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创业的常识

良性创投关系的标准

良性创投关系的标准

即使创业者将自己和企业做好,并按照所谓的标准找到了自以为合适的投资人,接下来就会产生皆大欢喜的结果吗?不一定!

不经过相处,创业者怎么知道自己选对了投资人?对投资人也一样,不经过相处,他同样不知道自己当初是否看走了眼!这一点正如婚姻。有多少人在结婚前,自以为找到了彼此的真爱,却在经过长时间相处之后,逐渐发现对方已经面目全非,结局可能就是劳燕分飞。

更何况,创业者与投资人既是利益共同体,又是天然矛盾体,他们如何将最开始合作时的“情意”保持到最后,而不是在过程中产生“敌意”?

无论对一个成熟的创业者,还是成熟的投资人,除一开始合作的诚意之外,合作中的情商也极其重要。一开始,没有最好的关系,只有双方用心经营,才能经营出最好的关系。用在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一句老话挺管用:缘分在天定,事却在人为。

创业者是主人,投资人是搭档

表面看起来,投资人向创业者投资,缓解了后者的资金困境,增强了后者的发展动力。但是,无利不起早,投资人是想从创业者那里得到更多的回报才会掏钱。由此来说,投资人不是创业者的债主,创业者也不是投资人的债务人。

那么,在创业企业中,创业者和投资人应该保持何种关系?自雷士照明事件后,阎焱被描述为资本市场“门口的野蛮人”。其实,在我看来,作为投资人的阎焱,不仅没有传说中的野蛮,反而在看待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关系上,很是“拎得清”。

小贴士之“门口的野蛮人”

华尔街通常用“门口的野蛮人”来形容那些不怀好意的收购者。这一词汇来自畅销书作家布赖恩·伯勒的《门口的野蛮人》一书,这本书被评为20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书籍之一。

该书用纪实性的报道记述了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被收购的前因后果,再现了华尔街历史上最著名的公司争夺战,全面展示了企业管理者如何取得和掌握公司的控股权。

在他看来,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是搭档关系,而且是主次分明的搭档关系:“创业者永远是主人,一个好的投资人,不仅是创业者的搭档,也是很好的顾问。”

从接受投资的那天起,创业者就必须明白,企业已经不完全属于你,你需要和投资人分享股份和权利。但是,心中还是要有根弦:你可能将企业当作孩子养,投资人却可能会将其当作猪来养,一旦养肥了,就开始售卖。投资人绝对不是陪伴企业终生的人,其他投资人不是,就连做长线投资的徐新也不是。当初,她对丁磊不离不弃,后来不也是在赚得钵满盆盈后,心满意足地退出?

资本原本就是逐利的,投资人的做法无可厚非,对此,创业者要有清醒的认识。不管融资后企业发生何种变化,创业者才是真正的主人。不要以为有资本注入和投资人的进驻,自己就可以放松神经,让投资人为企业做决策。对此,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告诫创业者:“不要按照投资人的要求来做公司,创业者都有梦想,要按照梦想去做公司。”

但是,梦想总要照进现实,再说,拿到投资后,创业者不能自私地紧紧抱住自己的梦想不放,不顾投资人的死活。创业者摆正“主人”的身份之后,还要尊重并学会借助投资人这位搭档的力量。就算投资人是企业的员工,创业者不是也要借力?

既然是搭档,就要互相信任。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定,给创业者资金时,已经充分表明了对创业者的信任。作为“主人”的创业者,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即使遇到分歧,也要信任投资人。须知,投资人还是和你站在同一战线,大家的初衷都是把公司做大做强,由此才能实现共赢。

既然是搭档,还要互相商量。在阎焱看来,如果没有商量,没有交流,就不叫搭档。暂且不说投资人进驻企业之后,已经成为企业的股东,有权利得知企业发展状况和参与企业发展,聪明的创业者还应该知道,在决策过程中听取不同意见,才能够避免刚愎自用。

