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洵在调整了一番情绪之后又开始武修。
武修相较于文修其实压力更加大。
但是有了道家养气术中和调理,其实难度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反正对赵洵来说,只要多做调理,多做尝试总归是好事情。
有的时候还是要勇于做尝试的。
做了多种武修尝试之后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只不过...
有的时候赵洵会明显的察觉到武修对于人体的消耗是巨大的。
若非绝对的强者,基本上都难以抗的过去。
所以更多的时候人们会偏爱文修。
因为文修总体来说消耗要小的多。
但是消耗小也不意味着没有消耗,只是某种程度上会让人觉得相对舒服一点。
赵洵是三修强者,后期又修了符阵术,可以说是将全部能够修行的法术都修行齐了。
这种情况下赵洵真的是不用有任何的顾忌了。
接下来他只需要尽可能的将他这段时间悟到的东西进行一番归纳总结即可。
从目前的细节来看赵洵总体来说对武修掌握的还是很不错的,只要接下来不出现全面拉胯的情况,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小师弟啊,我要怎么跟你说的。武修体系目前来看是你最不适合修行的了。因为武修强调的是一个勇字。而你不管是从任何方面来看,似乎都更喜欢取巧。”
三师兄龙清泉突然的发声令赵洵感到有些猝不及防。
嗯?
三师兄看人的眼光还真的是相当的毒辣啊。
赵洵不得不说,这个眼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赵洵确实更喜欢在修行中取巧。
“三师兄啊,我是这样觉着的。凡事无绝对。只要能够勇于去尝试,总归是有可能会看到好的结果的。”
赵洵这个时候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看法。
“在我看来,只要努力的去尝试就没有任何事情是做不到的。武修虽然艰难,但我相信自己的实力。我相信我总能够达到预先想要达到的境界的。真正可怕的是根本不敢去挑战。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不存在这种情况的吧?”
“嗯?”
见赵洵这么说,三师兄龙清泉直是愣住了。
“你个臭小子,少给我在这里戴高帽啊。你这样我是真的有可能会飘的。”
三师兄龙清泉没好气的瞪了赵洵一眼,随即大笑道:“其实事情真的没有那么的复杂。武修的话保证一定的状态即可。我觉得只要你能够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你所说的最佳的模式,那么接下来武修也会比较顺利的。”
三师兄龙清泉嘿嘿一笑道:“但是我刚刚说的那点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你在武道修行方面要是想更进一步的话,那就必须要改一改你现在的缺点。小师弟,你知道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请三师兄明示。”
这个时候赵洵理所当然的要表现的认真一些。
“嗯,那就是你必须要保证自己拥有一个相当强势的态度。不管是文修还是武修都是一样的。”
赵洵是真的无奈了。要是按照三师兄龙清泉的这个说法,那他接下来还真的得好好调整一番。
可并不是每一个修行者都能够表现的像三师兄龙清泉这么强势的啊。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武道求勇,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小师弟啊,你必须要做到这点才能够保证自己能够在武道修行上走的更远。要是这点不能够保证的话,那么接下来所出现的问题就会让你痛苦不堪。我真的是没有夸张。”
三师兄龙清泉这个时候的表态可以算得上是相当真诚了。
赵洵也听得很用心。
好赖话他还是能够听出来的。
“嗯,可是要真说勇字的话,整个武道之中我想不到有谁比冯大人更勇了。”
赵洵仔细想了想似乎冯昊完全能够当得起这个勇字。
不管是从任何的细节来看,冯昊都绝对可以算的上是勇冠三军的类型。
冯昊在不良人衙门的时候就是有事情冲在最前面的。
这一点在各司衙门中其实是相当罕见的。
因为面临一些危险的时候,一般都是主官坐镇,手下冲锋的。
但是到了冯昊这里却是似乎反了过来。
这在整个大周朝都是极为罕见的。
赵洵也是通过这一点很好的认识了冯昊,并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认识,而是十分深刻的了解。
“冯昊啊。他确实是个狠人。即便是在整个大周朝的武夫体系当中,他也能够当得上狠人的名号了。”
