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场景化赋能

6.复述教学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6.复述教学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复述教学内容(交互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叙述一个事件或概念可以极大地强化我们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当我们每次向他人精细复述信息的时候,相关教学内容的记忆就得到了巩固和扩展。

6.1 深度加工,对抗遗忘曲线

一定程度上来说,学习就是记忆。我们通过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构建起知识体系和核心技能,实现成长。最重要的不是你学习过什么,而是你记住(掌握)了什么。对于学习,最大的天敌就是遗忘。

遗忘几乎是伴随着学习开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曲线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遗忘规律,如图7-10所示。

图7-1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观察遗忘曲线,我们可以得知,遗忘的过程是由最初的快速忘记到后面的缓慢忘记,如果不抓紧复习学习的知识,六天之后掌握的知识就只剩下原来的25%了。

成年人因生理原因,记忆能力有所下降,但是成人有较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会对学习的内容有经验、做比较,理解和吸收较快。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加工水平理论”:信息编码的方式决定了记忆效果,对一个事物的加工程度越深,就越有助于你对事物进行记忆。

1974年,心理学家鲍尔和卡尔林利用被试人员对人面部照片所呈现的信息的加工能力,对加工水平与记忆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在实验中,实验者给被试呈现了一系列人的面部照片,然后要求被试对每张照片上的人脸作出一定的判断。实验者要求一部分被试对照片中人的魅力进行判断,一部分被试对照片中人的诚实性进行判断,最后一部分被试只需要判断照片中人的性别。 判断完所有的照片后,实验者让被试对照片进行再认测验,检测被试对照片的记忆效果。结果实验者发现,对照片进行了诚实性或魅力判断的被试的再认成绩高于对照片进行性别判断的被试的成绩。 实际上,对照片中人的性别进行判断是比较简单的任务,无须深度加工,而对诚实性或魅力的判断,则需要经过较深的加工。被试人员在深度加工的过程中加强了记忆,获得了较高的再认成绩。

案例中的实验证实了信息加工程度对记忆的影响。在记忆的过程中,创造条件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可以帮助成年人克服遗忘给学习带来的困扰。

在进行成人教学时,我们除了采取丰富的教学方式外,还应该在课堂中给学员提供更多的互动交流及实践演练机会,邀请学员分享自己的经历或者向其他学员解释培训的概念内容,在学习中把成人的各个感官调动起来,帮助成人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深度加工,强化记忆。

6.2 精细复述,建立自己的记忆联系

精细复述是指用言语重复之前学习并识记的知识,从而巩固记忆的操作过程。学习内容在复述的作用下,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向长时记忆转移。通过复述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和组织,使其与预存信息建立联系,从而有助于向长时记忆的转移。

科磊公司的全球学习总监格伦·休斯认为,采用“精细复述”策略能够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我想这可能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学习策略。很多人称赞我记忆力很好,我甚至能够说出20年前去日本时见过的庙宇的名字;我甚至能够记住很多电影的台词和字幕;同样地,我能够记住课堂学习的内容、事件以及说过的话。直到我看到有关‘精细复述’的文章后,我才理解了这是为什么。当我学到某个内容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解释给其他人听。 培训后回到家,我就会告诉我的妻子,‘嘿!我今天参加了一个培训课程,这是我所学的……’。周末,当我打电话给我父亲时,我又提到了这个培训课程,然后又告诉他很多其他的我刚刚学到的东西。然后我会拿起笔,在白板上用图形画出这些知识,同时分享给我的同事。 有人会对我所说的东西提出质疑,他们逼迫我理清自己的思路,同时给了我很多想法。当然,在我和他人分享我的所知、而他人给予反馈时,其实我同时拥有了两个人的体验。 这就是我在48小时之内针对任何重要的学习经验‘编织’知识的方式。我和很多人交流,甚至使用不同的媒介工具来记录,将不同的想法进行关联。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它们来自你的人际网络,每个人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学习会变得非常容易,学习的转化也不是那么难了,因为你一直在不断地转化。 这也许是我个人认为从学习经验中总结出的最重要的一点。我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精细复述’的学习策略。”

通过精细复述,学员可以建立自己的记忆联系,这远比单纯讲师讲授的方式要有效果得多。当然,在建立记忆联系的过程中,也需要学员积极参与,自己去思考学习内容的意义,以及这些内容与自身经验和过往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