般强烈,也不会永远持续。人们能痊愈。

通过一项有趣的体验式取样研究 (Sbarra & Emery, 2005b) ,研究者能获得弗吉尼亚大学年轻人在结束有意义的爱情关系后 (至少有4个月以上的感情) ,一个月内的日常情感体验报告。被试携带有每天提醒他们做情感记录的蜂鸣器。结果监测到四种情绪反应 (见图13.1) ,它们表明,如你所预期的,分手是痛苦的。与另一组恋爱关系持续的学生相比,这些曾经的情人显得愤怒、痛苦,他们的勇气和力量 (也就是“宽慰”情感) 正在削弱。两周后,随着他们对以前伴侣的浪漫爱情继续逐渐减弱,他们的愤怒减少、痛苦衰退,但他们的宽慰还较低。然而他们的适应在继续,再过两周之后,他们就并不比身边的同学更痛苦,他们的宽慰也在上升。这个过程持续一个月之后,他们显著地表现出更少的爱意,他们的勇气和力量正在恢复。

重要的是,所有这些并不如分手的恋人想象得那般可怕。另一项研究每两周就询问年轻人,如果他们当前的恋爱关系结束他们预期的感觉会怎样——并随后开始跟踪那些亲密关系的确结束了的年轻人的实际反应 (Eastwick et al., 2008) 。在分手前,被试正确地预测到失恋的苦恼随着时间消退的比例——他们知道时间会治愈他们的创伤——但他们却高估了分手发生时他们起初感觉到的痛苦。这种错误很普遍。我们对自己情绪反应的预测常常是错误的 (Wilson & Gilbert, 2005) 。不过,在这里错误的预测也给人提供了一些希望:虽然分手常常看来很可怕,但分手对我们的伤害通常没有我们想象得那般严重。

当然,有些分手相对而言更为糟糕。具有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特别是那些忧虑被弃的人——与大多数人相比要度过更为艰难的时光,因为他们念念不忘失去了的爱情 (Ram, 2008) 。在分手的过程中对自己丢失的东西闷闷不乐、留恋不忘,并且感觉非常糟糕的人都可能要经历艰难的时光;沉溺于失去的恋情延长了我们的苦恼,而反省——找寻我们经历中的意义并希望从中得到学习提高——是与正面适应和恢复联系在一起的 (Saffrey & Ehrenberg, 2007) 。但焦虑的人看来难于在心理上放开。他们仍对以前的伴侣痴迷 (在想到他/她与别人相恋时特别紧张不安) ,所以他们比其他人更悲伤,保持的时间也更长 (Sbarra, 2006) 。具有安全依恋类型的人则能更好地应对。他们更少忧虑,所以不太可能保持愤怒的心境。他们也更可能接受关系结束的定局,所以他们的感情创伤开始愈合,能更快地从悲痛中恢复过来 (Sbarra, 2006) 。

图13.3对分手的适应 当年轻人和恋人分手时,他们感到痛苦和愤怒,但这些负面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不强烈。分手一个月之后,他们更加疏离了过去的亲密关系并且恢复原状。 资料来源:Sbarra & Emery, 2005.

离婚不同于恋人分手

婚姻的结束一般更为复杂。要分割财产、抚养小孩、遵从法律程序,离婚会改变人的生活,有时变好但更多的情况是变差。

适应

我们从好的一面开始。当人们离开一段悲惨的婚姻,尤其是离开敌对、虐待的伴侣时,境况会变得更好 (Amato & Hohmann-Marriott, 2007) 。婚姻忧郁并跌到谷底的配偶离婚后,对婚姻结束的感觉一般会更好,而不是更糟 (Cohen et al., 2007) 。如果婚姻孤独凄凉、无可救药,作出改变还是有好处的。

