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 一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事莫大于揖逊征诛,而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
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
◎ 揖逊:揖让,禅让。
〇 二
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
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
故人而皆好名,则开诈善之门;
使人而不好名,则绝为善之路。
此讥好名者,当严责君子,不当过求于小人也。
〇 三
大恶多从柔处伏,哲士须防绵里之针;
深仇常自爱中来,达人宜远刀头之蜜。
〇 四
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
须是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
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
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
洪涛倒海而砥柱屹然,
方是宇宙内的真人品。
〇 五
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
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〇 六
作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
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〇 七
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
宁有无妄之灾,不可有非分之福。
〇 八
毁人者不美,而受人毁者遭一番讪谤便加一番修省,可以释回而增美◎;
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横逆便长一番器宇,可以转祸而为福。
◎ 释回而增美:《礼记·礼器》:“礼,释回,增美质。”郑玄注:“释,犹去也;回,邪辟也;质,犹性也。”后以“释回增美”谓去除邪僻,增加美善。
〇 九
梦里悬金佩玉,事事逼真,睡去虽真觉后假;
闲中演偈谈玄,言言酷似,说来虽是用时非。
一 〇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他会受;
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他会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