三师兄龙清泉对于冯昊的评价似乎也相当之高。
赵洵听了之后也是相当的赞同。
“嗯,冯大人现在应该也是一品境界了吧。武夫体系能够达到一品境界其实真的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么高的境界的。”
赵洵对于冯昊也是相当佩服的。
冯昊是个人才,但是在显隆帝朝中做事真的是有些埋没他的才干了。
尤其是又摊上了显隆帝这样的一个皇帝,那可就真的是处处掣肘,处处受制。
面临如此之多的威胁,换做是谁也扛不住啊。
赵洵希望冯昊能够尽早的脱身,尽早的离开大周朝廷这个是非之地。
若是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太长,那就真的难以走掉了。
在赵洵看来,冯昊值得拥有截然不同的全新生活。
对此赵洵还是非常期待的。
如果冯昊能够走向新生活的话,那么赵洵也就能够放心了。
如果说整个朝廷中赵洵还有放心不下的人的话,那就只有冯昊了。
至于贾兴文贾大哥、旺财等人都早已经脱身。
贾兴文虽然也在安西军中做事,但是毕竟远离朝廷,远离长安,远离是非之地,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至于冯昊冯大人,那面临的威胁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尤其是赵洵还听说冯昊跟郑介如今投奔了太子,打算扶持太子上位。
这其实是相当凶险的行为。
如果太子不能够最终上位,冯昊跟郑介的下场就会相当凄惨。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赵洵是不希望冯昊也走到这一步的。
不过既然冯昊跟郑介已经决定了投靠太子,赵洵这个时候也确实不应该再过多的说什么了。
就眼下的情况而言,赵洵还是希望冯昊能够看清形式。
要不然的话,那风险性真的不是一般的高。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看,显隆帝都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所以对冯昊跟郑介来说他们的机会其实并不是很多。
如果他们不能够把握住机会而是一味的浪费的话,肯定是会被显隆帝反噬的。
显隆帝虽然看似不问朝政,实际上对于局势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
若论帝王权术,怕是整个大周历史上也没有几个皇帝能够比得上他。
这种情况下冯昊跟郑介要想扶持太子上位怎么看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旦显隆帝开始发难,冯昊和郑介所面临的风险就会很大了。
“冯大人的特点就在于他一旦认定了某一件事,那么不管这件事多么的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坚持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冯大人倒是真的十分符合三师兄你说的那股子倔脾气。”
“啊哈哈,是的吧?我就说过吗,一个人要想在武夫体系中走的长久,这个几乎是必备的一个素质。如果没有这个素质的话,是不可能在武夫体系中取得突破的。”
这个道理只要小师弟能够想明白就好。
武夫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强势。
只有保持了强势才能够在对抗的过程中占据优势。
不然的话光是自己修行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会面对极大的挑战。
一旦走火入魔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嗯,所以我接下来也会尽可能的将自己的心态调节的。但是只能是试试啊,要想完全调整到你说的那种状态几乎也是不可能的。”
赵洵也知道自己的性格在书院其实是完全独树一帜的。
这样特点鲜明的性格是根本彻底大变的。
如果他的性格真的大变的话,那对于赵洵的形象和气质其实也是一种损毁。
这是赵洵万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对赵洵而言,接下来仍然要努力的控制自己的节奏和气场。
但是他也会尽可能的向三师兄龙清泉所说的方向靠拢。
对赵洵来说,武夫体系是肯定要修行的。
一旦遭到了挑战赵洵要做的是让自己尽可能的适应,而不是一意孤行。
“还有就是小师弟,你必须要保证自己拥有一个武夫该有的果决。有的时候你确实是显得有些优柔寡断。”
嗯?
对这一点,赵洵可不是很认同。
“优柔寡断?没有吧?我什么时候有优柔寡断的感觉啊?”