然而,整体来看,离婚是困难的跋涉过程,人们在离婚后的岁月里并不太顺利。图13. 4描绘了一项著名研究的结果,即德国社会经济定组研究 (German Socio-Economic Panel Study) 。该研究对超过 30 000 名被试经历的亲密关系结果进行了逾 18 年的监测 (Lucas, 2005) 。在该项研究中,数百名被试曾离婚或寡居,这两个事件都很可怕,使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大幅下降。这一点在图像中一目了然,但还有三个现象值得注意。首先,注定要离婚的人在离婚数年前就已经不太快乐;甚至迈入婚姻时就不太满足 (Lucas, 2005) 。其次,离婚通常打断了婚姻满意度日益下降的模式,一旦他们离开苦恼的婚姻,生活开始变得更好。第三,数年之后,他们仍然不如他们当初恩爱时那般幸福,即在他们的婚姻开始走向衰退和崩溃之前的阶段。离婚通常是人们生命中的重大事件,虽然时间能疗伤,但并不能彻底治愈你的伤口。

(虽然图13. 4所示的结果很清晰生动,我们还得承认丧偶之人所蒙受的毁灭性的丧亲之痛。这种损害的程度是局外人很难理解的。二十年后,寡妇或鳏夫仍旧会和他们失去的爱人在臆想中进行谈话,大约每月一次 (Camelley et al., 2006) ,正如你从图中所看到的,他们生活的满意度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降低。在十年之后还会出现偶尔爆发的悲伤。所以丧偶就像失去自己的孩子,这种伤害是永远忘不掉的,宽厚、支持式的朋友会尊重这点。这种损失是人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置诸脑后的。) 回到离婚的问题。在25岁之后离婚的人士只有三分之二 (68%) 的人曾经再次结婚,但平均而言那些再婚者在4年之内就会冒险尝试第二次 (美国统计局,U.S. Census Bureau, 2007) 。再婚常常是离异单身人士生活的转折点,与他们幸福的增加有关联 (ForSte & Heaton, 2004) ,但无论他们是否再婚,离婚6年之后就有逾四分之三的人报告他们的离婚是件好事 (Hetherington, 2003) 。

所以,离婚的结果会发生变化。人们要耗费数年的时间来适应婚姻的结束,但大多数人都能逐渐恢复到从前。然而,有些人因离婚的结局而深受打击,此后的岁月很容易感到生活苦恼和困难,以及他们关系阴影的折磨 (Hetherington, 2003) 。几乎每个人都会发现离婚结束时压力却未了结;离婚改变了个体的社交圈子、经济状况以及个体的亲密生活。

图13.4婚姻、离婚、寡居和生活满意度 这里呈现的是德国成千上万人的婚姻、离婚或寡居结果。结婚的确让人们幸福了一段时间,但几年后他们就不如结婚前那般幸福了。寡居是可怕的,尽管进行了大量的心理康复,仍然有持续的负面结果。大多数离婚事件都给长期下降的幸福画上了句号——但几年之后,离婚的人仍然不如那些婚姻完整的人幸福。 资料来源:Lucas, 2007.

社交圈子

在离婚的过程中,人们会向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寻求支持,他们与朋友相处的时间会增加,特别是在离婚的头一年 (Hanson et al., 1998) 。然而,当人们的婚姻结束时,通常会失去大约一半的社交圈子 (比如某些朋友和大部分的姻亲) ,在许多情形下,前配偶从来没有结交足够的新朋友来替换他们失去的朋友 (Terhell et al., 2004) 。所以,人们在离婚后的数年里社交圈子一般变得更小。

此外,个体社交圈子里剩下的人员并非全部都是支持式的。约有50%的离婚人士与他们疏远但却敌对或紧张的前配偶有着交往,还有一半的人报告有些亲戚不赞成他们分手 (Stewart et al., 1997) 。并非所有和离婚人士亲近的人都会提供期待的支持。

经济资源

当女性离婚后,财务状况通常会恶化。全美调查发现离婚女性的家庭收人显著下降,降幅达到27%,并且这一现象会持续几十年 (Sayer, 2006) 。部分原因是离婚后只有50%的前夫会支付他们本应支付的儿童抚养费,而且几乎有四分之一的人连监护费用也一起忽略。某些情况下,父亲可能太贫穷履行不了他们的义务,如果离婚的父亲收人高的话,他们就更可能提供监护费用。尽管如此,即使前夫经济条件宽裕,某些前妻仍然得不到分文,除非抚养费是自动地从父亲的工资单里扣除 (Meyer, 1999) 。

