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本书,是温铁军及其科研团队长期努力开展调查和比较研究的成果之一。

我们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为了形成本书的思想,我们在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爆发的当时去了美国纽约。在“欧猪”债务危机爆发时去了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爱尔兰作考察。在世界寄望于金砖四国缓解危机的时候,我们去了巴西、委内瑞拉、印度、埃及、土耳其、墨西哥等发展中经济大国。此外,我们团队还有很多青年教师和学生去南非、印度、尼泊尔、巴西、泰国、韩国作实地调查。至于国内调研,自不待言。

2008年以来,我们每半年组织一次思想务虚会,亦称宏观形势分析闭门会。历次会议上参与观点讨论的有王建、高梁、张木生、汪晖、陆学艺、崔之元、胡鞍钢、王小鲁、张晓山、王湘穗、康晓光、钟伟、张文木、汪三贵、周立、马九杰等国内知名学者。此外,我们还向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萨米尔·阿明、弗朗索瓦·浩达等一批海外资深学者当面请教。

科研团队中参与本书调研、写作、资料整理和翻译等任务的人员如下(根据工作排序):

温铁军、董彼丹承担了本书理论逻辑建构和书稿起草、文字修改等工作。

刘健芝、黄德兴、薛翠等参与了本书观点讨论,承担了相关文章和资料的翻译工作。

刘海英、谷莘和陈传波承担了收入本书第二部分内容的相关会议的组织和财务等工作。

刘海英、杨帅、石嫣、程存旺、李晨婕、王平、邱建生、兰永海、曾夭云、张琴、武广汉、胥梦秋、张艺英、周华东等参与了观点讨论、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借此书稿付梓之际,我们团队特向相关各方致以诚挚谢意。首先应该感谢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程天权书记和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的冯惠玲副校长对我们近年来开展的跨学科的广泛的国际比较研究所给予的全力支持。同时,也应该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科研团队所依存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及其党政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如果没有领导们对我们科研团队这种实践与认识相结合的创新活动的大度宽容,就不可能有这些因与目前高校学科分野和制式教育难以吻合而略嫌另类的科研成果发表!

其次应该感谢的是UNDP中国代表处对我们研究、写作和翻译等工作的支持和资助;同时感谢国家985二、三期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交叉学科重点项目、首都经济学科群建设项目等诸多方面给本项研究的资助。第三要感谢海外各界朋友对我们的帮助,感谢那些几十年来热心参与我们的讨论(包括争论)、不厌其详地介绍他们的多样化实践和思想创新,特别是引导我们深入考察各种政治经济现象的当地志愿者。是他们不辞辛苦地带我们走进偏远农村、游击区和大城市的贫民窟,是他们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世界之窗。正是在各国在地化的这些热心群众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形成去意识形态化、广泛借鉴多元文化的思想境界。

写作本书,意在正本清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唯愿批判者推陈出新。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