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悬疑推理 > 第歐根尼變奏曲

後記

後記

不知不覺,原來我已出道九年多。撇除徵文比賽的得獎作品合集,我正式以作家身分出版小說是在二○○九年,當年和友人高普合作在明日工作室出版科幻小說《闇黑密使》。那次出版我們遇上不少波瀾(辛苦高普兄和編輯了),現在回想也真是啼笑皆非,但總之我就糊里糊塗地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雖然事實上只有「半本」,個人獨立作品要到二○一一年才面世)。連同兩本合著小說,我這幾年間共出版了十部中長篇作品,期間亦寫了好些短篇,於是我想是時候整理一下,為自己投身寫作的首十年畫下一個註腳,出版短篇合集。

本書起名《第歐根尼變奏曲》,是由於我不想將多部短篇隨便塞進書裡馬虎了事,決定以組曲的形式來包裝呈現,還要煞有介事地為每篇加上古典樂風格的次序題名(後面我會逐篇說明),而部分故事彼此雖無關聯卻的確是以相近的主題作不同的「變奏」。至於選上「第歐根尼」這名字純粹是我的個人趣味使然──第歐根尼(Diogenes)是古希臘哲學家,犬儒學派始創人安提西尼的弟子,主張極簡生活(也有說他只是追隨了安提西尼的思想,二人從沒見面);傳說特立獨行的他住在一個大木桶裡,過著流浪漢般的生活,某天亞歷山大大帝慕名拜訪他,說可以實現他的任何願望,正在曬太陽的第歐根尼卻只提出一個要求:「請你閃開,別擋住我的陽光。」後來,柯南.道爾爵士在《福爾摩斯探案》系列中虛構了一個名為「第歐根尼俱樂部」的紳士會所,會所裡禁止任何人交談,讓會員們能在倫敦的喧囂生活中擁有一片容許沉思的寧靜樂土。

本作的短篇作品,都是我在「第歐根尼狀態」之下,沉浸在自己的思海中創作出來的。雖然當中有參賽作品,也有雜誌邀稿,但這些故事我都沒有考慮太多、單純地覺得「這樣寫就好了」而動筆創作。

我想,對一個作家而言,比起飛黃騰達、天降橫財,能躲在大木桶中寫自己喜歡的故事更教人稱心快意。

以下有各篇創作的背景資料與後話,部分有劇透,請自行斟酌閱讀。附帶一提,我除了為每篇加上了古典樂風格的題名外,也差不多為每篇選配了一首我心目中認為氣氛相符的古典樂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使用以下連結(YouTube影片名單),當作BGM跟內文對應逐一欣賞:

Var.I Prélude: Largo〈窺伺藍色的藍〉

完成日期:二○○八年十二月

首次發表:《神的微笑》(第七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作品集)

第七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決選入圍作品。因為台推獎容許參賽者投超過一份稿件,那年我共投了三篇,而本篇正是最後一篇。事實上,我完成首兩篇後距離截止日期只餘八天,心想還是放棄算了,可是過了幾天,思前想後我還是覺得不妨「衝一衝」,結果意外地只花三天便寫完──之前兩篇我各耗上一個月才寫好的啊。

雖然本篇的時代背景略久,作中的網路元素如今都改變了,但大概將地下網站換成暗網、部落格換成Instagram或臉書,故事放在今天一樣行得通,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現代人一方面主張隱私不容侵犯,另一方面卻更樂於「分享」個人生活點滴。為了得到更多人認同,我們好像對科技帶來的危機麻木了。

「Prélude: Largo」是「前奏:最緩板」,配上本篇的選曲是蕭邦(Chopin)的《二十四首前奏曲》的E小調第四號樂曲(24 Preludes, Op.28, No.4 in E minor, Largo)。作為組曲的第一首,當然選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較好。不過話說回來,這首樂曲的別稱是「窒息」,我想,跟故事滿匹配嘛。