见惯创业生死,历经投资劫难后,阎焱充分认识到投资人和创业者各自的优势:创业者一心做经营,对技术等环节了解得很清楚,却可能对行业前沿信息不甚了解;而投资人往往见多识广,对行业信息、财务安排、资本市场的了解更加专业。

创业者要相信,与投资人商量,可能会受益良多。正如阎焱所说:“投资人不一定能够保证企业做出正确决策,但是能够防止企业做出错误决定。”

创业者与投资人相处,其实也是一个修炼自己的过程,更是推动企业走向正规化的过程。在中国,尤其在民营企业内,创始人唯我独尊的思想并不鲜见。在与投资人相处过程中,学会尊重、信任与协商,不仅不会丢失自己的企业,反而可能推动企业走得更远。

人与人相处,无非就是你尊重我,我尊重你;我顾及你的利益,你也不损人利己。作为主导的一方,可能获得的利益更多一些,只要大家都能够从中获益,就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保持一臂距离

人与人之间相处有个刺猬法则,告诫我们,交往时最好保持适当距离。创业者应该明白:你和家人、创业合伙人都要保持适当距离,与投资人这种由金钱关系缔结的“缘分”,更应该保持距离。

明智的投资人也应该有自知之明,尽管大家互相认可,你也把钱投给了他,甚至在企业经营上有相同的理念,对创业者来说,自己毕竟是外来者,很多时候,不是你插手得越多,创业者就越会对你感激涕零。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经历了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承认早期由于“使劲比较大”反而“出力不讨好”:“尤其早期做互联网的时候,咱们在国外看到的比创业者多,所以跟他支招比较多,但是结果不一定好,费了很大的牛劲,但是项目并不好。所以后来总结一点,你自己出的力、费的劲特别大的话,效果反而不好。”

在符绩勋看来,好的项目其实不需要投资人插手。企业中的各种事务,还是要靠创业者本人,要他本人想明白、做判断、做决策。当创业者能够应付得来时,你选择安静地做个投资人就可以——创业者跟投资人最好的关系是一臂距离。

创业者遇到挑战时,会主动咨询投资人,这时,投资人方可承担起参谋的任务,适时“插手”。在百度和去哪儿网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团队数量也要扩展。在这个关键时期,百度和去哪儿网请符绩勋参与进来,一起商议。

经过与公司中层、高层沟通,符绩勋为百度和去哪儿网把脉:“看看他们的短板在哪里?人才的短板在哪里?组织架构书是否要调整?”至于具体决策,仍是由百度和去哪儿网创业团队自己拿主意。

尽管符绩勋时刻提醒自己恪守本分,却还是不小心做出“越轨”的事情。2003年左右,针对百度发展状况,符绩勋主动向李彦宏提出组织架构做调整的方案。尽管后来百度按照他的建议做了相应调整,并引进了新CFO,但是调整的过程很尴尬,总是有些让人不舒服。

其实,企业经营原本就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否则,做个公务员或者白领,岂不是更舒服?作为创业者,我倒是认为,在看到企业已经出现问题或者有潜在问题时,投资人及时站出来提醒,并给出相应的调整建议,尽管一时可能有些尴尬,却好过等待企业发展受到影响。

旁观者清,身处其中的创业者也有盲区,并非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此时,投资人越过“一臂距离”,主动示意创业者,聪明的创业者不仅不会埋怨,反而会心生敬意。

获得联想乐基金投资,成立3年后,乐逗游戏上市。在外界看来,乐逗游戏发展算是一帆风顺,即便如此,贺志强还是不忘责任:“过程中,我们乐基金也会提醒他有哪些风险。”

当然,一旦创业者和投资人意见相左,甚至出现矛盾,只要不涉及道德等明显是非问题,创业者还是要坚持自我,而投资人也不要“越俎代庖”。

IDG资本投资中国创业者20余年,其创始合伙人熊晓鸽承认,“在市场上,创业者与投资人经常吵得一塌糊涂”,但是,“我们还没碰到过”。难道IDG资本从未和创业者产生过分歧?

