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创业的常识

管人,管心,管自己

管人,管心,管自己

不管你是否承认,管理终究是一门技术活,好像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完全掌控局面难怪有人说:“管理者事业的成功,15%由专业技术决定,85%与个人人际关系和处理技巧相关联。”

对创业来说,与其说团队管理者,倒不如说团队领袖听起来更加顺耳,也更加有成效。创业如同驾驶一艘遭遇暴风雨的船,生死存亡之际,人心惶惶,团队管理者会指挥船员将帆放下来,暂时将船开到避风港,而团队领袖不仅要安抚船上的客人,激励和指挥船员,还要想办法带领大家一起驶出困境。

就此来说,创业团队的领袖,不仅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更该是一位有魄力和前瞻眼光,能够洞察世事人心,主动创造团队未来的人。

管理是管理事务,领导是领导人心,这是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的话,对创业者管理团队颇为管用。对此,李开复总结为“同理心”——“你想怎么被管理,你就怎么去管理别人”,蔡文胜更直白,“管人就是管心”,大有将心比心的意思。

管人就是管心

电影《让子弹飞》里有句经典台词“杀人诛心”。这四个字吓得黄四郎毛骨悚然:杀人还要诛心呐,看来诛心比杀人更加恐怖!靠贩卖烟土和华工发家的恶霸土豪,接受的虽是西方教育,对传统文化也还是有些领悟力的。

“杀人诛心”出自《后汉书》,意为消灭某个人的肉体,不如揭露、谴责他的动机、思想和用心。我觉得引申到创业管理上,换个角度看,就是蔡文胜口中的“管人就是管心”:既然诛心甚于杀人肉身,那么赢得一个人的心也就等于赢得了这个人。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互联网社会,自我意识苏醒,颠覆随时发生,纯粹的指令、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没有市场。谈心,谈的是“心”,不是命令,要的是直达对方内心,明白对方内心软肋。

与蔡文胜相似,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峰也是从创业者转身为投资人。不同于蔡文胜的草根创业,邓峰的创业更加具有传奇色彩。再加上,他是团队创业,又曾担任清华大学辅导员,在初创团队管理方面,有亲身的感悟。

小贴士之“风投界最幸运的中国人”

2005年,邓锋在出售NetScreen后,投资了3家美国风险投资基金,而这3家基金又分别对Facebook、LinkedIn、YouTube和Groupon(高朋)4家互联网公司进行了原始投资。

2006年以来,这4家公司或被巨额收购,或登陆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发行股票,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公司。邓锋从中获得了巨额投资收益,特别是Facebook。

邓锋连中四元,被称作风投界幸运的中国人。

1997年,邓峰和清华校友柯严、谢青在硅谷一间客厅共同创建NetScreen技术公司,并使之成为世界上领先的网络安全设备供应商之一。2001年NetScreen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4年NetScreen被Juniper Networks以4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表面看起来,NetScreen发展顺风顺水,身为局内人的邓峰知道,“中间经历了三起三落,有三次公司可能就不行了”。

每次到公司难以为继,团队支撑不下去时,邓峰的撒手锏就是“花很多时间做团队的思想工作”,即谈心,了解团队的真实想法。邓峰坦言,自己常用的一个点就是“用青春换明天”:大家都是在美国的第一代中国移民,没法依靠别人,只有用我们的努力,绑在一起,7×24小时玩命干。如果不绑在一起,不好好干可能都不行。

我将邓峰的思想工作归纳为“卖梦想”,也许具体到他的创业团队可以阐述为“美国梦”:邓峰团队成员都是从中国到美国硅谷的所谓精英,在异国他乡做成一点事,才能立足脚跟。邓峰如是,料其团队成员概莫能外。

不敢保证每一位创业成功的人都有梦想,但是没有梦想的创业者注定无法成功。既然梦想是加入创业团队的一个出发点,那自然也具有疗伤效果。只不过,卖梦想要正负面结合,在阐明没有退路时,还要描述前景可期:“如果大家都做好,收入和股票的回报也不错,虽然今天很苦,我们在一起做这个事对社会是有价值的。”

谈心,要的还有亲近感与真诚,用邓峰的话表示就是,“我们都是一起来创业,谁也不比谁牛多少”。

创业者再牛,也是普通人,所谓真诚,就是不要让团队成员感觉自己高高在上,而是应该像亲人一样。这个人会哭,会笑,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一句话:不装。作为NetScreen创业团队的创始人,邓峰主张以价值观的认同来获得团队的支持,首先就是以真心示人:“我觉得我是什么人,要诚实地告诉别人,包括我可能犯错误。”

我以为邓峰只是唱高调,谁知道他竟然全盘托出。在NetScreen发展过程中,曾经错失两次被收购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公司成立一年零九个月时,一家公司开价4亿5千万美元,却在签合同当天另选别家。3个月后,另外一个买家开价9亿美元。为求保险,在签合同之前,邓峰憋住没和团队透露,结果,人算不如天算,这家买主竟然遭遇纳斯达克崩盘,NetScreen第二次出售也“黄”了。

当时,邓峰没有遮掩自己的错误。其实,商业世界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出售未果之错不能归结为邓峰。但不可否认,作为创始人,邓峰仍旧犯了过于乐观之错,最起码也是低估了出售的难度,对其中的风险预料不足。