Var.II Allegro e lusinghiero〈聖誕老人謀殺案〉

完成日期:二○一二年十二月

首次發表:誠品站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曾跟誠品站合作,由會員輪流撰寫專欄增加曝光率,我們除了寫評論文章外,有時還會寫一些二、三千字的短篇小說。本篇就是聖誕檔期我一時興起之作,就是想寫一個有點美式風格、帶點奇幻趣味的生活故事。構思這故事時,因為背景設定在美國紐約,所以我連伏筆都用英語去想,結果用中文寫出來後才發現其中一條伏線變得十分隱晦──「丟進停屍間一律叫作無名氏」("all become John Doe in the morgue")。附帶一提,我最喜歡的聖誕故事是狄更斯的《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

「Allegro e lusinghiero」是「快板及哄誘」,本篇我選配聖桑(Saint-Saëns)的《哈瓦奈斯舞曲》第一樂章(Havanaise in E major, Op.83, I. Allegro e lusinghiero)。

Var.III Inquieto〈頭頂〉

完成日期:二○一八年五月

首次發表:《無形》Vol.2

來自香港文學雜誌《無形》的邀稿,主題是「鬼」。因為是文學雜誌,所以本篇主題傾向嚴肅,故事沒有什麼邏輯推理元素,重點也不是放在驚奇感上,而是側寫對荒謬現實的驚悚感吧。我沒讀過幾篇卡夫卡的作品,但構想本作時的確有想起《變形記》。別問我到底本作主角是真的看到異象還是單純是個神經病,我不知道。有時現實裡精神病患比「正常人」還要清醒吧?

「Inquieto」是「不安」,選曲是普羅高菲夫(Prokofiev)的鋼琴曲集《瞬間幻影》第十五首樂曲(Visions Fugitives, Op.22, 15. Inquieto)。

Var.IV Tempo di valse〈時間就是金錢〉

完成日期:二○一○年八月

首次發表:《皇冠雜誌》685期

第十屆倪匡科幻獎三獎作品,初出其實是在比賽網站,但現在網站消失了,我只能確認差不多同一時期在《皇冠雜誌》有刊載過。這故事的理念很簡單,就是金錢和快樂其實跟時間一樣,多寡從來都是「相對」的。我本來沒打算在這兒闡明,只是坊間似乎有將本篇核心概念理解成「金錢到頭來還是很重要,至少要有幾百塊才能抱得美人歸」的微妙說法,我只好碎嘴一下吧。(笑)

雖然故事沒後續,但我覺得,假如為本篇加一篇「後日談」的話,立文大抵會在八十歲去世,但他死前十年的人生,會過得比以往七十年更精采、更充實。我深信就算活到古稀之年,一個人的頓悟還不會來得太遲,畢竟,時間是相對的嘛。

在此要特別鳴謝葉李華老師和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讓我無償取回本作版權。雖然倪匡科幻獎現已停辦,希望各位讀者仍繼續支持華文科幻小說的發展,讓更多作者投身科幻小說創作的行列。

「Tempo di valse」是「華爾滋的速度」。我想,人的一生就像一首華爾滋,有人華麗地轉圈,有人只能盲從其他舞者在舞池流動,可是不管華麗與否,終究只是一首華爾滋,有開始的一刻,也有完結的一瞬。曲子我選了德弗扎克(Dvořák)的《E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二樂章(Serenade for Strings in E Major, Op.22, II. Tempo di valse)。

Étude.1〈習作.一〉

完成日期:二○一一年三月

未發表

我雖然很少遇上「缺乏靈感」的寫作障礙,卻不時碰到「缺乏手感」的麻煩──簡而言之,就是有覺得不錯的點子,卻無法寫得有趣或滿意。這些時候我會讓自己轉換心情,打開某個隨機選出五個莫名其妙的關鍵字的網站,拿這些關鍵字串聯起來寫些亂七八糟的極短篇小說。我還規定自己必須依照次序讓關鍵字順序在文中出現。這些極短篇純屬遊戲之作,不過趁此機會,挑了三篇「比較像樣一點的」公開以饗讀者。

這篇沒有什麼感想,純粹是覺得好玩而已。故事背景應該是歐美社會吧?

