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钱锺书选唐诗

宫词

宫词[111]
白玉窗前起草臣[112],樱桃初赤赐尝新[113]。 殿头传语金阶远[114],只进词来谢圣人[115]。 城东北面望云楼,半下珠帘半上钩[116]。 骑马行人长远过,恐防天子在楼头[117]。 射生宫女宿红妆[118],把得新弓各自张。   临上马时齐赐酒[119],男儿跪拜谢君王[120]。 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121]。 天子不教人射杀,玉鞭遮到马蹄前[122]。 每夜停灯熨御衣[123],银熏笼底火霏霏[124]。 遥听帐里君王觉[125],上直钟声始得归[126]。 往来旧院不堪修,近敕宣徽别起楼[127]。 闻有美人新进入,六宫未见一时愁[128]。 自夸歌舞胜诸人,恨未承恩出内频[129]。 连夜宫中修别院,地衣帘额一时新[130]。  御厨不食索时新[131],每见花开即苦春。  白日卧多娇似病,隔帘教唤女医人。    丛丛洗手绕金盆[132],旋拭红巾入殿门。  众里遥抛新摘子,在前收得便承恩[133]。 御池水色春来好,处处分流白玉渠。  密奏君王知入月[134],唤人相伴洗裙裾。   家常爱着旧衣裳[135],空插红梳不作妆[136]。  忽地下阶裙带解[137],非时应得见君王[138]。 教遍宫娥唱遍词,暗中头白没人知。   楼中日日歌声好,不问从初学阿谁[139]。 窗窗户户院相当,总有珠帘玳瑁床[140]。 虽道君王不来宿,帐中长是炷牙香[141]。 雨入珠帘满殿凉,避风新出玉盆汤[142]。 内人恐要秋衣着,不住熏笼换好香[143]。 树头树底觅残红[144],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145],错教人恨五更风。  鸳鸯瓦上瞥然声[146],昼寝宫娥梦里惊。  元是我王金弹子[147],海棠花下打流莺。 

[1] 凉州:包括今甘肃省永昌以东、天祝以西地区。

[2] 皓皓:浩大的样子。

[3] 汉家:借指唐代。旧道:通往凉州的故道。

[4] 边头:边地。

[5] 防秋:西北游牧民族多趁秋高马肥时南侵,故当于秋季防范胡兵。

[6] 旌节:使者所持,借指使者。西京:长安。

[7] 收妇女:掠夺妇女。

[8] 蕃人:指吐蕃。

[9] 毡裘:用皮毛制成的衣服。

[10] 缲(sāo)茧:煮茧抽取蚕丝。

[11] 角角:象声词。

[12] 寒食:清明前日,不举火。

[13] 丘垄:指坟墓。

[14] 车徒:车马和仆从。

[15] 冢头:坟头。

[16] 远人:远行客居的人。

[17] 妇姑:婆媳。

[18] 促剌:劳苦不安的样子。

[19] 归:归宁省亲。

[20] 舅姑:代指公婆。

[21] 北邙行:新乐府名。

[22] 北邙山:在河南省洛阳北,旧时王侯公卿多葬于此。

[23] 归葬:人死他乡,运回故乡埋葬。

[24] 冈坂:陡坡。毂:借指车。

[25] 铭旌:竖在灵柩前的旗幡,上面写着死者官职和姓名。

[26] 魂车:死者的衣冠之车。祖马:驾灵车的马匹。

[27] 盘陀:曲折不平的样子。

[28] 羊虎:指立于墓前的石羊石虎。

[29] 人家:指客人。

[30] 新浆:指新酿之酒。

[31] 蚕房:养蚕的房屋。

[32] 行人:行路之人。

[33] 明府:指作者。

[34] 丁宁:嘱咐。

[35] 县路:去往县城之路。

[36] 丁男:成年的儿子。

[37] 望夫石:在当涂采石矶北望夫山上。《太平寰宇记》:“望夫山,在太平州当涂县北四十七里。昔有人往楚,累岁不还,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为石。”

