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
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
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
一 二
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
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
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
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 羁縻:束缚。羁,马笼头。縻,牛缰绳。
一 三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
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 惺:清醒。
一 四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
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便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一 五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
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一 六
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煅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
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 操存:执持心志,不使丧失。
一 七
心是一颗明珠。
以物欲障蔽之,
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
以情识衬贴之,
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涤除最难。
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
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一 八
躯壳的我要看得破,
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
性命的我要认得真,
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一 九
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
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二 〇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
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