「Étude」是「練習曲」的意思,因為是練習,所以就不配樂曲了。

Var.V Lento lugubre〈作家出道殺人事件〉

完成日期:二○○九年五月

首次發表:《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會訊2011》

早期實驗作品。因為想寫的是純本格推理的後設小說,所以特意抹去所有現實特徵,連人名也省下來,故事放在台灣、香港甚至韓國或日本都大概說得通(當然,放在歐美則不大合理,因為西方的新人作家想出道,主要找上的是經紀人而不是出版社吧)。作中的作家名字、作品名稱都是隨便亂寫,這次修稿時看到當年寫的「S氏作品改編成電影,又翻譯成十二種文字外銷」也不禁嚇了一跳。因為科技進步的關係,這次追加了平面圖和示意圖。今天為推理小說的機關畫插圖真是比十年前輕鬆得多喔。

話說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在二○一○年辦了個會內交流比賽,主題是「不見血謀殺」,我便以此篇參加。我的想法是,「謀殺」不一定如字面般解讀成「奪去一個人的性命」,慫恿一個人犯下無可挽回的過錯、徹底摧毀他的人生亦是一種「謀殺」,而且往往比殺死對方更為殘忍。

「Lento lugubre」是「悲慟的緩板」,選曲是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的《曼費德交響曲》第一樂章(Manfred Symphony, Op.58, I. Lento lugubre)。

Var.VI Allegro patetico〈必要的沉默〉

完成日期:二○一四年四月

首次發表:臉書

記性好的香港讀者大概記得二○一四年香港中學文憑試中文科卷二作文科出了一道備受爭議的試題,要求考生撰寫第一人稱自述「選擇沉默是正首次發表:臉書確的」的文章,有人質疑該題目是否有意向中學生灌輸「維穩」思想。忘了誰牽頭,總之當時香港網路各界陷入了作文熱潮,每人也參一腳寫自己的版本,一時間全港創意大爆發,我也湊熱鬧在今天已荒廢了的臉書牆上寫上一篇。基於完整試題受版權法保護,無法在此記錄,但我想作文題目「必要的沉默」算是常見的語句,所以我就不避嫌,收錄本篇於此。試題有提供第一段要求考生續寫,這兒自然將該段刪去了──不過刪掉更好,我覺得試題中那個開首寫得有點、呃、土裡土氣。(出題的老師,得罪了)

「Allegro patetico」是「哀傷的快板」,配樂我選上李斯特(Liszt)的《十二首大練習曲》的D小調第四樂曲(12 Grandes Études, S.137, No.4 in D Minor, Allegro patetico)。

Var.VII Andante cantabile〈今年的跨年夜,特別冷〉

完成日期:二○一一年十二月

首次發表:臉書

二○一一年我在明日工作室出版了好幾本中篇作品,當時出版社要求作家們年末在臉書或部落格弄一個串聯宣傳活動,撰寫應景的短篇或極短篇,於是我便寫了這篇小故事了。其實和我用來抓回手感用的練習極短篇風格很相似,只是沒有關鍵字綑綁。

「Andante cantabile」是「如歌的行板」。因為是愛情故事(啥?),所以挑選了膾炙人口的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ff)《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變奏第十八號樂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Var.18. Andante cantabile)。主角抱著女孩,在公園長椅上等新年來臨,配上這首樂曲,不是浪漫得要死嗎?

……希望不至於令大家以後無法正視這首動人的樂曲吧……

Var.VIII Scherzo〈加拉星第九號事件〉

完成日期:二○一二年一月

首次發表:《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會訊2012》

我在拙作《13.67》的後記提過,該作的第一章本來是參加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內部交流比賽的,結果因為超過字數,於是留下來續寫成長篇,參賽的另外再寫。本篇就是「另外再寫」的那篇了。當年的題目是「安樂椅偵探」,但我在本篇裡想寫的題材卻遠超於這主題,結果變成「極北」的問題作。(笑)

