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美关系急剧下行,已超出所有人的预期。虽然我对中美关系曾经感到悲观,然而,形势下滑之快也超出我的预料。可以用“偏执焦虑”来描绘此刻在华盛顿谈起中国时的气氛。中美关系跌宕起伏,未来的发展趋势令人难以乐观。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特朗普上台伊始,美国新政府即启动对华判断和政策的调整,宣布美国进入“大国竞争新时代”,将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者,几年来相继在贸易、科技领域发起挑战,深化针对中国的军事部署,在政治上公开质疑中国的发展方向。这一系列挑衅迫使中方做出反应和反制,中美关系快速下滑。
美国意欲何为?考察和理解美方意图,需要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重要演变中寻找答案。
美国对华态度发生改变的大背景是,在过去的20多年,中美两国的国家基本路线出现两种不同方向的演进。中国顺势而为,坚持改革开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和影响呈现上升的姿态。
而美国在冷战后试图维系一极独霸的世界秩序,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其他国家,发动了多场战争,陷入霸权扩张带来的自我消耗。特朗普政府放弃自由主义国际政策,大搞保守主义。美国的霸权呈现收缩的姿态。
未来中美两国能否在维护现行国际体系的基础上解决彼此的矛盾和分歧,这将是决定21世纪人类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选择,同时也是非常艰难的选择,因为共赢就意味着有所得、有所不得。
那么,中方希望如何塑造中美关系呢?我观察,中方始终抱有与美国保持合作关系的愿望。在中方的积极推动下,两国领导人在大阪达成共建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的目标。如果中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找到新的交往路径,应能实现某种“竞合”态势,即保持必要的互利合作,管控好不可避免的竞争。这是比较理想的前景。
但是,观察当前美国的决策思维,确实有股力量在推动对华政策走向全面对抗,其动员力和影响力都在扩大。现在中美关系的竞争性和对抗性都在上升,与这股力量的推动不无关系。
那么,中美还有没有可能避免滑向全面冲突?未来的方向既取决于双方在具体矛盾和分歧上的判断和处置,也取决于两国对世界大势和彼此关系的定性,更取决于对各自国家根本方向的选择。
美国对中国的认知趋于严峻,认定中国要与美国争夺主导世界的权力,因此把与中国的竞争视为一场输不起的国家根本利益保卫战。这是在对中国意图曲解基础上的一种严重误判。
在中国,许多人认为美国试图阻止中国的发展,美方的许多言行印证了这种判断。我们对任何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风险和挑战,都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绝对不能接受美国控制中国的发展空间,不能允许任何人阻挡我们追求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努力。但是,中国从未提出要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我们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争的是自己合理和平等的发展权利。
看待中美关系的未来,挑战在于能否让彼此信服,继续在同一个国际体系内和平共存,构建合作共赢、良性竞争的新型关系?如果做不到,是否会相互“脱钩”,导致国际体系的裂解和大国对抗?这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大问题。诚然,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其他力量的态度和行为也很关键。
[1] 2019年9月6日,傅莹应邀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在“中美关系再定义”环节做题为“中美关系面临艰难的选择”的发言,本文系根据发言内容整理而成,观察者网同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