真的是闹麻了。
三师兄啊,你不能够乱说话的啊。
赵洵坚信他是跟优柔寡断这四个字不沾边的。
三师兄也太离谱了,竟然胡乱往他身上贴标签。
“哎呀,小师弟,我所说的这个优柔寡断,并不是指的你遇事难以决断,而是你会尽可能的权衡利弊。这一权衡利弊之后时机就容易错失。”
赵洵这么一听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赵洵确实遇到问题后非常喜欢权衡利弊。
因为在赵洵看来权衡利弊能够有助于他去评价一件事值不值得去做。
比如说他就很喜欢去给每一个要素打分。
通过这种打分的模式使得对于一件事情的评价能够更加的客观。
“权衡利弊这点我是承认的,但是有些方面我是不能接受的。”
有的时候那是绝对不能轻易的认怂的啊。
尤其是又在三师兄龙清泉的面前。
在这样一等一的狠人面前,一定要尽可能的将自己的态度表达出来。
“小师弟啊,你就承认了不就行了吗?在有些方面你确实是优柔寡断的。你不能太稳了啊,太稳了就没有作为一个武者的冲劲了。”
在三师兄龙清泉看来,要想修行武夫体系必须要尽可能的果决一些。
一旦真的陷入到了一种混沌状态之中,很容易被对手利用。
目前来说赵洵得到了一段时间休整,但是这是不太可能一直延续下去的。
当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赵洵必须要能够担得住强大的冲击。
要不然的话,不仅仅是对他自己,对整个浩然书院来说都是相当的拖累。
“嗯,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三师兄。”
赵洵心道事已至此,他真的没有必要继续在这件事上跟三师兄龙清泉辩论下去了。
“所以你在用剑的时候也要明白这点,你在用刀的时候也是如此。只要心态对了,不管武道修行形式是怎样的都会提升的。”
啧啧啧...
赵洵是真的有些悟了。
不得不说三师兄龙清泉在某些方面给予他的指点还是相当有用的。
赵洵如果可以将这些指点进行总结归纳的话还是能够受益良多的。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觉得困顿主要是因为不能理解修行体系的关键。
武夫体系的本质就是如此。所以无论如何赵洵会尽可能的适应。
...
...
冯昊非常犹豫。
这段时间朝中可谓风云诡谲,变幻莫测。
局势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前一刻还是一种样子,转瞬间又会转换为一种全新的状态。
“或许接下来朝中又会掀起一股血雨腥风了。”
如今显隆帝的态度会决定局势的最终走向。
在弄清楚他的态度前,冯昊认为不宜盲目出手。
他也是这么跟太子李显坤说的。
在他看来,太子殿下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隐忍蛰伏,静待时机。
盲目出手的话只会露出破绽。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书院和道门似乎成了显隆帝的心腹大患。
至于西域佛门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
这让冯昊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他在其中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如果无法猜透显隆帝的心思,或许就难以走对这最关键的一步。
一开始的时候冯昊跟郑介之间的沟通相当频繁,但是久而久之这种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
一来是为了避免被显隆帝抓住把柄。二来是为了积蓄力量。
目前他们尚且没有被显隆帝拿捏,就是因为显隆帝手中没有证据。
如果他们真的被显隆帝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再就是没有实质性的发现即便是碰面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一旦显隆帝真的有大动作,冯昊是一定会尽快跟郑介汇合的。
这个分寸其实还是很难把握的。
不管是冯昊亦或者其他人都得要慎之又慎。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这种关键时刻是绝对不能有任何失误的。
至于太子殿下...
冯昊其实真的有些不放心。
若是太子殿下太过冲动的话或许会在接下来引发一系列的危机。
“目前看来太子殿下应该是很憋屈的,但是一定要忍住啊。”
太子李显坤的处境其实一直都不算太好。
尤其是在显隆帝开始刻意打压他之后。
如此一来冯昊也只能进行一番劝谏。
至于采纳与否还是得要看太子李显坤自己。
如今的局势如此扑朔迷离,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东宫必须要尽可能的求稳。
诸王这个时候可是一直在盯着呢。
一旦太子李显坤有任何的疏漏,接下来诸王就会一拥而上将其彻底撕碎。
在皇室只有强者才能屹立不倒。
弱者则会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这一点太子李显坤想必十分清楚,冯昊也无需多言。
只是冯昊担心这个过程中会有人从中作梗,恶意制造冲突。
一旦太子李显坤真的跌入陷阱之中再想要抽身而出就太难了。
作为太子李显坤的拥护者,冯昊必须要尽可能的替他扫清障碍,清除陷阱。
必要的话冯昊甚至会调动全部不良人来进行监视。
诸王但凡是有任何小动作一定会被不良人发现的。
但是冯昊还是得要谨慎一些。
这个过程中很容易暴露自己,必须要做到滴水不漏才行。
要想真正拥立太子上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此冯昊只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
...