本篇可以以幾個層面來解讀,表面上是一部隱喻社會與政治的科幻寓言,但實際上我想寫本格推理中的「後期昆恩問題」。「後期昆恩問題」詳細說明的話可以寫上萬餘字,故此暫且跳過,簡單解釋的話,就是由於偵探涉入案情導致角色不再處於局外,令讀者無法倚賴他獲取客觀公平的線索,從而推論出本格推理的「公平性」根本不完備,客觀的邏輯推理只是假象。我在本篇裡將偵探角色設定成作者代言人,他不需要推理,只是將線索串連起來便能輸出答案,可是在加入「將偵探自身當成線索」的一項條件後,所謂的「真相」便被逆轉。我不是要借本篇來解答「後期昆恩問題」,只是想製造條件,嘗試建基於「後期昆恩問題」創作出凸顯本格推理不完備性的本格推理故事。

再往深一層鑽下去,我在本篇還想寫劇情以外的新本格詭計。故事運用敘述性詭計當然是這層次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我刻意在本篇裡迴避使用「人」這個字。「犯人」、「其他人」、「眾人」、「軍人」、「人員」、「人情」、「人工智慧」等等全都不能寫,老實說,這簡直是自找麻煩,作品完成得很不容易,不過因為一開始便決定了這是一個「沒有人」的故事,所以有必要貫徹這個後設文字遊戲的始終。

最後補充一點:篇名使用「第九號」是因為我很喜歡一九五九年上映的著名科幻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Plan 9 from Outer Space),算是一個小小的致敬。

「Scherzo」是「詼謔」,本篇配曲是蕭士塔高維奇(Shostakovich)的《兩首弦樂八重奏》第二樂曲(Two pieces for String Octets, Op.11, II. Scherzo)。本篇的故事背景配上搖擺於「屈從於國家體制」與「勇於挑戰意識框架」之間、既被譴責亦被褒揚的前蘇聯作曲家的作品,我想應該滿有意思吧。

Var.IX Allegretto poco moderato〈Ellie, My Love〉

完成日期:二○一二年九月

首次發表:誠品站

可能因為我自小便看美劇,總覺得從夫妻恩怨發展而成的殺人案放諸西方社會比較有味道,於是這篇也循這個方向來寫了(縱使故事裡沒明言地域為何)。雖然我是日本樂團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的樂迷,但本篇的篇名只是信手拈來,跟樂團的同名歌曲內容無關……不過將人名換成日本姓名,場景放在湘南海岸好像也可以?

「Allegretto poco moderato」是……「稍快板略微中板」(這個有點難譯)。選曲是蕭士塔高維奇的《多元化樂隊組曲》第七樂章「第二圓舞曲」(Suite for Variety Orchestra, Op.Posth., VII. Waltz No.2)。我可不是因為這首樂曲曾被用作某對好萊塢影星夫妻合演的電影主題曲而選的,雖然感覺上真的很符合那種氣氛。附帶一提,這組曲一直被誤當成《第二號爵士樂團組曲》(Suite for Jazz Orchestra No.2),至今仍有不少唱片誤植。

Étude.2〈習作.二〉

完成日期:二○一八年一月

未發表

嗯,只是一篇有點科幻味的練習,沒有什麼特別的。

Var.X Presto misterioso〈咖啡與香菸〉

完成日期:二○○九年八月

未發表

本篇是寫來參加第九屆倪匡科幻獎,可惜只進入複選,沒入圍。某程度上,〈頭頂〉和本篇是同一題材(「身陷異常」)的變奏,不過創作手法與故事最終的著陸點卻南轅北轍。撰寫本後記時,加拿大剛實施大麻合法化,也許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這令我們反思,一般國家法律禁止大麻、不禁絕成癮徵狀更嚴重的香菸,到底是出於冠冕堂皇的「為了人民健康」,還是牽涉到消費型社會中更廣泛的利益衝突而不得不妥協吧?