[38] 行人:指女子的丈夫。石:指望夫石。

[39] 簇:指蚕簇,多用竹草制成,供蚕吐丝作茧。

[40] 箔:养蚕的竹席。皓皓:洁白的样子。

[41] (shài):通“晒”。

[42] 拜簇:拜祭蚕簇。茧稠:蚕茧多。

[43] 桃浆:即桃汁,用于祭祀辟邪。

[44] 雪团团:形容蚕茧既白且多。

[45] 作妆:梳妆打扮。

[46] 双杯:谓夫妻各执酒杯。六亲:泛指亲属。

[47] 髻样:发髻原来的样式。

[48] 翠钿:翠玉首饰。

[49] 棠树:即棠梨树。

[50] 四时: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杯盘:指供奉祭品。

[51] 着:遭遇。丁:指男子成年后所服的劳役。

[52] 官事:指官府之事。无言语:指不来找麻烦。

[53] 老身:指祭者。婆娑:枝叶繁茂。

[54] 神主:祭祀用的木质牌位。

[55] 祝鹊:对喜鹊的祝词。

[56] 好言语:古以喜鹊噪鸣为将有喜事的征兆。

[57] 利赂:即财货。

[58] 居人:居家的人。一月行:谓行役一月。

[59] 强半:大半。

[60] 驱遣:驱使逼迫。

[61] 箧:箱。

[62] 碌碌:劳烦艰苦。

[63] 官差:谓官府派遣。

[64] 因疑:互相猜忌。

[65] 箭镞:金属箭头。

[66] 惜:舍不得。

[67] 官路:官府修建之路。

[68] 尼师:尼姑。

[69] 扫眉:描画双眉。

[70] 侵晓:天将明。

[71] 私地:暗地。

[72] 停灯:留灯。

[73] 次第:转眼。

[74] 齐年:年纪相同的人。

[75] 无那:无奈。排门:挨家逐户,谓人人。

[76] 一向:一味。

[77] 草堂:茅草屋。

[78] 沥酒:洒酒于地以祈愿。

[79] “更逢”句:谓再期二十年之寿。

[80] 匝:一圈。

[81] 歇:止。

[82] 处士:谓隐居不仕的士人。

[83] 芳筵:华美筵席。

[84] 宛然:真切清晰。

[85] 旋:旋即。

[86] 生衣:即夏衣。

[87] 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88] 迟:慢。

[89] “三日”句:古有新娘结婚三日后到厨房做饭之风俗。

[90] 谙:熟悉,了解。姑:婆婆。食性:指口味。

[91] 小姑:丈夫的妹妹。

[92] 寥落:冷清。

[93] 玄宗:即唐玄宗李隆基。

[94] 从侄:谓同宗而非嫡亲的侄子。

[95] 眼暗:眼花。功夫:做事所需的精力和时间。

[96] 慵:懒倦。剪刻:剪裁取舍文辞。

[97] 花样:指诗的样式。

[98] 称:称心。无:表示疑问。

[99] 拜鬼求神:求得保佑。

[100] 宫人斜:宫人的墓地。

[101] 未央:汉宫名,此借指宫殿。

[102] 红妆:借指女子。

[103] 更衣:指宫女。

[104] 长门:汉宫名,借指失宠者所居。

[105] 头花:古代发饰。

[106] 广文张博士:指张籍,时任广文馆博士。

[107] 春明门:古长安城东门。

[108] 病友:谓张籍。

[109] 长安近于日:语本《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110] 著:及。

[111] 《全唐诗》收《宫词》一百首,本书录十六首。

[112] 起草臣:拟写诏书之臣。

[113] “樱桃”句:唐代皇家用樱桃荐宗庙,荐庙后会将樱桃颁赐群臣。

[114] 殿头:即殿头官,谓在殿上任宣召等事的内侍官。金阶:帝王宫殿的台阶。

[115] 圣人:指皇帝。

[116] 钩:谓用帘钩将卷起的帘子挂住。

[117] 天子:君王。

[118] 射生:射猎禽兽。宿红妆:谓装扮与平素一样。

[119] 赐酒:谓被赐酒。

[120] 男儿跪拜:谓射生宫女像男儿一样跪拜。

[121] 趁草:借草之便,谓藏在草中。

[122] 遮:挡。

[123] 停灯:点燃灯火。

[124] 熏笼: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衣的器物。霏霏:谓火势旺盛。

[125] 觉:睡醒。

[126] 上直:当值。

[127] 近敕:近来皇帝下诏。宣徽:即宣徽院,唐肃宗以后设宣徽南北院使,以宦官担任,总领宫中事务。

[128] 六宫:指后宫妃嫔。

[129] 承恩:承得皇帝的恩宠。出内:出宫。

[130] 地衣:即地毯。帘额:谓帘子上端。

[131] 时新:应时的新鲜食材。

[132] 丛丛:聚集在一起的样子。

[133] “众里”二句:谓谁把果子抛得最远便让谁去承恩。

[134] 入月:谓女子来月经。

[135] 家常:平时家居。

[136] 空:只。

[137] 忽地:忽然。

[138] 非时:不在规定之时。

[139] 从初:当初。阿谁:何人。

[140] 玳瑁:形似龟,甲壳黄褐色,多用作装饰品。

[141] 炷(zhù):烧。牙香:研磨多种香料制成的香。

[142] 汤:热水。

[143] 不住:不停。

[144] 残红:残花。

[145] 自是:原本是。结子:谓结桃子。

[146] 鸳鸯瓦:成对的屋瓦。瞥然:忽然。

[147] 弹子:弹丸。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