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分析的目的是弄清楚附加值度量指标在用于整个企业时是否与市场绩效度量指标相统一。如果统一,就可以将这种度量指标用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管理,比如企业的一个部门或产品系列。特别是,那些不依赖市场价值(对于企业的部门等各种层面无法获得此种市场价值)的度量指标是分析的重点。资本收益在为了更好地反映经济现状而完善会计数据调整的情况下似乎是可取的度量指标。这一度量指标与股票价格表现显著相关,其构造不依赖于市场价值,但是我们发现这一度量指标在实证上并不比传统度量指标与股票收益更加密切相关。这一发现表明,传统度量指标虽然简单,但是在理论上不太讨人喜欢,不应该被排除在绩效评估的考虑范围之外。
从分析人员的角度来看,附加值度量指标是否增加价值?市场增加值的变化与股票收益相关。分析人员因此应该采用市场增加值度量指标来评估企业的业绩吗?不一定。市场增加值度量指标可能并不优于股票收益,原因有多个方面:
·严格应用的市场增加值度量指标会存在规模偏倚问题。即使通过调整来降低这种偏倚,但是市场增加值度量指标并不针对管理控制权之外的事件进行调整,比如市场的总体变化。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市场变化和安全风险进行简单的调整,以改进作为绩效度量指标的股票收益。
·股票收益是一种很容易获得的企业绩效度量指标,它不依赖于资本的会计账面价值。股票收益可以针对任何时段进行计算,不依赖于账面价值的使用,而账面价值以特定的时间间隔(比如每季度)提供。
·市场增加值(如果采用所有资本来源——不仅仅是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计算)反映了企业在所有资本的使用方面的绩效,因此,市场增加值对收益的变化敏感。专注于权益的市场价值并进而专注于股票收益的做法并不能完全避免这一问题,因为股票价格也受到市场收益的影响。
如果企业的管理目标是权益价值的最大化,那么股票收益在针对市场变化和风险进行调整后在评估企业总体绩效方面优于市场增加值度量指标。从分析师的角度来看,市场增加值度量指标不提供股票收益提供的信息之外的任何信息,这并不是说近期开发的经济利润和市场增加值度量指标没有价值。恰恰相反,对经济利润的再次重视以及放弃对会计利润的重视可以使管理者专注于价值创造,而不是短期的会计数字。 [1] 这一关注点的转变应该最终提升企业的价值。
[1] 但是,一家企业、一个部门或一种产品的经济利润的计算非常详细,而且应该以专业技能和谨慎的态度进行。此外,经济利润度量指标在绩效评估中的应用应首先认识到这些度量指标对于计算方法和假设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