邓峰的坦诚,没有受到团队的苛责,反而赢得了人心。这就是真诚的力量。听起来像心灵鸡汤,对于“君主”传统思想浓重的我们来说,的的确确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不能不说,管心其实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指标,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能做到,因为这和情商息息相关,体现着创业过程的点点滴滴:你能否叫得出新进员工的名字?能否定期和员工沟通,征询有何不满意之处?当业务取得成绩时,是否及时向员工公布,并公布谁“功臣”?敢不敢向全体员工明确宣布公司目标?……在我看来,其实管心还有另外一个称谓,即关心。

这种做法既可以调动全员积极性,又可以让后者充当监督者,形成一种逼迫的力量。

在美国硅谷创业,邓峰的管心术,比如坦诚,的确令人钦佩,不过,对于中国的创业者是否有效,不得不打个问号。必须承认,中国创业环境和创业者心态不同于硅谷,前者比后者更为复杂。比如,硅谷从业人员职业性更强,信用体系完善……相对而言,硅谷创业者那一套对中国创业者到底是否适用,还真不一定。

连邓峰本人都承,“确实对现在的中国企业家来说,情况更复杂,管理的难度更大”。所以,他给出的建议是:每位创业者都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要看到别人成功就照猫画虎!

管理自己

“管”听起来是一个权力意味十足的词汇,但是,管来管去,你会发现,你管不住任何人,唯一只有管住自己。有时候,你连自己都管理不了,结局毋庸置疑,就是一步步走向创业失败。

互联网时代,创业项目频出,人才竞争激烈,流动性加强已经成为常态。前程无忧《2015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整体离职率为17.4%。而专注于人力资源数据调研的咨询机构众达朴信的调研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整体离职率超过28%。

我咨询蔡文胜“如何防止被挖人”,他的回答颇有些尽人事听天命的意思——在关注对方需求并提供相应股权激励的基础上,就只能顺其自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其实每天都会发生,我们会挖其他人,其他人会挖我们的人,最终你会被挖走,说明你公司吸引力不够,要么你就真是忽略了这个人。”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悲观?但是,“无能为力”的悲观之中,还是能够窥探到“大有可为”的乐观,也就是能够找到未雨绸缪的“雨衣”——将公司经营得更有吸引力。

如何将公司经营得更有吸引力?一个优秀创业团队,需要团队的共同付出,其中团队领导者的作用更大。没有比尔·盖茨,会有微软几十年的辉煌?没有马云,阿里巴巴说不定已经重蹈8848的覆辙;最具说服力的就是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可能也就真的只值水果的价。

创业者吸引并稳住优秀人才,也如同寻找人生另一半,只需做好自己,把公司经营好,比如创业者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形成感召力。1999年,马云重回杭州第三次创业,在自己家中,面对十八罗汉把手一挥,就感召了一群人跟随他创建阿里巴巴。一年后,深陷互联网泡沫之苦的马云,又感召了孙正义,后者准备投资4000万美元,不料马云只拿了一半。

马云以强大的理念形成感召力,能够鼓动人心中的那根叫梦想的弦。同样有气场的还有乔布斯,当年他在说服百事可乐CEO约翰加盟苹果公司时,一句“你是想一辈子卖汽水,还是和我一起改变世界?”立马打动后者。

有人说感召力不就是忽悠?恰恰相反。这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胜利,也是专业和人格的魅力。其中,有一份激荡人心的力量。小米创始人雷军不如马云能够口吐鼓动性语言,喜欢大谈梦想,反而讲话慢条斯理,喜欢谈论产品,却依然将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四大金刚之一的林斌、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等“大牛”引入小米。

他不是泛泛来谈产品,而是落脚于产品即服务、社会化营销等,让内行能够看到他对细微市场机会的捕捉能力。

比如创业者自我反省以求提升和改进。创业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创业者难免不断犯错误。唯一能做的就是,犯错之后改正,然后再犯,再改……在此过程中,创业者不可或缺的一种特质就是自我反省。连乔布斯都要“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何况年轻创业者?

多年创业和投资生涯,让邓峰认识到自我反省能力的重要性:“最大的挑战其实是自己,你在面对这些的时候是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到了问题,思考下一步我该怎么走。”他的意思是,只有反省,才能意识到不足,进而驱动学习和改进。

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遭遇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颠覆,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反省:“过去联想最大的能耐是‘成本低’,可这挡不住人家的新套路出来。”反省之后,是联想加速互联网化,搭建O2O平台。

2000年时柳传志就带领朱立南开始做风险投资,也算中国投资界的开拓者,对于错过BAT巨头,他对投资思维进行了反省:“我们的思维、我们的实力跟不上形势,所以才使得国外的人成了他们的最大投资者。我们看到的东西可能更现实、注重当下,而美国人确实看得比我们超前。”[1]

近年来联想系投资军团屡有投资佳绩传出,开始让市场刮目相看:2014年成立不到4年的乐逗成功在美上市,Face++估值达到20亿美元。

小贴士之“联想系投资军团”

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柳传志等11名科研人员创立联想。2001年起,联想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目前,联想控股的投资业务贯穿了PE/VC的全产业链:早期天使或A轮投资,主要由联想之星、联想乐基金负责;君联资本负责风险投资;弘毅投资负责PE业务;联想控股则专注于战略投资。

在PE/VC行业中,能称为“系”的,没有几家,联想是最成功的一个“系”。

不过,自我反省容易,做出改变难。在反省之后,能否积极拥抱变化,进行自我颠覆,才是考验创业者管理自我真功夫的时候。

[1]《对话15年:马云初做互联网没底柳传志反思投资思维》,中国经济网,2015年9月22日。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