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理财就是理生活

第15章 后记

第15章 后记

五年后,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暖春,我又一次来到西湖边,入住同一家酒店。看着湖面泛起的阵阵涟漪,想起了五年前与素素的那次会面。

最近三年,大家各有各忙。在朋友圈里,看到她组织社团活动、健身跑步、带着孩子四处旅行,生活丰富多彩。她有了男朋友,不是阿逊,也不是洪列。她的新男友是互联网新贵,有豪车、有别墅,出手阔绰。从照片上看来,神采飞扬,器宇不凡。最近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现在的她,妆容精致,手挎最新款奢侈名包,身穿最新一季的衣裙,似乎又回到了第一段婚姻的时候,脸上再无失落与无助。我们在微信上偶尔相互问候,也多是生活琐事,关于理财与投资的讨论,几乎不再提及。

我不禁叹息。明白道理容易,要长久克制欲望、坚守原则太难。尤其是这幸福又一次来得那么轻易。来之前,我甚至有些犹豫要不要约她相见,怕见面后彼此尴尬。好在,碰巧她出去旅行了。

我也有洪列的微信,他的朋友圈一如既往地推广公司业务,晒晒高尔夫球场的碧绿草坪、红酒后的微醺、火锅的腾腾蒸汽……不知他的收支状况有没有改善?改变生活习惯实属不易。我们原本也不熟,加上连中间人素素都已改弦易辙,我便不好追问,维持在点赞之交。

阿逊反倒是与我最亲近的一个。五年来,他跳了三次槽,薪水翻了两番,但对投资的热情却丝毫未减。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依旧是他最重要的目标。他把多出来的收入都用来投资,投资范围也越来越广。我们常常就一些热门的财经事件交流,也会讨论一下彼此对市场的看法。

15.1 五年后的会面

我们约了在老地方见面——就是这泛着涟漪的西湖旁的咖啡厅。我还是坐在当年那个临窗的位置上,感受着湿漉漉的暖风,透过开着的窗,轻轻地抚在脸上。

急促的脚步踩在有些年头的木地板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转头看向入口,一个身影从门口闪进来,因为背着光,显得尤其高大。

走近前来,正是阿逊。阿逊很少在朋友圈发自己的照片,因此真的是有五年未见了。我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五年前那个浪荡不羁、略显轻浮的少年模样。

不过,时光真是一位雕刻师。五年后的他,穿着商务休闲装,头发两侧剃得短短的,看上去精神奕奕、自信从容,没有了IT男的那种舒适、随意,反而有点像香港中环街头行色匆匆的金融俊杰了。

尽管形象变化很大,但由于一直在微信上聊天,很快也就没有了生疏感。

我们一起回忆着五年前的初识。阿逊拿起纸笔画了鸭舌帽曲线:“当年,我还是一个只看眼前的愣头青,觉得自己不被钱财所累,又自由又清高,天天穷开心。要不是你告诉我这鸭舌帽曲线,我可能就迷糊一辈子了,最后穷困潦倒,老无所依。就算知道要存钱,也不知道要搭建被动收入的架构,只知道指望升职加薪。是你告诉了我复利的魔力,让我有了追寻财务自由的希望和勇气。”

之后,阿逊又分析了他目前的财务状况、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情况、近期目标等。这五年,他成长了很多。从之前的一穷二白,五年内积累了将近80万元。这个速度让我都有些瞠目结舌。

“嘿嘿。”阿逊有些不好意思,“从前一个月能存 3 000 元,自从学了理财后,我花的钱就更少了,一开始每个月就能存5 000元,后来跳了几次槽,薪水翻了番,存下的就更多了。还有奖金什么的,以往不知不觉都花了,现在都存下来用作投资。所以,总数才能有这么多。而且,现在每个月已经有稳定的 4 000 元被动收入。这是五年前,我想都不敢想的事。”

根据“100-年龄”配置法,他把收入按比例分配在三个账户中:零钱账户买了货币基金。增值账户,在我的建议下,组建了一个REITs+债券的投资组合。用杠杆提高债券收益率,用REITs和控制债券评级来控制风险。年收益率长期在10%以上。投资账户,他定投了指数 ETF 基金,剩下的钱都用来买卖股票。定投基金在达到15%的收益率时,止盈了,锁定了收益。现在开始新的一轮定投。股票的投资有亏有赚,因为比例不大,所以风险可以承受。

