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彼岸风景

协和广场上白鸽飞翔

协和广场上白鸽飞翔

到巴黎的第一天,因为倒时差,我迷迷糊糊睡了5个小时,早上3点就起来了。工作到7点,天还没亮。巴黎纬度较高,相当于中国的齐齐哈尔,到了冬天,天亮得晚、黑得早。我打算出去走走,在前台问明道路,步行到塞纳河边看风景。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有很多历史故事。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就是在这里被送上断头台的。在断头台发明前,刽子手用斧子砍头,常常一斧子下去把人砍得七零八落,后来有个叫约瑟夫·吉约坦(Joseph Guillotin)的人发明了断头台,所以断头台就叫Guillotine。断头台的铡刀从高处落下,能够精准地把人的脖子切断,受刑的人可能连喊一声都来不及就身首异处了。路易十六还亲自参与了断头台的改进,没有想到改进后的断头台,刀落在了他自己的脖子上。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罗伯斯比尔(Robespierre),从一个反对极刑的法官,在革命中成为极刑的坚决执行者,除了处死国王,还处死了几万贵族。协和广场血流成河,整个巴黎一片血腥。罗伯斯比尔杀红了眼,停不下手,继续处死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同道。著名的丹东(Danton),新共和国政府的首脑,也在协和广场上被处死。暴力一旦起来,就像森林大火不可阻挡,不分善恶,焚毁一切。在和平时期充满人性的人,也会变得暴虐无常,如恶魔附身。罗伯斯比尔自己,后来也在同一座断头台上被处死。这可能是他自己也想不到的事情。不知道在他不断杀人的时候,是否也像隋炀帝一样,摸着自己头颅说过:好一颗头颅,由谁来砍?

协和广场,最初叫“路易十五广场”,因为是路易十五建造的。后来法国大革命期间,改名为“革命广场”。再后来,大家一想起革命,就想起血淋淋的场面,希望人间惨剧不要再次发生,就改成了协和广场。

今天,广场周围车水马龙,广场上鸽子自由飞翔,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法国大革命最恐怖的地方。人们曾经在这里,排着队走上了断头台。据说有的贵族在排队的时候还互相谦让,有的人手里拿着书,边读边走向了断头台。历史进步到今天,理性和宽容依然没有主导人类的生活。法国因为有大革命的传统,保留了动不动就会走上大街游行的传统。自由、平等、博爱,成为法国人血液里的基因。今天法国“黄马甲”的骚乱,其实可以看作是法国大革命精神的一种延续。不过这种延续,也许已经远远偏离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变成了为闹事而闹事的感觉。

天空开始下起迷迷蒙蒙的小雨,我在雨中穿过纵横交错的巴黎小街。这些小街,当初革命的时候,曾经被堆上沙包和家具,作为义勇军对抗保皇军的堡垒。现在,小街的两边,已经成为名满天下的奢侈品商店的所在地。法国人也终于懂得:革命诚可贵,皮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