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钱锺书选唐诗

听莺曲

听莺曲
   东方欲曙花冥冥[109],啼莺相唤亦可听。   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     忽似上林翻下苑[110],绵绵蛮蛮如有情[111]。  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112]。  前声后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113]。   须臾风暖朝日暾[114],流音变作百鸟喧。  谁家懒妇惊残梦,何处愁人忆故园。   伯劳飞过声局促,戴胜下时桑田绿[115]。    不及流莺日日啼花间,能使万家春意闲[116]。 有时断续听不了,飞去花枝犹袅袅。  还栖碧树锁千门,春漏方残一声晓。 

[1] 题下共十二首,上首为其二,下首为其四。或谓上篇拟《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下篇拟《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

[2] 黄鸟:即黄莺。关关:鸟鸣声。

[3] 靡靡:花开纷乱貌。

[4] 娟娟:美好貌。双青娥:女子眉毛。

[5] 杲杲:日出光明貌。

[6] 玉颜:美女。绝耳:此前未曾听闻。

[7] 题下共五首,第一篇为第一首,第二篇为第四首。

[8] 此诗以镜为喻,刺执政者用人之不明。沉沉,遭埋没情形。

[9] 南金:出自南方的铜材。鞶(pán)带:大带,此指镜上的彩色丝带。

[10] 坐:徒然。妍蚩惑:美丑颠倒。

[11] 磨莹工:磨亮镜子的工匠。

[12] 罗:轻而薄的丝织品。双鸳鸯:指图案。

[13] 烟雾:云霞。

[14] 妖艳:指舞女。

[15] 淮上:指诗人途径的楚州(今江苏淮安),地处淮河之滨。梁川:指梁州,今陕西汉中,在汉水之滨,故曰“梁川”。

[16] 江汉:偏指汉水,即诗题之“梁川”。

[17] 浮云:喻行踪不定。流水:喻时光飞逝。

[18] 贞元五年苏州刺史任上作。燕集:举行宴会。

[19] “兵卫”句:写门前仪仗。森,森然。画戟,彩绘木戟。“宴寝”句:写内室氛围。宴寝,通称燕寝。

[20] 烦疴:扰人的疾病。

[21] 理会:领会了玄理。是非遣:无是非之念。性达:性情达观。形迹忘:即不拘形迹。

[22] 鲜肥:指鱼肉。时禁:当时禁屠宰的敕令。

[23] 金玉章:美妙的辞章。

[24] 吴中:指苏州。群彦:在座的俊彦。汪洋:喻才学宏富。

[25] 大藩地:指苏州,属上郡。岂曰:意即“不仅仅”。财赋疆:广有财富之地。

[26] 嘉陵江:源出陕西凤县,流经四川,于重庆汇入长江。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27] 神禹迹:大禹治水的遗迹。

[28] 自云:犹“自然”。

[29] 雷转:水声如雷。

[30] 道门旧:即深上人。物我情:指红尘俗世之欲。

[31] 巩洛:巩县及洛水。府县:河南府及河南、洛阳两县。

[32] 伊:伊水。

[33] 洛桥:洛阳洛水上的天津桥。

[34] 扬子:扬子津,在长江北岸江都县(今扬州市邗江区)。元大校书:似为元伯和,宰相元载之子。校书,校书郎。

[35] “归棹”句:谓此行将归返洛阳。行人由扬子津出发,借道运河北上,经淮河、黄河,为当时南北要道。“残钟”句:谓由扬州首途。广陵,即扬州。

[36] 沿:顺流而下。洄:逆流而上。

[37] 此诗与前诗相接,北行经淮河时作。

[38] 宿昔:犹“旦夕”,谓时间之短。

[39] “独鸟”二句:诗人北行,见一鸟飞向东南,引起对广陵的思念。

[40] 同德寺:在洛阳。元侍御:名字不详。李博士:应为国子监博士。

[41] 岧峣:高峻貌。青莲界:指佛寺。

[42] 严城:戒严中的都城。唐代都城实行宵禁。一水:指洛水。

[43] 曙河:拂晓时分的银河。超忽:遥远貌。

[44] 库部:尚书省兵部所属官曹之一,或为郎中,或为员外郎。韩协又见于《元和姓纂》,为驾部郎中。

[45] 飒:风声。霭然:昏暝貌。和:伴随。

[46] 氤氲:水气弥漫状。

[47] 心已屡:多次念及。

[48] 东城:指长安东城。

[49] 子西:卢康,字子西,曾为京兆府田曹参军。

[50] 夏景:夏日时光。

[51] 烦燠:闷热。

[52] 枉:谦辞。芳札:对来信的美称。忻遂:欣喜于心愿的实现。

[53] 蓝上:蓝谷水边。水在京兆府蓝田县,子西居处所在。

[54] 托邻:与对方结邻而居。素多欲:一向怀有的愿望。残帙:为官剩余的任期。帙,通“秩”。见束:被约束,即身不由己。

[55] 寺:诗人当时所居住的善福精舍,在长安西南郊澧上。崔主簿:名崔倬。

[56] 坐使:犹言“眼巴巴地看着”。坐,徒然。

[57] 夏衣薄:据诗中景象时令已入秋,故有“夏衣薄”之感。

[58] 岁方晏:指入秋。

[59] 在滁州作。

[60] 一叶下:出《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61] 方用:正因。人瘼:民瘼,老百姓的疾苦。疴:病。

