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提到P2P,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又爆雷了?
说好的投资渠道呢?怎么很多人不仅赔了老婆本,还差点把底裤给亏了?
但亏也得亏个明白。这一章就带大家聊一聊:
P2P,全称person-to-person(或peer-to-peer),
意思大概是一个人借钱给另一个人。
一说到借钱,大家马上会想到银行贷款。那我们就先来看看——
一、银行贷款是咋回事
话说银行的日常工作,是这样的:
钱进钱出,得有个小金库,这就叫资金池。
当然,银行不能白干,多少得赚点,所以它们一般会这样做:
看明白了吧,实际上银行赚的是:
银行要想管好资金池,实际上很复杂,得经验多、实力强,这里我们了解个大概就成。
银行不仅是管钱的一把好手,有些背后还有政府,所以大家把钱存银行,图的就是一个放心。
同样,想从银行借钱,光靠嘴不行,一般得抵押点值钱的东西。
大家信银行,才去存钱;银行信大家,才敢贷款。
所以出来混,全凭一个字:信!
这套玩法,看着完美,但实际上呢?
瑕疵一:存款,赚不了几个钱
这年头,去银行存款的人那么多,银行自然不需要用高利息来吸引客户。
所以大家存款的利息,相对就比较低,没啥赚头。
瑕疵二:贷款,很难救急救穷
如果个人或者小企业,没多少家底可抵押,那么就很难从银行借到钱。
就算凑够家底了,办事手续也能耗死你,可能还没等钱到账,自己就先凉凉了。
正是因为这两个瑕疵,有两拨人就不乐意了:
没错,一个有钱,一个缺钱,发现问题是啥了不?
分明是缺一红娘啊!
二、P2P是什么
话说当年,在不那么遥远的孟加拉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那旮旯有个经济学家,叫尤努斯。
他发现身边有好多穷人,因为没值钱货抵押给银行,所以借不到钱。
但实际上呢?这些人既不懒也不笨。
于是,他创办了一家叫格莱珉的银行,专门解决这个问题。
他是怎么做的呢?
很多穷人借到钱后,改善了生活,尤努斯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这种模式弥补了之前提到的两个瑕疵,也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慢慢进化成了现在的:
P2P
那P2P平台,是咋牵线的呢?
首先,P2P平台会建个网站。
然后,缺钱的一方会把自己的信息发布在网站上。
投资者会查看信息,要是看中了,就会直接把钱转给借款人。
当然,P2P平台也不是活雷锋,它们会从中赚点中介费。
另外,P2P有两个特点:
投资门槛低
投资人不用很有钱,几十几百的就能投。
借钱利息高
借款人呢,借钱容易,所以也得多付点利息。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人欠债不还咋办?
投资本来就有风险,如果有人赖账,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要钱。
只要平台提供的信息正确,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这就是正经P2P的玩法。这种方式表面上看人畜无害,自个儿也没啥风险,可画风一转——
三、为啥会爆雷
话说在国内,老百姓手头零花钱多,缺钱的小企业也贼多。
所以P2P的市场很大。
而且前些年要搞个P2P,成本不高,监管也不严,所以不管哪个道上的,都能来掺和一把。很快,各种P2P平台呈爆发式野蛮生长态势。
人一多,竞争就激烈。
谁的客户多,谁赚的钱就多。于是它们就用各种招数来拉客:
有些企业,本来在银行的信用就不过关,在这边又常常没有抵押,所以经常不按时还钱,甚至动不动就跑路。
借出的钱回不来,拿什么回报投资者?于是有些P2P公司就急了。
一些P2P公司会自己掏钱补给投资者,也就是刚性兑付。
结果因为家底太薄,钱还没还完,先把自己给掏空了。
而更多的P2P公司一拍脑袋:搞个资金池不就得了!
把投进来的钱先存着,用这些钱来还钱,有机会再把多余的钱借出去。
这就好比红娘翻了身,当家做了主!
可管理资金池,本来就很费劲,一旦没有人继续投钱,就会直接玩儿完!
除此之外,还有些P2P公司手痒痒,把资金池里的钱拿出来自己去做投资,一旦把持不好,钱就回不来了。
最可怕的是,有种奸商,他们披着P2P公司的外衣,挂个高收益的幌子,大家的钱一投进来,他们转手拿着就跑路。
随着爆雷的P2P越来越多,还会引起恐慌。
这下投资者就更少了。没了客户,就连那些老实本分的P2P公司也撑不住了。
P2P平台一倒,钱当然就打水漂儿了,所以还是得提醒一句:
发现问题,请及时组团报警。
随着P2P问题的暴露,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规定:
比如P2P公司不能刚性兑付,不能设立资金池等。相信未来这个行业会越来越规范。
当然,赔钱的朋友也不要灰心——
最后唠叨一句:
擦亮你的眼,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