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国民没有发觉伟大的狄奥多西一世皇帝,以多么大的力气在拼命支撑罗马帝国这座巨大建筑,要让他们痛切体会到这个事实,也不必花费多少时间。狄奥多西一世皇帝在395年1月撒手人寰,那年冬天结束之前,哥特人就已经蠢蠢欲动了。
以前是罗马军一部分的蛮族部队,现在揭起独立的军旗,显露出长年秘藏于心的反抗意图。受到条约拘束不得不过着平静劳动生活的同族人,一听到号角的洪亮声响,也立刻离开农场,再度拿起以前不甘愿放下的武器。
多瑙河的障碍早已被排除,强悍的战士陆续从斯基泰森林里出来。一位诗人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在酷寒的严冬,“他们那沉重的货车,陆续辗过大河厚实的坚冰”。
这样,无数以“哥特”之名为傲的蛮族军,随心所欲地从达尔马提亚沿岸驰骋军马,兵临君士坦丁堡城墙下方。这二十年来多瑙河以南各行省天天都感受到的蛮族的威胁,不幸成为事实。
罗马帝国停止或削减以前狄奥多西一世皇帝慷慨提供的补助款是他们叛乱的借口,但事实并非如此。蛮族看不起狄奥多西一世皇帝死后继位的两个庸弱的儿子,阿卡狄乌斯皇帝亲信的无能和背叛也让他们义愤填膺。
以前哥特人都是盲目听从各族长有勇无谋的指示,但这次他们由勇气与才华兼备的首领亚拉里克一世率领。这位著名领导人的血统仅次于阿马利王,他来自伯尔兹家族。
亚拉里克一世曾经志愿担任罗马军指挥,但罗马帝国却愚蠢地拒绝了,他之后采取的行动因此反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他认为试图征服君士坦丁堡乃不切实际之举,最后也放弃这个计划。
宫廷内尖锐对立,人人心怀不满,因此哥特军叛变使得阿卡狄乌斯皇帝大惊失色。幸好坚固的城墙可以弥补他欠缺的智慧和勇气,不管是面对大海那一边还是面对陆地那一边,他都不必担心蛮族的箭会射进来。
色雷斯和达契亚都已经被掠夺得民不聊生,因此亚拉里克一世认为再欺凌这些地方并非明智之举,于是他决定将目标转移到其他行省,借此建立声名,使威望远播。
这样,希腊所有的土地都遭受哥特人的蹂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