[62] 将:谓,以为。蹉跎:岁月虚度。

[63] 在滁州作。李儋、元锡:二人均曾来滁州拜访诗人。

[64] 世事:指建中四年朱泚称帝长安,德宗出奔奉天事。

[65] 全椒:滁州属县(今属安徽)。

[66] 煮白石:道家一种服食方式。

[67] 西涧:滁州地名。卢陟:诗人外甥。

[68] 寝扉:住处。碧涧:指西涧。

[69] 圆文:细雨激起的波纹。

[70] “知子”句:卢陟当时在淮南军中任职。散烦缨,松开冠带,解脱为官的约束。缨,系冠的带子。

[71] 在苏州刺史任作。丘二十二员外:名丘丹,诗人丘为之弟,时官祠部员外郎,韦应物墓志的撰写者,可知二人交谊深厚。

[72] 在苏州作。骑曹:骑曹参军事,十六卫属官。郑骑曹名字未详。青橘:或谓当作“请橘”。

[73] 洞庭:山名,在太湖中,产橘。

[74] 冯著:诗人密友。

[75] 灞陵:汉文帝陵,在长安东。

[76] 冥冥:花开繁密貌。飏飏:燕子自由飞翔。

[77] 休暇日:唐制官员十日一休沐,即首句所写。王侍御:名不详。

[78] 诗作于大历十一年冬,夫人元苹去世后。据韦应物撰《故夫人河南元氏墓志铭》,元苹生于开元庚辰岁(740),天宝丙申岁(756)与韦应物婚配,大历丙辰(776)卒。

[79] 写:指情感的抒发与宣泄。虚位:元氏夫人灵位。

[80] 幼女:元氏去世时,此女年五岁。

[81] 错莫:心烦意乱。身如寄:自身暂在世间。

[82] 大历十一年除夕为悼念亡妻元氏作。

[83] 耿:心情郁结。季月:每季最后一月,此指十二月。

[84] 泮:融解。梅楥:梅柳。飘素:柳絮飞扬。

[85] 淑景:春日美景。转延:漫长。

[86] 大历十二年春末夏初悼念亡妻作。昭国里:长安街坊名,诗人为京兆府功曹时所居。

[87] 景暄:春景和暖。

[88] 筠:竹。

[89] 缄室:锁闭的住室,元氏居处。遗器:元氏遗留的器物。觌:看。

[90] 柔翰:毛笔。全:甚。分意:心思关注。泽:脂粉香。

[91] 残工:未完成的女工。余素:剩余的布帛。

[92] 惕:忧伤。

[93] 缓:减轻。

[94] 作于长安。卜居:选择居处。沣:沣水,在长安西南郊。壖(ruǎn):河边地。

[95] 创危构:建一所位于高处的房子。

[96] 阴澹:暗淡。

[97] 开元精舍:即开元寺。开元二十六年之后,各州均建有开元寺。

[98] 符竹:刺史的符信,此指受命任官。

[99] 参差:纷繁貌。绿绮:形容桐叶如绿色的绮锦剪成。潇洒:清凉。琼柯:形容桐树枝干似玉。

[100] 沣东寺:诗人隐居的福善精舍。

[101] 西涧:《大明一统志·滁州》:“西涧,在州城西,俗名乌土河。”

[102] 温泉:温泉宫,即华清宫,在长安东骊山下。玄宗每年十月,即移居温泉宫,天宝中诗人为玄宗侍卫,曾从驾。

[103] 出身:以身事君。命如纸:谓薄命。

[104] 不了:未完结。杜陵:诗人故里。

[105] 厩马:皇家御厩中马。

[106] 羽卫:羽林军,皇家卫队。合沓:繁盛貌。四廛:四方街市。

[107] “一朝”二句:写玄宗之死。《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铸鼎荆山,鼎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骑龙升天,群臣后宫七十余人从之,其余小臣悉持龙髯欲上,龙髯拔,人皆堕下。

[108] 蹭蹬:路途险阻难行,谓官场失势。

[109] 花冥冥:花色迷蒙。

[110] 上林:上林苑,西汉皇家园林。

[111] 绵绵蛮蛮:鸟鸣声。《诗经·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于丘阿。”

[112] 曲未调:未成曲调。

[113] 指犹涩:谓筝音不流畅。

[114] 暾:明亮和暖。

[115] 伯劳、戴胜:皆鸟名。

[116] 春意闲:春意融融。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