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笑话不好笑

01 笑话不好笑

网上流传一个笑话:西安修地铁最忙的竟然是文物局。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西安地铁2号线勘探出174座中小型墓葬,4号线勘探出36座墓葬,5号线又发现了可能是三秦之一的雍王章邯故城和废丘遗址。虽然这个笑话有点夸张和调侃,但也并非完全虚构。

很忙。笑话对考古人是“说多了都是泪”。2019年9月29日12:30,陕西省首条城际铁路——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项目开通初期运营。这是一条穿越时空的通道,从高铁站出发过渭河,有秦宫、秦汉新城、长陵、摆旗寨、美术城5个站点。按陕西方言形容,“牙长一截”的距离,直接能看到的风景有西汉高祖刘邦、吕后和戚夫人等坟冢,有秦咸阳宫最大的一座宫殿夯土,看不见的有秦咸阳城长兴村遗址和大量古墓葬。

这条线路有一个90°的硬转弯。华商报曾独家报道了西安机场城际线的走向、票价等信息,不少网友和读者在看到机场城际线的走向后,发出来自灵魂的拷问:“规划部门不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吗?”“太绕!你们西安为什么修这样的一条路?”对此,有网友幽默回应:“因为你的脚下埋着王孙显赫。”

长陵站点位于秦都咸阳城西南部,沿重点文物保护区“长陵车站手工业遗址”擦边而过,与西汉长陵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摆旗寨站点位于秦都咸阳城西部。地名谐音“白起”,传说秦国大将军白起曾在此摆旗点将。周边有大量的古代墓葬,西汉元帝刘奭的渭陵、汉哀帝刘欣的义陵,还有各自的陪葬墓,至今地表仍可见坟丘。站点西北部发掘过北魏皇族后裔、北周车骑大将军拓跋虎夫妇墓[1]。美术城站点位于秦都咸阳城西北部,属于平民墓葬区。2014年发掘墓葬68 座,出土了陶、铜、铁、玉、骨等质地文物293件。墓群布局规整,错落有序,局部有成排、成列的分布,为战国晚期到秦代[2]。

城际铁路线穿过咸阳塬,网传的笑话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张杨率方开祥、武新年上阵冲锋,考古发掘与建设同步进行。显然,这种模式非常有问题。

考古不是简单的挖土,考古小铲永远撵不上施工机械。洛阳铲是考古勘探神器,不是高清透视镜,勘探结果不能保证零误差。一旦有重大考古发现,就需要原址实施文物保护措施,建设将面临进退两难之境。

考古发掘的慢,往往不被局外人理解。“咋不使用机械啊,咋不赶快向下挖啊!”甚至有一些微词:“真XX磨蹭,你们挖个坑,就需要建设方掏那么多钱,多磨蹭几天,你们的绩效工资就能多挣点。”张杨和二位师傅受的委屈还很多。

“许老师,你管不管?挖土机的人骂骂咧咧。”方师傅端着饭碗有点气哼哼。

“你玩我啊,刚布置好的探方,你们给推了。”张杨在电话里发飙。这是我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见他发飙。

带着咸阳城考古报告和文物保护法,带着方师傅从挖掘机下捡回来的瓦当,我也是气哼哼地找到项目部。结局比预想的要好。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力挺,尽管批评擅自发微博影响不好;新闻媒体发内参呼吁;省委领导现场检查;建设方管理层明事理,加强对施工单位文物保护意识教育,落实责任。

与盗墓者“争文物”,与建设方“抢工期”,是考古发掘最现实的难题。然而,配套制度的不完善,行业生态的不健康,社会公众的不理解,是文物保护更深层的症结。请走慢一点吧,不然失去了灵魂再后悔就晚了;快一点吧,挖出一些吸人眼球的宝贝吧,让我们的腰杆再硬一些。

那段时间,我脑子里总是有两个针锋相对的小人在打架。

西魏墓葬全景(摄影:张杨力铮)

[1] 李朝阳、马先登:《咸阳市渭城区北周拓跋虎夫妇墓清理记》,《文物》1993年第11期。

[2]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花杨战国秦墓群发掘简报》,《文博》2017年第1期。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