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累累:接连不断。
[2] 蛰:动物冬眠。
[3] 方干(809—888?):字雄飞,行十四,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举进士不第,遂隐鉴湖,终身不仕。为人唇缺,后遇医补得,时人号曰“补唇先生”。于咸通、中和年间,以诗著名江南,颇为时人所重,人称“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曾与姚合、贾岛等交往酬唱,亦以苦吟著称。工于律诗,多投赠应酬、流连光景之作,卒后门人私谥“玄英先生”。明人辑有《玄英集》,《全唐诗》编其诗为六卷,然混入他人之诗不少。《全唐诗补编》补诗八首。上元:县名,今江苏镇江。
[4] 淮泗:淮水,泗水。
[5] 料:想到。修程:遥远的路程。
[6] 汲水:从井里打水。
[7] 京口:今江苏镇江。
[8] 石头城:今江苏南京。
[9] 九江:今江西九江。
[10] 轮蹄:车轮和马蹄,指车马。
[11] 分:分辨,分明。
[12] 己亥岁:指唐僖宗乾符六年(879),是年黄巢起义军攻克江陵,沿江东下,克饶、信、杭等十余州,镇海节度使高骈派兵分道阻击,百姓伤亡惨重。
[13] 泽国:江南水乡。
[14] 樵苏:砍柴刈草。
[15] 凭君:请君。
[16] 沧江:江水,江流。
[17] 旅次:在旅途中。
[18] 越王台:在今广州越秀山,为汉代南越王赵佗所筑。
[19] 裁:消解。
[20] 东斋:书房,学舍。
[21] 三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之始。秋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亦称秋伏。
[22] 霍山:在广东龙川县北。
[23] 直是:正是。阁笔:放下笔。阁,同“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