郑介看着一副残棋的棋谱出神。
这段时间虽然他已经在竭力的给太子李显坤输送真气,可太子殿下仍然没有突破六品境界。
这让郑介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修为境界这种东西有的时候真的靠的是天赋。
即便是天潢贵胄也不例外。
事实上太子李显坤和显隆帝在修行天赋上还是很类似的。
二人完全都是中人之姿。
如果不是他们的身份尊贵的话怕是这辈子都无法踏足修行者境界。
不过现实就是如此。
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的。
上位者就是能够获得大部分的资源,而身份卑微者很难占据到哪怕一丝一毫的东西。
事实如此,不管愿不愿意都得接受。
身份卑微者要想逆天改命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但对于太子李显坤这样的尊贵人物来说他们要想获得资源提升修为就很容易了。
不过郑介还是得要想点办法,尽可能保证太子李显坤提升的速度更快一些。
不然的话恐怕来不及了。
显隆帝在慧言法师输送真气之后境界修为提升的也相当之快,这种情况下一旦把太子李显坤远远甩在身后,将来就很难再追上了。
所以现在郑介至少要保证太子李显坤能够跟上显隆帝的提升速度。
思来想去,也只能靠武夫体系的淬炼硬抬了。
当然郑介并不知道太子李显坤究竟能够达到什么修为境界,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了。
“或许我该跟冯昊好好聊一聊了。”
之前他一直隐忍不发,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他不能再隐忍下去了。
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的。
如果一直忍下去,就会错失良机。
至于太子殿下那里...
郑介也得去打个招呼。
这样一来才能够确保万无一失。
形势所逼啊。
郑介也没有办法。
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周帝国走向衰落。
如果大周帝国继续在显隆帝的手中治理下去,是肯定避免不了走下坡路的。
所以郑介只能选择跟显隆帝决裂。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一套儒家纲常一直限制着郑介的思想。
如果没有遇到赵洵的话他怕是一辈子都无法突破这个限制。
但是赵洵的一句话让他醍醐灌顶。
民为贵,君为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显隆帝一意孤行,那么虽然是臣子也可以去劝谏。
劝谏不行的话就可以兵谏。
郑介并不认为自己是在谋反,如今他不过是在帮助大周王朝续命。
如果显隆帝不做人,那他就会辅佐太子登基。
太子李显坤可是他看着成长起来的。
虽然他有些显得优柔寡断,可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能够拎得清的。
所以郑介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只要能够顺势而为,还是有可能挽狂澜于既倒,帮助大周王朝重新走向巅峰的。
为此即便是他背上了骂名也无所谓。
他愿意为了大周王朝奉献自己的一切。
甚至是生命。
是时候开始发力了。
这一刻郑介没有任何犹豫。
...
...
太子李显坤这段时间可谓是茶饭不思。
父皇对他的猜忌越发严重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认为是一时的问题。
可现在看来父皇是真的对他动了废黜之心。
再加上他的那些个兄弟在一旁煽风点火、火上浇油,李显坤感觉自己的好日子要结束了。
虽然碍于形势父皇不会立刻废黜他,但是只要有了这个心思那就是早晚的事。
李显坤必须要尽可能的为自己早做打算,这样才能够避免落得一个废太子的凄惨下场。
在这个过程中郑介和冯昊都来找过他。
太子李显坤也最大程度的给予了他们承诺。
李显坤很清楚,拉拢了这二人就等于是成功了一半。
这二人在长安城中的影响力不说比肩山长,却也至少能够与袁天罡掰掰手腕了。
当然,李显坤也很清楚仅仅靠这两员大将不足以扭转乾坤。
父皇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身边的高手不计其数。
何况最近父皇又和慧言法师走的很近。
这个妖僧据说乃是超品境界。
至于他和郑介谁更厉害,太子李显坤就不得而知了。
或许得等到二人真正交手之后才能看出个究竟吧?
但是不管怎样太子李显坤必须要小心提防。
慧言法师即便是为了将西域佛门在中原推广,也一定会抱紧父皇的大腿。
这种时候如果李显坤发动政变就是在和慧言法师作对。
他都能够想到慧言法师会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不过李显坤却并不打算退让。
因为对他来说已经退无可退。
他的背后就是万丈深渊,若是后退一步就会跌落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而李显坤目前能够做的就是和郑介、冯昊抱团,时刻准备抓住机会起兵。
长安城很大,驻扎的军队也很多。
但李显坤关注的只有皇城和宫城部分。
若是再精细筛选一番,大明宫的禁军才是他最关心的。
如果可以收买这支军队,李显坤就能够拥有一半以上的胜算。
剩下的一半就要看临场发挥了。
哪怕是获得了这么多强者的加持,李显坤也不敢肯定自己一定能够获胜。
父皇肯定是会有后手的。
只是目前李显坤还不知道父皇到底会怎么做。
未雨绸缪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当下的环境中。
书院是什么态度?
