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名著 > 饱食穷民

后记

后记

如今,“世纪末”这个词已然不再新鲜,不妨说早就“司空见惯”了。时间行进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个被大众媒体争先恐后使用的表达方式,转眼之间已平庸得堪称陈词滥调。

本书收录的“快节奏的城市”和“呕吐的女人”两章,原本是以“行走世纪末”为标题,合为一章撰写的。在本书执笔的一九八八年到一九八九年这段时间,我对“世纪末”这个词尚有新鲜感,一边追踪世纪末的症状一边行走在大街小巷,捕捉到十分契合纪实题材的时代氛围,还颇为沾沾自喜。但是,这段报道在报纸连载结束后,我并未立即将其整理成书。稿件在箱底沉睡经年,外面的世界已然天翻地覆。

在大众媒体上,“世纪末”忽然成了热词,而社会的状况更变本加厉地掏空了这个词的内涵。这个明明应该是飘散出腐臭、颓废等气息,使人感受到人情世故的末世悲凉的词,现在却变得既没有悲叹和忧愁,也没有兴奋和愤怒。不禁令人感叹,现在这个词的意义,就只剩下被人们忘却的无色无味、不痛不痒的每一天,像一座无人的工厂一样在那里毫无意义地空转而已。在这样的世纪末之后,我们会迎来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前几天,我有幸和在日本津田塾大学任教的美国学者道格拉斯·拉米斯先生一起,就日本人为什么会努力工作直到过劳死这一主题进行了对谈(内容收于《为什么日本人宁死也要工作》一书,岩波书店出版)。在我们的讨论中,“垃圾”这个象征当今社会某些现象的关键词被频频提及。

“垃圾”这个概念包含两重含义。人类活在世上,无可避免地会通过牺牲人和自然的宝贵资源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很多根本不是必需的东西——刚一生产出来旋即成为废弃物,这是“垃圾”的含义之一。另一个含义,则是被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体制彻底禁锢、无法动弹的社会。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日本社会的现状无疑就是“垃圾”的代名词。

在和道格拉斯先生对谈中我也曾提到,日本人工作到死的过程,不仅是为了“垃圾”而工作的过程,同时也是通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垃圾,来维持饱食繁荣的现状的过程。

如果说土地是抬高泡沫经济幻梦、令金钱如河水决堤般泛滥成灾、迷惑人们内心的元凶,那么和泡沫一起将人们逼上发疯的绝路上的,不正是“垃圾”吗?

此前我读过一本题为《大量浪费社会》(宫岛信夫著,技术与人类出版社出版)的书,获益良多。比如,日本每年能生产一千七百万辆汽车,两千万台彩电,如果将生产出来的汽车全部在国内消化的话,全国所有家庭都要每两年换一台汽车。换车,就意味着扔掉现在手中的汽车,将其报废。我们不断工作、不断销售、不断被广告洗脑、不断地购买,就是为了产生更多的垃圾。

为了提高产量激活生产、为了提高效益,就必须不断变着法子推陈出新。为了加快生产和消费的节奏,就必须让人们将手里的东西用过即丢。

罐装啤酒、罐装乌龙茶这种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喝到的商品,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明明用玻璃瓶装就可以将资源循环回收,厂商却偏要使用铝制的一次性容器,这样才能飞速拉动铝合金的产量,新建铝罐工厂。同时,通过将容器改成铝制,销售方式也从人卖给人变成了自动售货机贩卖。自动售货机的生产量飞速增长,以至于现在存量已超二百五十万台,可以说是遍布全国。平均每十五户家庭就有一台自动售货机在提供服务,这密度应该算得上世界第一了。将一百日元硬币塞进售货机,按下按钮,咕噜咕噜咚的一下,商品就会从机器里掉出来。然而整个过程都需要消耗电力,仅自动售货机每年消耗的电量,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污染城市、污染山林的瓶瓶罐罐是破坏环境的一大根源。铝罐和木材、纸制品不同,从腐蚀降解到回归自然需要近五百年的时间。想象一下被垃圾填满的日本列岛,将会是一副多么可怕的情景!

然而,即便是这样,我们却还身陷“垃圾”的循环之中,为了维持生产和消费的节奏我们拼命地工作,同时大量进口制造垃圾的能源——石油。所以我们才不得不面对中东石油供给断绝的风险,不得不为伊拉克战争这一每天将五亿美元白白扔在沙漠里的战争埋单。在这层意义上,海湾战争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当今的饱食繁荣的社会的机会。我们真的可以乘坐着这样一艘被充满欺瞒的“垃圾”和泡沫托着的破船,漫无目的地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吗?正是这场战争,将这个关系到我们最根本的生存方式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眼前。

我们又如何能从这样一个充满欺瞒、势如累卵的饱食状况下脱身?脱身是否可能?抑或,归根结底,人们又是不是真的希望从其中脱身呢?这些都是我无法解答的问题。

近期,包括一些经济学家在内的很多人都站出来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警告,那就是在不久的将来日本会面临崩溃。虽然不知道他们说的崩溃具体是怎样一种形式,我却从这些预言式的警告中感受到了某种共鸣。不仅仅是日本,如果我们人类每天都沉迷在不断增殖的“垃圾堆”中,每天被人从背后催促着疲于奔命的话,那么全人类的崩溃可能随时都会到来。

会这样想,可能是因为我也上了年纪,或许是自己也疲于奔命,无力纾解疲惫的心灵。我感觉,不能这样下去了。事已至此,不如让我们下定决心不再逃避,好好看看饱食社会化为泡影之后的、真正的世纪末是一副什么样子。

一九八二年以《妻子们的思秋期》为开篇连载的《日本的幸福》系列专栏及其续篇《行走世纪末》系列文章均已经出版成书。这个过程离不开众多朋友的帮助。对欣然接受我的采访的诸多受访者,以及毫无保留地为我提供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各位朋友,不胜感激。

还需要感谢日本共同通讯社出版局的木村刚久先生。是他不断鼓励心存懈怠的我,将这些险些落后于时代的文章集结成册。还要感谢杉浦康平、铃木一志两位,是他们给予了这套以《妻子们的思秋期》为首的丛书精美的装帧设计。

在此,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斋藤茂男
一九九一年六月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