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文经典 > 大车上的我

二十五

二十五

我爹要为受洗人助兴,他果真编了一出《摩西出埃及》的戏。

大西屋黑板上写出了演出人员名单:

摩西——向三羊

耶和华——向南屏

牧羊人——向宝韵

随从众人——茹、梅,自愿参加者数人。

演出要排练。一时间,大西屋成了排演场。桌椅板凳摞起来就是一座山,山顶是耶和华出现的地方。学生们都争着上台跟摩西“出埃及”。我爹站在“半山腰”(一张桌子)上说:当时和摩西出埃及的人不少。可据说教堂的讲台有限,除了茹和梅,再有三五人跟随就够了。又说:演戏要当真事演。现在眼前这些桌椅已经不是桌椅啦,那是山,是耶和华显现的地方。大西屋的地面也不是大西屋了,那是埃及的地面。那地方风沙多,行路就艰难,众人跟摩西走路也要考虑到这一层。我们按照我爹的指示一遍遍地排练。我一次次受着锻炼,在“埃及”的大地上,在“尼罗河”旁,被“大风”刮得东倒西歪。我大声唱着我应该唱的唱词。一连几天,全家人都在为这件事而兴奋,上台演出时,穿什么衣服也成了日常的话题。后来,还是听宝韵的,她说:“我有教堂发的宗教画,穿着打扮都有。那边的人不分男女,都穿大袍子。咱们把床单儿、被单、包袱皮儿改一改就行了。”

“那……摩西呢?”我娘问宝韵,“摩西是个长胡子的老头,还拄着拐杖。”

宝韵说:“咳,撕几个棉花瓣儿,粘在嘴上不就是胡子?拄个秫秸棍就是拐杖。”

全家人笑起来。

我想嘴上粘着棉花瓣儿,拄着秫秸棍,不知是个什么模样。

我爹说:“舞台上的事儿都是假装的。再好的行头也不一定是好戏班。看戏看戏,看的是内容,是唱功。”

辛子老姑捧着几个包袱皮儿走过来说:“听文成的吧,听文成的再难的事也不难。”我还在想我走上台到底什么模样。晚上我又做梦,梦见粘在嘴上的棉花瓣儿变成了真胡子,我变成一个真老头儿。走路也走不动,爬山也爬不上去。有人在山下喊:看你老成这样,还能带我出埃及?快换人吧。只有茹姑过来向着我说:他不老,他不老,都是假装的。她抱住我,撕掉了我嘴上的棉花瓣儿,扔掉了我手里的秫秸棍,我还是我。茹姑贴着我的脸上说:“走,咱去找黑老鸹喝喜酒。”我又闻见茹姑身上的气味儿,我问她:“向……向梅呢?”她说:“走了,回她姥姥家啦。”我在高兴中醒过来,身上手上都出着汗。

天亮了,几只麻雀在窗棂上嬉闹。

今天我们要去教堂演出。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