道门又是什么态度?
这些李显坤目前都不得而知。
所以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不到最后一刻李显坤也不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
可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也只能继续走下去了。
若是在这个时候放弃,那是真真正正的前功尽弃。
李显坤不甘心!
他绝对不能接受自己像个懦夫一样输掉这场皇位的争夺。
他的那些个兄弟一个个如同豺狼虎豹,觊觎他的储君之位。
但是他们算是什么东西?
李显坤是嫡子,是长子,是大周皇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那些贱婢所生的庶子也敢跟他争?
若不是父皇老糊涂了,李显坤相信这些家伙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
当然李显坤很清楚这个时候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愤怒冲昏头脑。
如今他必须要首先稳住局势,进而寻找机会出手。
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须要一击制胜。
他的那些兄弟可不会给他机会调整。
如果李显坤露出了破绽,那些家伙就会像嗜血的野兽一样凑到近前将李显坤分食!
皇家之争,兄弟相残,就是这么的残酷。
李显坤从小接受的教育就告诉他不要盲目的相信任何人,哪怕这个人是他的亲兄弟。
如今形势真的朝着手足相残,兄弟阋墙的方向发展。
不过李显坤并没有任何的慌张。
他对此很平静。
真正有实力的人是能够应对各种挑战的。
哪怕是面对绝境,李显坤也依然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
只不过李显坤有些担心书院和道门会出面插手。
这是唯一的变数。
尤其是书院,那个赵洵会是什么态度?
这个家伙可是出了名的爱管闲事。
却不知道这天家家事他会不会想要管上一管?
李显坤希望有机会能够跟郑介以及冯昊好好聊一聊。
他的心底积压了太多的东西,急需要发泄一番。
再就是他也需要一些合理的引导,以应对接下来血雨腥风的争斗。
皇位之争向来是不死不休的,李显坤必须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他在明,敌在暗。
若是李显坤稍有大意,就有可能会落得一个前功尽弃的下场。
那些平日里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兄弟也会在你虚弱的时候露出獠牙,狠狠的咬上一口。
所以李显坤不会对任何人放下戒备。
身为上位者,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制衡。
只要他能够平衡好诸方势力,还是很有机会能够成功登基的。
太子党如今在朝中盘根错节,势力很大。
只要太子李显坤登高一呼,必定会有很多人响应。
要知道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从龙之功。无数贵胄子弟抢着去拥立太子李显坤上位。
所以李显坤不需要过于的担心。
只要他接下来能够稳扎稳打,绝对是占据优势的一方。
至于父皇...
多半是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这一切都是他自己作的,怨不得别人。
李显坤政变成功之后会请父皇写下退位诏书,退位传位于他。
如此一来李显坤也算是给足了父皇面子,也能够留下一个好名声。
大周朝的那些史官可一个个都是铮铮铁骨。
若是李显坤把事情做的太绝,恐怕不容易搏得一个好名声。
当然这些都是一切顺利的结果。
若是事情有变,李显坤也留了后手。
但他希望永远用不到这个后手。
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如今的太子李显坤已经感受到了大战前夕的那种紧张气氛。
他希望自己能够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发挥出色,将他的那些个兄弟一一斩落马下。
他才是大周皇储,是大周皇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若是有人敢与他去争,李显坤一定不会饶恕!
...
...
