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他人的认同源于两个层面,外在的和内在的。只有这两层认同感都存在的时候,才能产生信任。
外在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衡量的东西,经常在选择过程中被拿出来做参考标准。因此无论是在面试还是相亲、社交场合,很多人都想在第一时间讲一下外在。比如:你家里经济状况如何,你的学历、工作如何,收入怎么样?你公司规模大不大,产品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外在实力。
很多人的自我介绍仅仅停留在表层,这也是最容易掉进去的坑——仅仅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学历,职务或资质。这些重要吗?当然重要!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你有多牛,总有人比你更牛!其实,“你牛”不代表我就认同你,更不要说普通人。如果没有闪亮的履历,那要怎么获取别人的认同呢?
内在是由你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动力构成的。想清楚什么对你来讲重要,你又是被什么驱动的,这就是内在。这一层看不见摸不着,听起特别神秘,你也很难直接给人讲明白。但是,正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讲不清的东西,决定了一段关系能不能从“认识你、记住你”走到“认同你”。
想想为什么高尔夫球比网球飞得远?就因为高尔夫球是实心的,是有内核的,而网球是空心的。任何一段能够走得长远的关系,都是靠内在的契合来支持的。再想想看,走不下去的婚姻大多不都是因为“三观”不符吗?工作做不下去,不也很多是因为不认同老板,与公司的价值观和文化不契合吗?很多人分手的时候都会说:“嗨!我当初就是看走眼了!”其实你不是看走眼了,是你根本就没看对地方。
外在的东西,是随时会变化的。家里的矿可能随时会塌方,拥有百万年薪也很有可能被裁员,公司的市值可能会因为一条新闻就缩水一半。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核心信念却是在长期中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因素,它也是外在实力发展的基石和原动力,因此通过看内在能够更好地预测一个人、一家公司是否靠谱,跟你是否契合。
所以,在你向别人介绍你自己的时候,除非你根本就不打算和对方建立什么合作关系,否则都需要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展现你的内在和外在实力,二者缺一不可。可问题是谁会天天把价值观挂在嘴边啊?如果一个人上来就问你:“喂!你的‘三观’是什么啊?”你肯定觉得这人是神经病。我也不能一开始就跟别人说:“你好,我是高琳,我是一个诚信的人。”我说了别人也不信。而一个好的关于价值观的故事,就能够帮你证明,甚至是让听众自己得出“嘿,这是一个和我‘三观’一致的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