想想便知,可能性很小,那为什么没有闹出对簿公堂或者不欢而散的事件?熊晓鸽一语道出其中道理:“还是要听创业者的,因为第一创业者有很大股份,第二我们永远不可能上场去打球。”

即使双方利益再一致,关系再密切,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此一来,你好,我好,大家好!

和不靠谱的投资人说“再见”

尽管我采访的投资人投资风格有所不同,却都是一些具有专业精神且有职业操守的投资人。

平心而论,每个行业都是鱼龙混杂。尤其当利益来了,越热闹的地方,越是可能汇集各色人物。就像网上那句流行语:带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

大家都在说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其实,投资行业的门槛也是越来越低。今天,做一位投资人,不需要像阎焱一样出身政治经济学博士、世界银行研究员,不需要像蔡文胜一样亲身经历大大小小各种创业,也不需要像李开复一样历任国际跨行巨头要职,只要你手中有一笔钱,或者能够“拉”来一笔钱,而且有些冒险精神,就能够堂而皇之地成为投资人。也许在此之前,你可能只是煤老板,或典型的富二代。你看,王思聪不也是在投资圈玩得风生水起,投资了数个像模像样的项目?我想说的是,投资人的进入门槛虽然低,成功的门槛却从来都不低。尤其是掌握资金,影响创业者的投资人,缺乏专业精神、投资经验等几把“刷子”,一定无法胜任。

看到中国投资圈中乱象,天使投资人、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曾大声疾呼:不是有钱就能做天使投资!在他看来,自己都不是纯粹的天使投资人,那些在后背上插着假翅膀的天使,又如何能够帮到创业者?

身为创业者,在面对形形色色、口中不乏各种诱惑承诺的投资人时,一定要睁大眼睛,坚决和不靠谱的投资人说“再见”。

小贴士之“10种‘坑爹’型投资人”

缺乏诚信型:打着投资机构的幌子,向创业者要个人回扣;

鸡同鸭讲型:和创业者创业行业相去甚远;

僵尸型:投资业绩差,又没钱,只是空壳子;

折腾型:磨时间,耗时长,迟迟没有回复;

土老板型:有钱却不懂你的行业,又想牢牢锁住创业者;

傲慢型:好为创业者老师,喜欢夸夸其谈;

心怀不轨型:表面为投资人,实则为自己的项目找情报;

城府极深型:表面看似热心,签约时却索要个人股份;

冲KPI(关键绩效指标)型:不是真正看中项目,只为冲每月业绩;

缺乏主见型:一味向创业者索要商业计划书,自己拿不定主意。

靠谱的投资人大致相似,不靠谱的投资人却各有不同。对于创业者应该远离哪些投资人,贺志强给出自己的建议:“第一,如果这个投资人要跟你签对赌协议,我强烈建议不要签;第二,有的人只有钱,不太懂你做的事,会给未来带来非常多的麻烦;第三,急功急利,追着让你把市值估大的投资人。”

贺志强所言非虚,对赌协议让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被迫出局,太子奶破产……但是,他列出的三种投资人虽不适合创业者,还不算极为不靠谱。除此之外,还有更不靠谱者。最典型的就是“创意遭剽窃,创业项目沦为牟利工具”,你以为资金正在送来的路上,岂不知,你的创业项目可能正在被别人复制的路上。而你的创业项目并不成型,难以获得法律的保护,到时,除了自认倒霉,还能做什么?

即使资金链再紧张,也奉劝创业者千万不要在资金承诺的诱惑下,跌入他人设下的陷阱。虽然咱们还没有成为马云,但至少也要学学他的底气:“我希望给中国所有的创业者一个声音——投资者是跟着优秀的企业家走的,企业家不能跟着投资者走”。[1]

尤其不能跟着不靠谱的投资人走!实在找不到投资人,向父母、朋友那里想想办法,看看能否借点钱,让他们做你的投资人,至少不会被骗,而且肥水还没有流外人田。

[1]《狂赚71倍:软银投资阿里巴巴》,发表于《国际融资》,2009年6月14日。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