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是西藏高原上的早期住民,以农耕和畜牧为生。这个民族及其语言的起源仍不清楚。1西藏早期历史本身就是难解之谜,我们仅仅知道在七世纪之前,曾有三十位王统治过今泽当、琼结地区。到了弃宗弄赞(又称墀松赞或松赞干布,618—649在位)掌权时,2他继承的领土已经向西北扩展到拉萨河谷。629年,弃宗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他推行一系列政策,鼓励人们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将吐蕃变为一个经济强国。他的吐蕃(雅鲁)王朝还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装备精良的军队,拥有数万名士兵。他们以弓、刀、盾、长矛、短矛为武器,身穿设计一流的锁子甲,这种铠甲可覆盖士兵及其坐骑全身,只露出双眼,因此可以很好地保护人和马不受刀箭伤害。吐蕃男子骁勇善战,即便在和平时期也随身佩带刀剑。在战场上,他们下马横排列队,轮番向敌人发起冲锋,“每战,前队皆死,后队方进”。他们极少退却,视战死沙场为极高的荣耀。有人战死沙场,他的家庭便会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相反,战败和临阵逃脱被视为奇耻大辱。逃兵不得不戴上狐尾,意思是承认自己如狐狸般胆小。吐蕃朝廷为了迫使士兵更加勇敢地作战,不为远征军提供给养和军费,士兵们只能从战利品中得到补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