他越说越兴奋:“我现在终于明白你当时说的那句话了——要令人生变得多姿多彩,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选择权。而理财的目的,正是让你有更大的选择权。

“自从学了理财,感觉整个人生都不同了。原先白天上班,晚上就在公司耗着,名为加班,其实就是拖拖时间。在家也常无所事事,刷手机、玩游戏,虚度时间。周末就跟一堆狐朋狗友打牌乱侃。虽然热闹开心,内心总是隐隐有些内疚,有时更觉得很空虚、很无趣。

“如今,在工作以外,我学习投资、看财经新闻、读公司报表,跟一群同样爱好投资的人交流,生活变得充实而有趣。平日里,我对时事和商业事件也能提出有价值的见解,我觉得别人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是那种非常尊敬的眼神。”阿逊一边说,还一边表演了一下那种周星驰般的眼神,逗得我直乐。只有在这一刻,我才能找到五年前阿逊的影子。

很多人都知道投资要依靠复利,但在最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那条复利曲线是如此平缓,平缓得几乎让你怀疑它是否在向上生长。周围的诱惑太多,很容易就此放弃了。

但是,当你熬过那段时间,那条曲线会以令你惊讶的速度和斜率飞速上涨。无论是财富,还是人生中可以积累的任何事,都有着强大的复利效应。从量变到质变,从而改变你的人生。

我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小伙子,尽管5年的时间复利还没有产生效果,但只要他继续坚持下去,将是最好的例证。

15.2 其他故事的主角

我回想起这五年来接触过的很多人。有些人因为我的缘故,做了一些理财的尝试,生活有了些许改变。

表弟阿斐和女友灵素早已成就了姻缘,两人开了联名账户,规定了每人每月往里面存的金额,由灵素负责进行投资。他们也遵照建议每半年讨论一次家庭财务状况,对大的投资项目共同决策。阿斐的电脑改装生意如火如荼,另外成立了一间小公司专门运作,还聘请了临时工。阿斐负责接单、指导和检查,临时工负责简单的装配,一年也能净赚10万元。他们推迟了生孩子和买车的计划,反而用这五年存到的钱买了一个车位出租,每个月收租 3 000 元。如今,他们每月的正向现金流从五年前的8 500元提高到了15 000元。如今再和阿斐聊起婚后生活,他都是一脸喜滋滋的,再也没有了对未知婚姻生活的无助与恐慌。

阿逊的表哥这几年已经还清了大部分债务,左手交右手的贸易生意也做出了一定的规模。

画家敏敏在纠结了很多年后,终于下定决心在广东二线城市贷款买了一套房。不管我那挖掘闲置资产、盘活不良资产的建议她最终实施了几条,但至少没有再继续犹豫下去,任由现金在银行和股市里贬值。四年多来,楼市尽管没有往年增长得那么快,但也一直在升值。因为贷款的压力,她工作也更积极了。从她的朋友圈来看,她不光开了儿童绘画班,也开始增收成人学员。

以玲的近况,我没有跟进。慢、中、快三策,她当时在执行慢策的同时还选择了中策——多接一些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私活,把“摇钱树”养起来。但是,作为职场精英、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她的多个角色已让她忙得马不停蹄。工作与生活的断舍离,可不是家中杂物,简单扔掉就行,受到的干扰更多,需要的意志力更强。要挤出时间去种“摇钱树”,说得容易,做起来却千难万难。我有她的微信,也看她的朋友圈。但是,我不敢去问她,怕她觉得有压力,也怕我自己尴尬。收入越高,工作越忙,越难改变。都是普通的人,再焦虑,也要让自己松口气。

15.3 闭上的心门

有人因为我的理财文章生活有了改变,自然也有人尽管接收了同样的信息,生活却依旧如故。因为他们的心门关上了,他们看上去在听,却不接受与自己看法不一致的观点。

15.3.1 不学金融,不会理财

有一个朋友每天在网上找各种充值送的活动。比如,某个P2P平台,新用户首次上线充值300元送300元,一个月后通过投资,600元变700元,就立刻提现走人。他把这种行为叫作“撸羊毛”。有一次,他得意洋洋地说:“投入300元,收益400元,收益率超过100%。”

