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镜前镜后

遇见林青霞

遇见林青霞

和青霞姐的相遇,缘自赖声川导演的一出话剧——《曾经如是》。

当时我先认识了林青霞的好友,同时也是张国荣的契姐贾安宜。虽说是认识,那也是不多久以前。由于我们话题投缘,几天后我就被邀请到安宜姐家里去做客,看到她书房里和林青霞、张国荣以及其他香港台湾大明星的照片,我非常冒昧地提出一个请求:如果林青霞来上海,我想请安宜姐能够帮忙安排和林青霞见个面。安宜姐说:“好的,看有没有机会吧!但就是不知道青霞她什么时候来上海。”说完之后,我也就没放在心上,我只认为是安宜姐的应承之语。毕竟,像林青霞这样一位响彻全球华人圈、具有空前影响力的大明星,岂是随随便便见得着的?

第二天我就登上了去日本的邮轮。在海上漂浮的日子,没有网络信号。一脚踏上日本土地的时候,我就收到了安宜姐的电话:“张律师,你大概什么时候回来?青霞已经准备来上海了,大概后天到,我们可以约晚饭。”我很遗憾:“后天我是来不及了,我恰恰是大后天到上海。”安宜姐说:“没关系,大后天到的话,我们一起约看戏。”于是,我们就约了那一出话剧《曾经如是》。

在徐家汇美罗城的“上剧场”,我终于见到了青霞姐。我被安排坐在青霞姐的旁边,整出话剧的时间在五个小时以上。散场后,我想我此生的一个愿望已经达成,我终于见到了心中的女神——大明星林青霞了。我没有想到,我和青霞姐的缘分,只是一个开始。

一个月以后,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当时在全世界,武汉的病毒是最严重的)。有一天早上,我接到了安宜姐的电话:“张律师,青霞想要帮助武汉,捐赠一些医护人员所急需的物资,你有没有兴趣一起参加?”我当然愿意,而且是非常愿意。于是我就拉上了和我一起做慈善公益的林沙(她在武汉有非常畅通的人脉资源),我们组成了一个四人的小组,拉了一个微信群,青霞姐取名为“蚂蚁雄兵”。意思是我们可以像蚂蚁一样,源源不断把各地的物资搬运到武汉抗疫的前线。

于是,我就有机会每天和青霞姐微信聊天。我们每天的事务,就是讨论前线需要什么,我们要采购什么,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尽快安全送到前线医护人员手里。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我们筹措了十几批次的紧急物资,源源不断送到湖北各地,甚至是僻远的乡村卫生所,湖北的志愿者团队(大概五十名)立下了汗马功劳。青霞姐在二月十三日写下了《致前线抗疫英雄》的一封信,随着我们十几批次的物资,络绎不绝运抵湖北抗疫前线。

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听说是林青霞捐赠的物资(每个箱子里还有装帧精美的林青霞的亲笔信)都异常兴奋。所以我们的物资,他们总是保护得最好,问询得最勤。他们总是要我们转达对林青霞的喜爱和敬意,他们拿到物资以后发布在各自的朋友圈。一时起,湖北的医疗界纷纷扬扬流传着青霞姐做公益慈善的传说,中央媒体、湖北媒体也去湖北的医院采访。

284-01

张一君

武汉捐赠的同时,青霞又通过我在内地订购了一百万个口罩,捐赠给香港医护人员,两次捐赠所有的资金,均来自青霞姐自己的私房钱,没有任何的社会捐助,我们所做的是一次次干净纯粹的公益捐赠。香港由于一年前引发的事件导致口罩等物捐赠过关有点麻烦,检查耽误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在二〇二〇年五月七日,由香港著名的公益医生雷兆辉先生,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医院管理局,转交这一百万只由林青霞捐赠的外科口罩。

别人眼里的林青霞,是一个事业非凡的大明星,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而我眼里的林青霞是一个充满爱意的慈善公益人。有一次我跟她说:整个九十年代,我们一直在看青霞姐演大侠,而这一次,我们真的在和林大侠一起做行侠仗义的善事。

聊公益之余,我们每天也聊其他的话题,涵盖文学、历史、影视、艺术方方面面。青霞姐的阅读是超出我们常人想象的,往往痴迷于某一个专题而不能自拔。今年是张爱玲一百周年诞辰,因为二〇二〇也被张迷称之为“爱玲爱玲”,青霞姐最近完全痴迷于张爱玲的作品,从早到晚阅读张爱玲,读完张爱玲读胡兰成,读完胡兰成读胡青芸……只要和张爱玲有关的资料,她都会拿来读,甚至还要用脚步去丈量张爱玲的足迹。在我周围,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像青霞姐这么爱读书的,她向我推荐白先勇的《细说红楼梦》、齐邦媛的《巨流河》,和我讨论老子的《道德经》,甚至有一次她发了一段完全没有标注句读的《道德经》原文,问我:“‘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你怎么下标点符号?”我给出其中一种标法,青霞姐却找到了两个不同的标法和出处。她说:“所以要对照着看。”

我成了青霞姐的书友,她经常会把她的文字发给我看,我也极度有幸成为最早阅读她文字的读者之一。她是一个极痴迷和认真的人,每次发表在《明报月刊》和《南方周末》上的文字都会几易其稿,每一稿都会有大的改动,或者结构调整,或者补充材料,仅《走近张爱玲》(二〇二〇年九月一日刊载于《明报月刊》)就更改十数次。她的写作,都像在雕砌一件艺术品,那种专注,令人神往。

如今的林青霞,已经退出了电影圈,她现在的最爱,就是写作。有一次我问她:做演员开心,还是写文章开心?她回答:当然是写作开心,做演员辛苦压力又大。我经常在她文字里看到一个个令人高山仰止的华人作家:季羡林、董桥、白先勇、龙应台、金圣华、蒋勋、章诒和……我想:青霞姐一定是找到了她灵魂舒适的地方。

人生的最好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而最难得的,是将书卷气一直保存到老。今天的林青霞,美丽依旧,真实纯朴,又腹有诗书,让我不禁感怀:遇见林青霞,真好!

张一君
二〇二〇年九月十八日于上海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