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港失败后,曾国藩把自己关在长沙城外,七昼夜不与人说一句话,陷入深刻的反省与思考中。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此次失败成为曾国藩“咬牙立志”的重要动力。曾国藩后来说,他平生有“四大惭”,即四大耻辱,靖港之败即是其一,他说:“甲寅年岳州、靖港败后,栖于高峰寺,为通省官绅所鄙夷”,但他经历“此一磨折”,后来才有成功。他还说,他一生“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靖港之败即“打脱牙之时”。而“打脱牙和血吞”不是目的,“生平咬牙立志”“徐图自强”才是目的。
曾国藩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他认识到,此次失败,也在于水军未经操练。不但打败仗时溃不成军,即使彭玉麟统帅打湘潭取胜时,部下也大肆抢掠。曾国藩家书称,在湘潭打了胜仗的五营,也抢分贼赃后逃回县城。甚至将战船送入湘乡河内,各勇登岸逃归,听任战船漂流河中,丢失货物。彭雪琴发功牌与水手,水手见有顶戴,才自言原来所报姓名全是假的,是应募之时胡乱捏造的,以备将来逃走,不能执册以相索。“湘勇之丧心昧良,已可概见。若将已散者复行招回,则断难得力。”
湘军始建之初,水陆师不仅缺乏实战经验,组织指挥系统上也未能做到层层节制。而临阵作战时,论胆量技勇,兵不如勇,论纪律则勇不如兵,因此曾国藩认识到必须有得力人员协同管带,加强文武员弁的层层节制,才能相互维系。过去湘军每营仅有一二绅士主持,故纪纲不密,维系不固。靖港之役,就错在“但知轻进之利,不预为退步之地”。而水师之弊,在于没有经战阵之弁勇,全是招募船户水手,编组成军,训练未满一月就拉上前线,故临阵胆怯。因此,曾国藩此后很重视老兵的作用,水陆弁勇编组时,务须新兵、老兵互相搭配。
《克复岳州战图》,清宫廷画家绘。所附上谕时间为“咸丰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在指挥系统方面,重要的变化是增加统领一级。过去,湘军陆师的编制最高为营一级,由曾国藩直接统辖调遣。现在营以上设立统领,统率二营或数营,陆师以罗泽南、塔齐布等为统领,水师以杨岳斌、彭玉麟等为统领,由统领指挥营官,曾国藩则指挥统领。这样,湘军编制完善,而在实战中,指挥也确实灵便,兵力使用相对集中。长沙整军后的湘军水陆师,共计一万五千名左右,其战斗力远较衡州出师时强大。
靖港之败,还由于赏罚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曾国藩感到,古人用兵,都是先明功罪,但今天多是患难相从,投奔大营来的并非是为利禄驱使,因此所订法条难于施行,所以两次致败。有鉴于此,这次他驻扎在长沙城南门外的妙高峰上整顿营务。规定凡是临阵脱逃的将领,不再录用。湘乡团练最早的组织者原湘乡知县朱孙诒,因在宁乡、岳州战役中临阵脱逃,被曾国藩断然逐出湘军。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葆也在被裁之列。据说曾国葆回到家乡后为此感到十分羞愧,几年闭门深居,足不出户。
经过长沙整军,湘军实力大增。“规模重整,军容复壮矣”。五月咸丰帝的上谕又称“肃清江面之举,仍借此一军,以资得力”,因此,湘军士气也受到鼓舞。六月,修造战船的工作已经完成,广东总兵陈辉龙也到达长沙,添造浅水拖罟二号,李孟群到广西招募的水手一千余名也回到长沙,与曾国藩所募水勇日夜操练。
六月下旬,曾国藩挥水陆两师北上,发动了对太平军的第二次攻势。此时太平军集中到岳州,有舟船一万余只,曾国藩认识到非水师不能制胜。因此积极调遣水师。前队营官褚汝航亲驾小船前往君山一带察看虚实,见湾内太平军水师船只甚多,决定采用“诱敌出击”之计。
六月三十日,湘军水师分五队进兵,彭玉麟左营埋伏于君山南岸,杨载福率右营埋伏于雷公湖上游,用“诱敌之计”大败太平军,太平军水师损失船百余只,曾天养率军撤离岳州,退守城陵矶。湘军水师在褚汝航率领下进入岳州城。七月初六,曾国藩率湘军水师余部及陆师两千人,从长沙起行,陈辉龙、李孟群各率水师随军北上,于七月初七抵达岳州。
岳州之失,对太平天国影响很大。因此,太平军稍事休整,又举行反攻。七月初八,双方在城陵矶相遇,湘军水师又受重挫,太平军打死陈辉龙和沙镇邦,太平军得其拖罟。褚汝航、夏銮率船来救,亦受伤落水而死。此次战斗湘军水师毁船颇多,曾国藩“伤心陨涕”。
太平军水战取胜以后,曾天养率太平军三千余人至城陵矶登岸,准备扎营据守。七月十八日,塔齐布率湘军陆师赶到城陵矶,双方展开大战。塔齐布是湘军第一悍将,精于马术,善于骑射,一直保持着八旗兵骠悍的气质,自湘军出师以来,战功显赫。年已六十岁的曾天养,也是太平军的著名猛将,屡立奇功。这一仗打得异常激烈。清军参将玉山施放火箭,使太平军进攻受挫,激怒了曾天养,他匹马持矛独上,直奔塔齐布,刺伤塔齐布的坐骑,却不幸被塔齐布的亲兵黄明魁刺中,曾天养忍住巨痛回矛将黄明魁刺伤,自己也坠至马下阵亡。主帅阵亡后,太平军败退。据说,湘军割下曾天养的首级,“悬之营门,目光炯炯,六日犹视。军士不敢过其下,乃祭醮而掩之”。太平军闻曾天养阵亡,皆痛哭为之祈祷,志哀数日。曾天养的牺牲对太平军打击很大,军中大乱,向武昌退守。
湘军则一鼓作气,塔齐布率军分三路扑向高桥,将太平军七座营垒捣毁,随后又毁其营垒十三座。曾国藩令水师猛攻,于是太平军乃凿沉先前所获湘军水师拖罟,水陆两军退进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