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考察创业者时,“管理能力”在投资人的考察范围之内,如果对他的管理能力有疑问的话,就不会投了。
②一个创业公司,要想保持团队完整,并时刻保持战斗状态,相互扶持走过创业之路,就必须建立激励体系。
③创业者给创业团队分配股权,相当于许诺后者一个有“钱力”的未来,对创业者来说,何尝不是开不出高工资的“遮羞布”,承诺未来以换取团队现在的付出?
④没有尽善尽美的激励方式,但股权激励是目前公认最适合的方式,而且,股权不要一次性给到位,让其有所期待,有所挑战,才不失激励本色。
⑤互联网时代,参与感不可或缺。提供用户参与感,是用户至上的重要体现。提供创业团队参与感,也是对其能力信任的充分体现。
⑥无论拿什么激励团队,无所例外,都要秉持公平原则,如果再能按照不同团队成员的需求进行“私人定制”,就更加完美了。
⑦互联网社会,自我意识苏醒,颠覆随时发生,纯粹的指令、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没有市场。管心,管的是“心”,不是命令,要的是直达对方内心,明白对方内心的软肋。
⑧“管”听起来是一个权力意味十足的词汇。但是,管理就是管自己。创业者吸引并稳住优秀人才,也如同寻找人生另一半,只需做好自己或把公司经营好。
⑨对初创公司来说,组织结构扁平化,以小团队的形式进行企业运营,不设KPI,尽可能减少层级,才能够最大程度释放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产品做到极致。
⑩在“去家庭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家庭式管理可能会产生一种难能可贵的力量。从骨子里而论,中国人还是崇尚亲情,渴望亲情呵护。人们可能愿意为亲人而拼搏,其动力更甚于效忠公司。创业者也是人,不能在创业后就变成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如果创业者对团队以亲人待之,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家庭般的氛围,“有眼力见”的团队成员不会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