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 马尔科姆城堡

Chapter 3
马尔科姆城堡

马尔科姆城堡是高地  [1]  上最富诗意的府第之一,坐落在吕斯村的山上,俯视着那条美丽的山谷,罗蒙湖清澄的湖水洗刷着城墙的石基,从记不清年代的古时就属于格莱纳旺家族。这家人在罗布·罗依  [2]  和富格斯·格里哥的故乡,还保留着沃尔特·司各特小说中那些侠士慷慨好客的古风。在苏格兰爆发社会革命的时代,许多佃农交不起高昂的租金给老领主,纷纷被赶出家门。他们有的饿死,有的出海打鱼,有的移居别处,真是一片绝望景象。在所有的领主中,只有格莱纳旺一家认为,忠诚信义约束着高官贵胄,也约束着平民百姓。这家人对他们的佃户仁至义尽,没有一家离开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庄园,没有一家离开埋葬着列祖列宗的土地,所有的人都留在他们旧主的领地上。这样,就在那个时候,就在那无信无义、兵荒马乱的年代,马尔科姆城堡里,就像目前在“邓肯”号上一样,住的都是苏格兰人。他们都是马克·格莱戈、马克·法尔拉纳、马克·纳布斯、马克·诺格东的佃户们的后裔,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斯特林和丹巴顿两郡的子弟,他们忠厚善良,全心全意忠于主人。其中有些人还会说科里多尼亚古老的语言哩。

格莱纳旺爵士家道殷实,历来仗义疏财,他的仁慈更胜过了豪爽。因为豪爽有时不得不有些限度,而仁慈则广大无边。这位吕斯村的爵爷,马尔科姆领地的主人,在贵族院任本郡的代表。但是,由于他激进民主的思想,从不刻意去取悦朝中权贵,颇遭英国政客们的白眼。特别是他忠于祖先的传统,坚决抵制南方人  [3]  的政治蚕食,所以更受排挤。

然而,爱德华·格莱纳旺绝不是一个思想落后、心胸狭窄、智力平庸的人。只不过,纵然他敞开一郡的大门,迎接一切进步,但在心灵深处,他仍是个苏格兰人。他在皇家泰晤士游船俱乐部用他的几艘游艇参加比赛,为的是给苏格兰人争光。

爱德华·格莱纳旺三十二岁,身材魁伟,面容严肃,但目光却十分温和。整个人的风度露出高地人特有的诗意。大家知道他勇敢善良,敢作敢为,有着骑士般的豪侠,简直就是个十九世纪的费尔古斯  [4]  。在他的一切优点中,仁慈是最突出的,真是比圣马丁  [5]  还要善良,因为他简直会把整个的大衣送给高地的穷人。

格莱纳旺爵士结婚才三个月,他娶了大旅行家威廉·杜夫奈的女儿埃莱娜·杜夫奈小姐。威廉是个伟大的探险家,他热衷探险,为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而牺牲了性命。

埃莱娜小姐不是贵族出身,但她是苏格兰人,在格莱纳旺爵士看来,这就相当于任何贵族之家了。吕斯村的爵爷娶了这位妩媚、勇敢、热心的少女作为终生的伴侣。初次相逢时,她是个形影相吊的孤儿,差不多一文不名,独自生活在齐巴特里她父亲的家里。他看出来,这可怜的姑娘定会成为一位贤妻,就娶了她。埃莱娜小姐二十二岁,是位金发女郎,一双碧眼,清澈得就像苏格兰春日清晨的湖水。她对丈夫的爱超过了感激之心,她是那样地爱护丈夫,似乎她本是大宗财富的继承人,而他倒是个被抛弃的孤儿。佃户和仆人都甘愿为她付出性命,称她为“我们的吕斯夫人”。