离婚后男性的经济状况不太可能像女性一样下降。他们的家庭收人通常也会下降,但他们在婚后比女性更可能自给自足;离婚后女性通常可能要抚养子女。所以如果你计算离婚后配偶要养活的人头数,男性的个人平均所得在婚后的一年里上升了 34%,而女性的收人下降了 36% (Sayer, 2006) 。男性实际上拥有更多的金钱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而女性通常拥有的金钱则较少。平均而言,离婚后女性的生活标准下降了,而男性则提高了。

前配偶之间的关系

当夫妻有小孩时,离婚并不意味着他们彼此的联系就会结束 (Braver et al., 2006) 。孩子的父母通常会继续保持接触,虽然敌意、矛盾情感、恋旧或者悔恨可能都会严重影响他们离婚后的交往。从这些冲突的情感貌似可以得出四种类型的婚后关系 (Ahrens, 1994) .•暴躁的仇敌、愤怒的同伴、合作的同事和完美的朋友。对于暴躁的仇敌和愤怒的同伴,伴侣彼此之间的敌意仍是他们离婚后关系的主要特征。尽管愤怒的同伴彼此存在公开的不尊重,但他们在共同养育离异的子女方面还是有合作的空间,但暴躁的仇敌则非常缺乏这种合作精神;他们的痛苦使得他们总是发生争执。合作的同事并不是好友关系,但他们彼此能礼貌而愉快地对待对方,在养育子女的任务上也能成功合作。最后,完美的朋友维持着“建立在彼此尊重基础之上的深情厚谊,并不会因为他们决定过各自的生活而受到侵蚀” (Ahrons, 1994, p. 116) 。在美国中西部离异夫妻的样本中,在离婚一年之后,前配偶有一半有着友好的关系 (38%的合作的同事,12%的完美的朋友) ,还有一半有着痛苦的关系 (25%的愤怒的同伴,25%的暴躁的敌人) 。

专栏13.5 想要保护地球吗?那就不要离婚 当你要离婚时,还有另一个理由让你感觉很糟糕:因为你和前配偶不再共处同一个生存空间——你们肯定不会再在一起洗淋浴——你人均消耗的能源以及其他资源比你们俩在一起时要多得多。照明、空调、烹调和生活用水等等——凡你能想得到的—— 夫妻共用资源的人均消耗远少于单身一人。经过认真地估算发现,如果美国所有离婚的夫妻每个人使用的资源和那些维持婚姻的人一样,全美仅在 2005年就可以节省730亿千瓦时的电力,6 270亿加仑的水,3千8百万套可居住的住房 (Yu & Lhi, 2007) 。天啊,当你和伴侣分手并搬走之后,请随便找一个室友合住吧。

父母离异的孩子

终于宣判了离婚裁定。涉及成千上万人的数十年的研究集中得到一个结论:与那些父母仍维持婚姻的人相比,父母离异的儿童在青少年期和成人早期幸福的水平都较低。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低下;体验到更多的消沉和焦虑,对生活满意度较低。他们的问题行为很多;吸食毒品、违犯法律、少年怀孕、学业不良等等。正如我们已经提到过的,他们成人后的亲密关系也更为脆弱;离婚家庭的子女比其他人更可能离异。这些影响一般不是很严重,但却是确凿无疑的。也就是说,父母离异的整体影响始终是负面的,但程度相对适中 (Barber & Demo, 2006) 。

为什么父母离异的孩子景况不太好?我们刚才注意到的不良结果只是与父母离婚存在相关,这些现象的发生可能还有其他原因。经历了离婚的配偶和家庭可能在几个重要方面与婚姻完整的配偶和家庭存在差异,许多因素都有影响作用 (Leon, 2003) 。举一点来说,父母离异的孩子可能通过遗传继承了不稳定婚姻的某些高风险,所以并不能完全归罪于他们父母离异所带来的压力 (D'Onofrio et al., 2007) 。使得他们的父母成为不合格父母的同一特质——可能是神经质或冲动性——或许在孩子一出生就传递给了他们,使得离婚在基因上代代相传,而不只是经验上的传递。不过,考虑到可能的复杂性,通常父母离异带来的各种压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困境、失去父母,双亲应激和家庭冲突 (Hetheringt0n & Kelly, 2002) 。

