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故事力

故事的明线和暗线,帮你达成理性目标和感性目标

故事的明线和暗线,帮你达成理性目标和感性目标

那怎么才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同时兼顾理性目标和感性目标呢?这就需要你的故事有三条线:明线、暗线和辅线(见图3)。

图3 故事的明线、暗线和辅线

明线:故事的明线通常是故事的叙述线,也就是谁在什么背景下,做了什么,最后有什么结果。这条线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听众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暗线:故事的暗线可以有很多种——有可能是故事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有可能是主人公在思维意识上的改变,或者人物之间关系的微妙改变,这些改变像一条暗流一样在故事中涌动。但无论这个暗流以什么形态出现,它都是围绕着“情感”变化的,所以我们管这条暗线叫“情感线”。

辅线:又可称为故事的表达线,通过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来表达以上两条线。

别人对你的故事没感觉,通常是因为你的故事只有一条情节线,你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到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诉求是什么,事情发生的过程中,他的精神世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如果没有情感上的转变,故事势必缺乏带入感。

人类生来就很“八卦”,我们天生就着迷于了解事物是如何变化的。想想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电影。因为电影会带领我们进入各种情境,让我们产生各种感受,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电影中找到自己情感的影子,所以一些好电影,不仅剧情一波三折,其情感发展也跌宕起伏,让人深深地被吸引。

那么故事的明线和暗线与之前提到的理性目标和感性目标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理性目标通常需要叙述线的支持,感性目标则需要情感线的支持。

有一次我去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做“如何给老板讲故事”的培训。一个40多岁的售前工程师上台,讲他曾经给老板做过的一个汇报。当时客户需要的一个产品是他们公司没有的,他讲述了他是如何通过和研发部门反复沟通,最终让研发部门给客户订制了这样一个产品,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故事讲得很清晰,大家都听懂了,听完了却没什么感觉,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他的叙述线非常清晰,故事的6大要素也非常完整,可就是没有打动人。因为他的故事缺了一条情感线,也就是他在这个事件中的情感波动。当没有这个产品的时候,他当时感觉如何?最终做出让客户惊艳的产品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在整个讲故事的过程中,他的讲述都很苍白,因此无法调动起大家的情绪感受。

所以如果别人对你的故事没感觉,那是因为你都没有调动自己的情绪,你都没能感动自己,那么拿什么去感动别人呢?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