我便劝他:“投资的关键是长期和复利。你这种短打的,表面上赚得多,其实不然。尽管收益率很高,但因为本金太少,获得的绝对金额也少,而且是一次性的,需要不断在网上找机会。这段时间P2P火热,平台互相抢客户,才有这么好的机会,不是长久可复制的模式。投入的时间、精力也多。时间和精力都是成本。还不如好好研究价值投资,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率。尽管不高,却可以逐渐增加本金。”

他说:“我不敢把我的收入投资理财产品,怕平台跑路。如果主要收入哪天被卷跑了,我也会崩掉的。”

我又解释道:“像现在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能赚多少?你想要高收益率,但高收益率风险也高,所以你又不敢投入本金,以至于一直就只能赚些小钱。你算一下账,假如你的主要收入投资了稳定、低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最后的盈利要比你现在这样多很多,而且不用这么花心思去投机。”

他摇头道:“道理当然懂,但还是怕承担风险,图个安乐。”

我继续说:“你不要老想着高收益。很多投资品收益率在5%~8%,风险很低。但只要本金大、时间长,通过复利,收获比你现在要多很多倍。风险只要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限度内就可以了。”

他再次摇头:“本身不是学金融的,玩不转金融,你给我一大笔本金让我理,我估计也理不下来,直接存银行了。”

随后,他就又在群里发“注册×××送流量”的广告帖,结束了这次对话。

他心中早已有定论,自己大学不是学金融的,就一定不会理财。即便别人告诉他方法,他也不想听。

15.3.2 不要说配置,告诉我买哪只股票

还有一些朋友,一听说讲理财,第一反应就问:“现在买什么理财产品好?有什么股票推荐?”

跟他们讲理财的十个模块,要认清自己的现状,设定好目标,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好资产配置,三个账户如何安排。很多人会说:“有必要这么教条吗?能赚钱就行啦。”

跟他们解释,了解清楚自身的状况,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资产配置又是如何帮助我们控制风险的。说不了几分钟,又会被他们打断:“美股升了那么多,现在买会不会太晚了?这只股票,听说有内幕消息,马上要升了,你看看这K线图,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他们并不想知道能受用一生的理财原理,他们只想知道这一刻的操作指令。

15.4 理财如起高楼

策略会过时,技术会陈旧,模式会被迭代,但是理财的思路,如汹涌激流下的河床,亘古稳定。只有掌握了真正的原理,才能应对完全不同的情境和个案。

就像搭一栋楼,零零散散的投资如同一层层叠上去的砖,刚开始很快就能搭得好高,但却很容易散架。也许是因为一阵风,也许是一次小小的触碰,也许只是自身的重心不稳。

要想楼搭得高,地基就一定要稳、要深。这地基就是对你自身状况的剖析:你的现金流状况如何?收入的来源有哪些?每个月能存下多少钱?

要想楼不易坍塌,楼宇结构就要平衡。零钱账户有没有足够的备用金?中低风险的增值账户厚不厚实?资产负债比是否合理?是否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有足够的认识?投资的类别与自身的风险能力是否匹配?

财富的两驾马车——“摇钱树”和购入资产,就是房子的两根承重梁柱:提高本职工作收入或培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摇钱树”带来本金的快速增长,不断购入能带来被动收入的资产,形成钱生钱的良性循环。这两根梁柱越厚、越高,房子也就能建得越高。

通过实体来合法节税,通过适当的传承工具减少损耗,就像用良好的材质来保护房子,降低风雨对其的侵蚀。

任何只想走捷径的人,都无法走长远。你现在偷的懒,总会在以后以其他方式还回来。

世界上不存在一模一样的财务状况,好的理财规划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做,这样可行性才高,才容易实现。即便现在有效的理财计划,随着生活状态和财务状况的变化,也要不断进行调整,切不可生搬硬套。

巴菲特曾说过:“习惯是如此之轻,以至于无法察觉;又是如此之重,以至于无法挣脱。”

祝大家都能察觉并摆脱理财的不良习惯,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