格莱纳旺爵士和埃莱娜夫人就在马尔科姆城堡幸福地生活,置身于高地那粗犷而又壮丽的大自然中。小路上有栗树和枫树洒满浓荫,湖岸上还响起古代的战歌,荒芜的峡谷里,有百年的残垣断壁,分明书写出苏格兰光荣的历史。他们就在这样的坏境中散步。今天,他们走进白桦或落叶松的树林,钻进无边无际秋叶转黄的灌木丛;明天又攀上罗蒙山的顶峰,或骑马在幽静的深谷奔驰。他们在研究、体会、欣赏这充满诗意的、一直被称为“罗布·罗依之乡”的地区,以及沃尔特·司各特所极力歌颂的那些有名的景色。晚上,夜幕降临,马克·发拉纳之灯  [6]  在天边燃起的时候,他们就沿着城墙漫步,这是条古老的回廊,好像给城堡戴了一个雉堞的项圈。在那儿,他们坐在一块突兀的石头上,沉思着,忘掉一切。在大自然的静寂中,在一片月华里,仿佛世上只有他们两人。夜幕逐渐笼罩了幽暗的山顶,他们陶醉在清澄明澈、忘我无私的境界中,只有相爱的心才能体会大地上的这种秘密。

他们结婚以后的头几个月就是这样度过的。然而格莱纳旺爵士并没有忘记,他的妻子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的女儿,他想埃莱娜夫人肯定保留着她父亲心里的所有向往。他的确一点也没有想错。“邓肯”号造好了,为的是载着格莱纳旺爵士夫妇到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去,穿过地中海的碧波,一直航行到阿尔奇拜勒群岛。当丈夫把“邓肯”号交给埃莱娜支配的时候,该怎么形容她的快乐呢!真的,到风光旖旎的希腊地区享受爱情生活,看着蜜月从迷人的东方海岸上冉冉升起,还有比这更大的幸福吗?

然而这时,格莱纳旺爵士已经去伦敦,必须赶快拯救那些不幸的遇难海员。所以,对于这次短暂的别离,埃莱娜夫人很放心,并没有显出多少烦闷。第二天,她丈夫来了一封电报,说很快就可以回家;晚上,又来了一封信,说要延迟几天。格莱纳旺爵士的建议遇到一些困难。第三天,又有一封信,格莱纳旺爵士在这封信里没有掩饰他对海军部的不满。

这天,埃莱娜夫人有些不安了。她正独自坐在卧房里,管家阿尔贝先生进来通报,问她愿意不愿意接见一个少女和一个男孩,他们要找格莱纳旺爵士。

“是本地人吗?”埃莱娜问道。

“不是,夫人。”管家回答,“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乘火车到巴罗支,再从巴罗支步行到吕斯村的。”

“请他们上来,阿尔贝。”格莱纳旺夫人说。

管家出去了,过了一会儿,把少女和男孩领进了埃莱娜夫人的房间。俩人十分相像,毫无疑问,他们是姐弟俩。那姐姐十六岁,美丽的面庞略显疲惫,一双眼睛似乎经常哭泣,表情沉稳,但不乏勇气,装束朴素,然而十分整洁,让人看了喜欢。她用手拉着她十二岁的弟弟,那孩子表情坚决,仿佛是他姐姐的保护人。真的,如果有人胆敢冒犯他的小姐姐,这小小的男子汉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姐姐刚到埃莱娜夫人面前,仿佛愣了一下。夫人连忙开口说道:

“你们想找我吗?”她一面问,一面鼓励地望着那姑娘。

“不是,”男孩坚定地回答,“不是找您,找格莱纳旺爵士本人。”

“请原谅,夫人。”这时姐姐说了一句,一面看了一眼她弟弟。

“格莱纳旺爵士不在家,我是他的妻子,如果我可以替他跟你们……”

“您是格莱纳旺夫人?”姑娘问。

“是的。小姐。”

“马尔科姆城堡的格莱纳旺爵士曾在《泰晤士报》上登了一则有关‘不列颠尼亚’号海船失事的启事。您就是他的夫人?”

“是的,是的。”埃莱娜夫人连忙回答,“你们是谁?”

