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超越自卑

背景化与个别化

背景化与个别化

背景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词汇“contexere”,意思是“编织或缠绕在一起”。当我们了解一件事发生的背景时,我们就能看到宏观局面。让我们回到变焦镜头的比喻上来。当我们感到自卑时,我们只能看到自己的痛苦。当我们放大镜头时,我们就开始能够看到其他人也都有着类似的痛苦。当我们完全打开镜头时,我们就会看到更大的局面——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力量对个人的经历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背景化是使自卑走向联结的关键。

如果我明白了美容行业的厂商和个体户是如何从我的外表自卑感中获益的,那这是否就意味着自卑感消失了?遗憾的是并没有。但是,看透引发我们自卑的背景有助于我们建立自卑复原力。我们因竭尽全力但仍与杂志封面上的模特有着天差地别而感到自卑时,背景化能帮助我们了解模特可能实际也不是看起来那么完美。她的瑕疵被修图工具抹除了,她的腿被拉长了,她露出的八颗牙齿被修白了,她的衣服也是暂时借来穿的。

杂志通过出售广告空间来赚钱,而不是靠订阅量。他们的目标是让我们看到封面上的女性后,感觉自己很糟糕,然后就会去买杂志上刊登的所有润肤露和化妆水。如果我们买了很多产品,随之化妆品公司又会在杂志上购买更多的广告空间……

如果我们完全相信了外界所提出的能够变美的一系列建议,并认为我们没能达到预想效果的原因是我们缺乏足够的意志力或基因优势,这时我们就陷入了自卑。考虑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共同体的期望,经济和政治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形成当前复杂的现状。如果没有认清交织所使用的每根线,那我们就无法揭开事实的真相。

正如这些自卑类型所表明的,我们实际上都具有相同的自卑来源,我们做出的反应也非常类似。然而,由于自卑的孤立和隐蔽的本质属性,我们就会觉得它只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它隐藏起来。反过来,这种做法也会让我们错误地认为自卑是个人问题——甚至是某种心理缺陷。其实并不是那样。

是的,自卑的确会引发个人问题,甚至也在精神疾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自卑是社会概念——它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自卑是我们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时的感受。我把自卑划为一种社会心理文化的概念。

我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解释:如果你将自卑置于心理学的显微镜下,你只会看见局面的一部分。如果你通过社会或文化的镜头下做同样的观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你只会看到问题的一部分。然而,如果你把这三个镜头——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结合在一起观察,你就会看清自卑的全景图。我认为最危险的视角就是把自卑严格地看作是种个人问题。当我们那样做的时候,我们只会寻求个人的和高度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仍会使我们停留在具有相互冲突竞争的期望的自卑网层级,这些期望还会继续引发坚不可摧的自卑。

如果有一两个甚至上百个女性说她们对自己的身体感到自卑,那这种现象可能不会指向更大的社会关系。但这不仅仅发生在少数女性身上——在我采访的女性中就占了90%以上的比例。如果仅仅是桑德拉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在公众或私人的问题上发表意见时会感到自卑的恐惧,那么“说话方式”就不会作为一种自卑类型了,它作为一种自卑类型的原因是在我大量的访谈中出现了一种强烈的规律,表明有数量相当可观的女性们在这种情形下都会保持沉默,而不是去处理被奚落、被嘲笑或显得愚蠢的恐惧。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