根据双亲丧失 (parental loss) 的观点,假定拥有父爱和母爱能让儿童获益 (Barber, 2000) ,不论何种理由 (包括离婚) ,儿童在失去父亲或母亲后景况就可能不太好 (Teachman, 2002a) 。的确,如果确实发生了离婚,当儿童仍能与双亲共处时,他们生活得更为顺利 (Fabricius, 2003) ,而双亲如果有一方远离他们时则表现得很糟糕 (Braver et al_,2003) 。

相形之下,双亲应激 (parental stress) 模型则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儿童接受到的养育质量而非数量,任何能干扰或削弱养育儿童的应激源 (包括离婚) 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根据这种观点,儿童受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有监护权的父母一方适应离婚的程度。与这个观点一致的是,父母离异的儿童常常在父母的婚姻挫折开始时,在学校就表现得更为糟糕,这要早于父母实际上分手的时间 (Sun, 2001) 。当然,重大的应激源是经济困境 (economic hardship) ,有时或许是离婚之后出现的贫困环境,而非仅仅离婚本身增加了儿童的负担。如果有监护权的父母有充分的资源很好地支持这些儿童,他们面临的任何困难都会减少 (Sun & Li, 2002) 。

所有这些因素可能都有影响,但更加一致和有说服力的研究都支持双亲冲突 (parental conflict) 模型。父母之间尖酸刻薄的交往看来让他们的孩子难以承受,无论是否离婚,家庭冲突都是与儿童更高的焦虑 (Riggio, 2004) 、更少的信任 (King, 2002) 、更差的健康 (Luecken & Fabricius, 2003) 以及更多的问题行为 (Kreshnakumar et al., 2003) 联系在一起的。请看图13. 5:正如你预期的一样,当儿童生活在很少发生冲突和矛盾的完整家庭时,他们最幸福,而当离婚发生在低冲突的家庭时他们的幸福更加低。但如果儿童生活在持续发生冲突的家庭之中,当父母不离婚时他们的情况更糟糕;当离婚能结束愤怒、困难重重的家庭时,儿童的幸福几乎就没有一点下降 (Amato, 2003) 。因此,痛苦的夫妻是否应该“为了孩子而在一起”这个问题看来取决于他们能否彼此以礼相待;当平静的婚姻破裂时儿童就会受到伤害,但如果他们的家庭充满冲突,则离婚会让儿童的境况变得更好。

图13.5父母不和,离婚和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图形比较了父母离婚的儿童和家庭完好的儿童的结果,并注意到家庭矛盾和冲突。当离婚发生在低冲突家庭时,儿童过得不顺,但当家庭存在很多矛盾而父母又不离婚时他们甚至更加糟糕。顾忌“为了孩子而在一起”的父母应该思考他们是否能为孩子提供平静安宁的家。 资料来源:Amato, 2003.

还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如果儿童能够在离婚后维持与父母高质量的亲子关系,那么毫无疑问他们不太会受到离婚的影响。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只要儿童能继续与他们的父母保持有意义、充满爱心的接触,那么离婚家庭的儿童通常要蒙受的更糟糕的后果在他们身上就会很大程度地消失 (Amato & -Sobolewski, 2001) 。当父母一起合作变成体贴、挚爱的有监护权的父母时,儿童的成长就能保持与他们以及其他亲人更好的关系 (Ahrons, 2007) 。其次,离婚家庭的儿童体验到的许多糟糕的后果会随着时间逐渐消退 (Sun & Li, 2002) 。人是有弹性的,如果能给儿童提供充分的爱心和支持,他们就能康复 (Harvey & Fine, 2004) 。离婚或再婚的父母记住下面这点可能有帮助:如果子女能享受到免于贫困的自由,得到慈爱、可靠和持续的养育,免受双亲冲突的戕害,他们就能幸福地成长。

虽然许多孩子的父母即将离婚,但是离婚后低水平的冲突能促进儿童的幸福。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