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译后记

作为天文学家和科普工作者,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有一个想要解决的问题: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写作才能把看似枯燥艰涩的天文学内容写得扣人心弦,又不失科学性?两年前我开始接触非虚构写作与创意写作,希望能借此学习相关知识并提升自己的科学写作水平。

可是,我大量阅读,不断寻找,都没能得到我想要的答案。我读了大量关于非洲某个地区所传播的严重疾病的事例——这本身就事关人的生死,具有天然的话题感;也读到某种海洋生物集体搁浅的报道——我们对生命的同情总是来得猛烈;当然,也读了一些著名成功人士的生活细节——我们需要八卦,这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

我从来没看到过有人专门讨论如何把银河系与平行宇宙的事情描述得特别优美,直到我读到罗伯特·鲁特(Robert Root)所著的《非虚构作家指南:关于创意非虚构的阅读和写作》一书,书中多次提到天文学家切特·雷莫(Chet Raymo)的作品THE SOUL OF THE NIGHT: An Astronomical Pilgrimage(本书的英文原版)。我十分吃惊,一部专业作家教授写作知识的教科书,竟然大量引用了天文学家的科普小册子作为教学案例,这本小册子到底有什么特别呢?

由此,我对切特·雷莫的著作以及他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国内还没有引进这本小册子,了解的人也不多,我只好委托在美国读书的朋友帮我带英文版回国。只粗略翻阅,我就再也放不下了。

全书开篇,作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波士顿大街上的滑板少年撞倒了一个小女孩的事情。有魔力般的语言,将这个原本仅持续了2秒钟的过程延伸到了十几分钟。在滑板撞倒孩子的一瞬间,仿佛一切注意力都被攫取,所有声音都凝固冻结。千钧一发之际,作者却转而开始讲述宇宙中的寂静时空和超新星爆发的遗迹。宇宙运转,被撞飞的孩子正好落地,波士顿大街又重新喧闹起来。

天哪!我从来没有读过以这样的语言写就的天文学内容,我从来没有想过在宇宙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的道理还可以这样讲述。

这根本就不是文字,而是活生生的电影,是蒙太奇!每每读到,立刻就可以在我眼前显现出动态的画面。翻译这本书是一种享受,是我当时最大的乐趣。

所以,我积极地推动这本书的引进工作,希望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翻译的同时找到愿意将其引进国内的出版者。感谢“未读”的边建强老师慧眼识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凭借无可争议的竞争力拿下了本书的中译本版权。感谢宁书玉编辑,在本书的润色、校对甚至改译过程中倾尽了心血。

如果说,从无意中遇到这本书,被它震撼,再到翻译它的整个过程,我都是一个人享受着发现好书的乐趣,陶醉在书中的精彩段落,满足于个人的一点点小愿望的话,那么在它即将付梓之时,我必须借这个机会,把我的感受传递给你,希望它也能打动你,打动更多读者。

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地方,概括起来说有两点。

第一,作者的语言太过美好。如果不是读到这本书,我可能一直都会觉得关于天文学的科普知识与诗意优美的语言之间毫无联系。我甚至怀疑,如此高层次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科学表达来说是多此一举的奢侈品。现在,雷莫教授用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打开了天文学科普的一扇窗。他告诉我们,在阅读——甚至写作与恒星有关的文字时,可以考虑这件事在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文化符号,也可以借助此时此刻身边的一草一木共同营造出电影场景般的浪漫感;可以让家人在科普作品里登场,也可以在令人目眩的科学知识间大谈诗歌和美术。

第二,作者的学识太过渊博。不,学识可能只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角度,更严谨的说法是——作者的文化素养极高。翻译这本书最艰难的部分是处理作者信手拈来的大量现代诗歌,还要将作者随口提及的动植物种类一一核对确认。我从来没有读过其他任何能够涉猎如此宽广的文化领域的天文学科普作品。

通过以上两点,我得到了启发:天文学科普,甚至全部科学门类的科普,其本质绝不仅仅是把一门专业课通俗化这么简单。科普的本质,是文化素养的感染。说得再深一层,科普的本质是人类文化符号的贯穿。这是什么意思呢?

人类文化,本质上就是一个符号系统演化的过程。无论是名人堂还是科技史,留在历史上的只是一个符号,还有关于这个符号的一系列认知。在读者对银河系产生兴趣并逐步理解它之前,读者的心中就已经存在留存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关于银河系的文化符号与朴素认知。科普的出发点,是对这些文化符号的梳理与唤醒。

这个启发适用于写作,同样也适用于阅读。

高爽
2019年6月18日 北京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