「Presto misterioso」是「神秘的急板」,配曲是阿根廷作曲家希納斯特拉(Ginastera)的《第一號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Piano Sonata No.1, Op.22, II. Presto misterioso)。

Var.XI Allegretto malincolico〈姊妹〉

完成日期:二○一五年二月

首次發表:《Esquire君子雜誌》

來自《Esquire君子雜誌》的邀稿,不過我不清楚最後有沒有刊登,或是刊登在哪一期。因為寫給香港讀者,故事用上一些本土元素,諸如劏房、房價、地鐵等等,在地性有點強,所以本書的台版不得不加上一些註釋。本篇與〈Ellie, My Love〉是主題「姊妹與家庭」的變奏,而它們與〈窺伺藍色的藍〉更變奏自類同的故事構成。

「Allegretto malincolico」是「抑鬱的稍快板」,配上的樂曲是浦朗克(Poulenc)的《長笛奏鳴曲》第一樂章(Flute Sonata, FP164, I. Allegretto malincolico)。

Var.XII Allegretto giocoso〈惡魔黨殺(怪)人事件〉

完成日期:二○○九年一月

首次發表:台灣推理夢工廠

因為想試試寫搞笑推理,於是寫了這篇。本來只是拿日本特撮片戲仿惡搞一下,結果還是加入了一些社會議題(?),變成另類的科幻諷刺小說了。話說我後來讀到日本漫畫家石黑正數的科幻推理漫畫《外天樓》,驚覺自己還是太稚嫩,《外天樓》那種才是糅合後設、推理、反推理、諷刺、科幻、戲仿、荒謬劇、喜劇、悲劇、人間劇的傑作啊。

「Allegretto giocoso」是「幽默的稍快板」,配本篇的選曲是約翰艾爾蘭(John Ireland)的《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Piano Concerto in E-flat major, III. Allegretto giocoso)。

Var.XIII Allegro molto moderato〈靈視〉

完成日期:二○一八年六月

首次發表:《皇冠雜誌》774期

來自《皇冠雜誌》的邀稿,主題也是「鬼」(跟《無形》的〈頭頂〉同期)。因為《皇冠雜誌》的刊載作品類型範疇較廣,所以這邊的風格比較靠近流行小說。這篇跟〈習作.一〉和〈必要的沉默〉是主旋律相同的變奏(「原來主角是○○」),同時亦跟〈聖誕老人謀殺案〉及〈頭頂〉以相同手法作變奏(「似乎是奇幻故事但無法確定」)。

「Allegro molto moderato」是「非常適度的快板」,選曲是佛瑞(Fauré)的《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第三樂章「西西里舞曲」(Pelléas et Mélisande, Op.80, III. Sicilienne)。

Étude.3〈習作.三〉

完成日期:二○一八年八月

未發表

餘味大概極差、背叛讀者期望的小作品。其實我想說的是,憑著不完整的資訊去選擇立場十分危險,但今天我們愈來愈容易因為片面的印象去支持或反對某些事情了。

Var.XIV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ma rubato〈隱身的X〉

完成日期:二○一○年九月

首次發表:《九曲堂》創刊號

因為是寫給推理同人誌《九曲堂》的作品,所以故意加入了不少流行元素和吐槽,好讓故事活潑一點。其實我不止一次說過,我很討厭寫Whodunit的作品,因為不跳出框框(兇手在既定的嫌犯之中)讀者可以憑直覺猜兇手,可是一旦跳出框架(兇手不在嫌犯之內)讀者便會質疑公平性不足。本篇的創作目的,就是想看看可否將Whodunit「變奏」。在全書整體編排上,我想以一篇「討論本格推理小說的本格推理小說」作為短篇集的終章,就像披頭四以抽離的〈A Day in the Life〉為《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作總結,應該滿合適的吧。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ma rubato」是「終曲:自由發揮的中快板」,最後的配曲是布拉姆斯(Brahms)的《第三號鋼琴奏鳴曲》第五樂章(Piano sonata No.3, Op.5, V.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ma rubato)。

感謝讀到這兒的您,這篇後記長得過火,只是我無法刪減,必須一篇一篇留個紀錄。期望將來能透過新作品與您再次碰面。

陳浩基

二○一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