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内心挣扎之后,尤利安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服从才是部属最大的美德,国家大事的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一旦下定这个决心,他就开始执行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命令,陆续做出必要的指示。
就这样,一部分军队朝阿尔卑斯山出发。从几支守备队中精选出来的分遣部队,开始各自向集合地移动。
士兵们踩着沉重的脚步走着,一股战栗在旁边送行的人群之间弥漫着。有的人绝望得一言不发,有的人则悲痛得大声嘶喊。其中更有抱着幼儿的士兵妻子,用愤怒和悲伤的话语,指责抛弃家人的丈夫。士兵们也感到懊悔不已。
副帝看到这个悲惨的光景,心痛极了。他叫士兵准备大量马车,允许他们带家人同行,尽力减轻他不得已施加给他们的苦难。
但这反而使得他的声望愈发高涨,更加增添士兵的不满。
武装集团的悲伤立刻化为愤怒,所有的军营都怨声四起,言辞愈来愈大胆,现在已演变为就是造反也在所不惜。
而且显然是在队长的默许下,士兵之间暗中传阅着檄文,檄文上巧妙写着副帝受到的屈辱、宫廷对高卢军的施压、胆小的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堕落腐化。
宫廷使节在一片造反声中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他们只是一味逼迫副帝开拔军队,完全不听他那诚实、贤明的诤言。尤利安建议不要让军队进入巴黎,并不断暗示他若和士兵见面将会发生怎样危险的事态。
“各位亲爱的士兵!”
刚获知军队抵达的消息,尤利安立刻出去迎接士兵。他站上城门前方搭建的讲台,说出因阶级和军功特别值得眷顾的军官名字,然后对着四周环绕的全体士兵,发表事先准备好的演讲。
尤利安首先感谢、称赞他们的功绩,接着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是伟大的皇帝,要求大家在这位正帝的领导下执行军务,最后劝说他们要立刻而且高兴地服从敕令。
士兵们只能保持沉默。片刻休息后,大家分别回到自己的营区。因为发出粗野的喊声会让将军皱眉,而发出欢呼声就是欺骗自己。
重要军官应邀赴宴,饮酒之间,尤利安很亲切地对他们说,事到如今,他已经无法回报他们的辛劳。不久筵席结束,在尤利安于悲叹和困惑的氛围中离去后,他们随即为敬爱的将军即将离开祖国、为自己的悲惨命运放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