“我是格兰特小姐,夫人,这是我的弟弟。”

“格兰特小姐,格兰特小姐!”埃莱娜夫人喊了起来,忙把那姑娘拉到身边,握住了她的双手,一面又亲了亲那小孩漂亮的脸蛋。

“夫人,有关我父亲海船失事的消息,您还知道什么详情?他还活着吗?我们还能找到他吗?说呀,我求您。”

“我亲爱的孩子,”埃莱娜夫人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上帝不让我轻率地回答你们的问题。我不愿意给你们一个空幻的希望……”

“说下去,夫人,说下去。我相当坚强,经得住痛苦,什么坏消息我都要听。”

“我亲爱的孩子,”埃莱娜夫人回答说,“希望很渺茫。不过,靠着万能上帝的帮助,也许有一天你们还能看到你们的父亲。”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格兰特小姐喊道,忍不住流出眼泪,这时,罗贝尔不停地亲吻格莱纳旺夫人的双手。

第一阵又喜又悲的激动情绪过去之后,那姑娘不由得提出许多问题。埃莱娜夫人对她讲述了那份文件的故事。“不列颠尼亚”号怎样在巴塔戈尼亚沿海一带沉没,失事之后,只有船长和两个水手保住性命,后来可能登上了陆地,他们用三种文字写成文件,扔进大海,请求全世界的援助。

当夫人述说的时候,罗贝尔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仿佛自己的生命就系在她的嘴唇上。他那儿童的想象力好像给他画出他父亲遇到的悲惨场面:他仿佛看见父亲站在“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上,在波涛中沉浮。他又像跟父亲一起,攀上海岸的岩石,似乎是他本人气喘吁吁地匍匐在沙滩上,逃出了波浪的冲击。埃莱娜夫人叙说的时候,他有好几次不由自主地叫了出来:

“啊!爸爸,我可怜的爸爸!”他一面喊,一面紧紧靠住姐姐。

至于格兰特小姐,她合起双手,静静听着,一句话也不说。直到夫人讲完了,她才问。

“啊,夫人,文件呢?文件呢?”

“文件不在我这里,我亲爱的孩子。”埃莱娜夫人回答。

“不在您这儿?”

“不在。就是为了你的父亲,格莱纳旺爵士才把它拿到伦敦去了。但是文件的内容我都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了你们,我也说了我们是怎样从那些几乎全都毁掉的残字断句里,猜出了正确的意思。只可惜经度……”

“用不着经度啦!”那小男孩喊起来。

“是的,罗贝尔先生。”埃莱娜回答。看着他那确定的样子,埃莱娜不禁微笑起来。“这样,你看,格兰特小姐,有关这文件的详情,你们和我知道得一样多。”

“是的,夫人,但是我还想看看我父亲的笔迹。”

“好吧,也许明天格莱纳旺爵土就会回来,我的丈夫拿着这份不容怀疑的文件,想交给海军部的委员们,鼓动他们立刻派一艘船去寻找格兰特船长。”

“真的吗,夫人,”那姑娘叫起来,“你们真的为我们办了这么多事!”

“是的,我亲爱的小姐,我一直在等着格莱纳旺爵士回来。”

“夫人,”姑娘说,声调里充满深深的感激和宗教的热诚,“上天会保佑您和格莱纳旺爵士。”

“亲爱的孩子,不用感谢我们,”埃莱娜夫人回答说,“处在我们的地位,别的任何人都会像我们这样做。但愿你们心里的希望能够实现!请你们就住在城堡,等着格莱纳旺爵士回来……”

“夫人,”姑娘回答,“您对陌生人十分同情,但我也不能过分打扰。”

“陌生人?亲爱的孩子,无论是你的弟弟还是你,在这所房子里都不是陌生人。我愿意让格莱纳旺爵士到家之后,亲口告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为了救他们的父亲,他打算怎么办。”

这样真诚的邀请是不能拒绝的,格兰特小姐和她的弟弟就同意在马尔科姆城堡等着格莱纳旺爵士回来。

[1]指苏格兰南部地区。

[2]英国民间传说中的侠盗,有“苏格兰的罗宾汉”之称。司各特以此民间故事写成小说,于1817年出版。

[3]指的是英格兰。

[4]苏格兰古时的君王,骑士们的首领。

[5]圣马丁(316—397),都尔地方的主教,受封为圣人,传说他曾把大衣割下一半,分给穷人。

[6]马克·发拉纳所造的灯塔。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