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大局观

直觉:为什么我们不用推理也能决策

直觉:为什么我们不用推理也能决策

♦系统 1 和系统 2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讲到,人的大脑中有两套系统,他将之 称为系统1 和系统 2 。系统 1 的运行是无意识而快速的,它依靠的是本能与直觉,处理问题的速度很快,但也经常会岀现系统性的偏差。系统 2 的运行是缓慢的,它需要我们努力地调动自己的逻辑和计算能力,寻找事物内在的统计规律,从而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它出错的时候较少,但最大的缺点是运转速度太慢。

系统1 和系统 2 的划分已经广为人知。还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请赶快 去买一本来读。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当我们了解了系统 1 和系统 2 之后,该如何更好地协调这两套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把某一类事情交给系统1, 而把另一类事情交 给系统 2, 在两个系统之间不断转换。但事实上,系统 1 和系统 2 往往会同时上班,而且给出的判断截然不同。这时候,我们该信谁呢?

这个问题还不简单吗?既然系统1 只凭直觉,而且会出系统性的偏 差,害我们不浅,当然是要更相信系统 2 。通过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跟没有文化的系统 1 说拜拜。

这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当然要对系统1 更加警惕,防止系统 1 误导我 们。但是,系统 1 误导我们的时候,往往系统 2 也会跟着起哄。也就是说,系统 1 先犯了错误,但系统 2 不仅没有像中纪委那样查出来系统 1 的错误,反而成了系统 1 的辩护律师。系统 2 负责进行判断和选择,但它会认可系统 1 形成的观点和感觉,或将这些观点和感觉合理化。司马迁说商纣王是“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当得起这句“表扬” O

♦系统 1 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再说系统1, 虽说系统 1 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系统性的偏差,但从长时 段,也就是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这种错误是情有可原的。比如,为什么我们更容易轻信呢?因为和不信相比,轻信能够增加你的生存概率。当你是一个原始人的时候,草丛中忽然发出声响,可能是藏着一只狮子,也可能只是一阵风,你该相信有危险,还是不信呢?轻信的结果,最坏也不过是跑了半天回头一看,是一场虚惊。而不信的结果,就可能是被狮子叼走当了早餐。

系统1 是我们许多错误的原因,但也是我们许多正确做法的原因。 我们的想法和行动通常由系统 1 指导,是当机立断的。比如,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 Gary Klein ) 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栋房子的厨房着火了,消防队员急忙赶来,马上用水龙头浇厨房的火。队长突然喊道:“全部撤退!”大家刚撤出来,厨房的地板就轰然塌陷了,原来火源并不在厨房,而是在地下室。队长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不妙。事后想想,他才意识到,厨房里的火并不大,但他的耳朵却感觉特别烤。伟大的运动员都相信自己的直觉,这是因为他们懂得利用系统 1, 而非系统 2 。

成亦系统1, 败亦系统 1 。之所以会有系统 1, 是因为我们人类的感知 和思维系统并不完善,我们的视觉有盲点,记忆很凌乱,所以需要潜意识去编出来一套故事,用故事支撑我们的不完善的感知。我们的视觉系统用的“摄影器材”很差,但“后期剪辑”的技术很好。我们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能够记得比较清楚,但在细节上是记不住的。当人们去回忆细节时,哪怕他们的意图无比真诚,也会在不经意间捏造事实,而且他们总是会相信自己捏造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不鼓励大家去读传记,尤其是自传的原因。传记看起来真实,其实经不起考证。相反,小说听起来荒诞,却能真实地刻画出人性。真的可能是假的,假的反而是真的。

没有系统1, 我们寸步难行。我们每天需要感知的事物、需要做出的 判断和需要决策的事情太多了,我们应付这一切似乎很轻松,那是因为大部分的决策都外包给了系统 1 。系统 1 帮助我们处理了大量的信息流,它依靠的是数千年、数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积累的记忆。有意识的理性思维似乎会让我们做出不太满意的决定,就好比我们有意去想如何骑自行车,有意想要自然的微笑,效果却往往不及无意识行为的效果。

♦系统 1 、系统 2 和系统 3

当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的时候,很多科学家都不屑一顾,认为这 是一种伪科学。弗洛伊德学说的问题在于,它很难被证伪。弗洛伊德有很好的直觉,但他的观点更多地来自自己的感悟,而非科学论证。随着脑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现在逐渐明白,在意识的岛屿之外,有浩瀚的潜意识的海洋。卡尼曼所说的系统1, 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认知方式。对这套认知方式,我们不能菲薄和藐视,反而要有更多的敬畏。我们为什么会健忘?我们为什么会拖延?我们为什么会忧郁?其实这都是一套自我保护的机制。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还是要相信和尊重自己的直觉,这是进化送给我们的造福祉。这套系统已经运转了数百万年,而且成功地保护了我们生存下来,繁衍不息,它让我们不去推理就能决策。反而是系统 2 的出现,却是很晚近的事情。人类学会数学才有多久?人类学会逻辑推理才有多久?概率论的出现才有多久?所以,系统 2 的运转很慢,也是情有可原的。

系统1 和系统 2 之间没有一种厚此薄彼的关系,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协调 这两个系统。所以我们要了解系统 1, 钻研系统 2, 可能还要开发系统 3 。系统 3 是一种统筹全局的哲学方法:它知道什么时候该相信系统 1, 什么时候该启动系统 2 。它不动手,不干预,只是坐在扶手椅中,咬着烟斗,笑眯眯地看,乐呵呵地听。

链接阅读: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社。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