西域,安西都护府。
大都护刘霖此时此刻心情可谓是相当的激动。
对刘霖来说当下的一切可以说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最开始的时候慧安法师在某种程度上给安西军造成了相当多的麻烦。
那个时候安西军上下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刘霖的压力毫无疑问是最大的。
因为刘霖必须要抗住所有的责任。
如果他无法抗住这巨大的压力的话,那么整个安西军就有可能土崩瓦解,分崩离析。
这是刘霖万万不想看到的。
一旦安西军真的走向了这条路,那么接下来他们就将面临万劫不复的境地。
刘霖无比的希望他能够将安西军团结起来。
一旦他可以将安西军集结起来,那么不管是面对任何的对手,不论是应对怎样的局面,都能够有效的处理。
这一点其实真的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如果安西军不够团结的话,就会在与敌人的对决之中落于下风。
刘霖无比的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从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求安西军拼尽全力。
当然,他更加要感谢的是贾兴文。
如果不是贾兴文及时的写信将青莲道长跟竹林剑仙两个人从书院请了过来,局势的发展就肯定不会像是他想象的那样了。
一切如此的顺利,恰恰就是因为他们之前请到了足够强大的盟友。
这两个盟友不管是从任何的角度来看都没有短板。
正是这两个盟友的加入,让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如果没有这二人出手的话,整个进程可能会拖延更长的时间。
因为在顶级修行者的面前,安西军能够做的事情确实相当的有限。
一人可当百万军,这可绝不是说说而已。
刘霖对于青莲道长吴全义以及竹林剑仙姚言还是很感激的。
有了二人的加入,安西军之前无法做到的事情终于做到了。
当然,对于刘霖来说,这只是一个契机。
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做还得看之后的发展。
慧安法师被杀之后,整个西域叛军瞬间就土崩瓦解。
整个西域完全就处于溃散的形势下。
这个时候刘霖只要率部登高一呼,绝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复西域。
安西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已经失去了对于西域的控制权。
西域三十六国也是对安西都护府和大周朝廷阳奉阴违。
他们明面上尊奉大周为宗主国,背地里却在搞着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着实是令人作呕。
刘霖其实已经忍了西域三十六国很久了。
他并非没有给过西域三十六国机会,可是现在看来,这些家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的。
这种情况下,刘霖自然不能再有任何的犹豫,而需要率领安西军勇猛冲锋,把西域三十六国打服打怕。
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刘霖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他知道这并不容易,但是刘霖必须要试一试。
西域必须要一统,必须要在大周的版图之下。
不仅如此刘霖还要把大周的文化向整个西域推广。
如此一来就可以靠着文化慢慢的同化西域三十六国。
中原文化的张力还是很强大的。
这一点是一般的小国所比不了的。
刘霖虽然只是一介武夫,却对儒家文化很感兴趣。
在他看来必要的话甚至可以请浩然书院的弟子来西域讲课。
未必要山长他老人家亲自出手,但是一定得要有书院的人坐镇。
毕竟书院的影响力实在是太过巨大了。
这种情况下不管发生什么,都能够最大限度的给到西域三十六国潜移默化的影响。
久而久之,西域三十六国就会变得由衷的推崇中原文化,会逐渐把自己当做中原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影响这种事情是潜移默化之中发生的。
刘霖很清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想真正意义上让所有的西域三十六国臣服,必须要靠文化影响。
这个过程或许会持续很久很久,但是刘霖不在乎。
因为他知道自己一定会做到的。
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诉求,而是所有安西军将士们的希望。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许会面临极大的挑战,但是只要大家能够一条心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事已至此,刘霖必须要尽可能的推进这一切,看起来或许会无比艰难,但只要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一个高效的状态,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如果有必要的话刘霖甚至愿意在西域三十六国中建立书院。
这当然不是浩然书院那样的顶级存在,而是起到了一个宣传儒家文化,宣扬中原张力的存在。
如此一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影响,西域三十六国应该就会对大周文化变得愈发熟悉了。
刘霖知道朝廷会对此喜闻乐见的。
尤其是显隆帝最是好大喜功。
这种情况下显隆帝肯定会想要在他有生之年看到西域彻底的臣服。
这样一来,多年以后的史书上肯定会对西域之战浓墨重彩的书写一番。
而这番文治武功最终肯定会落在显隆帝的身上。
只要显隆帝能够获取到名声,他肯定会支持安西军的行动。
整个过程并不会让显隆帝花费太多的心思。他只需要轻轻的勾一勾手指,就会有人迫不及待的替他卖命了。
如此一来刘霖就要就细节跟显隆帝沟通好。
只要显隆帝觉得没有问题,那就真的不会有什么太大关系了。
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显隆帝发现有一些不妥的地方,那问题可就大了。
刘霖很清楚显隆帝最是多疑。
尤其是对封疆大吏,以及领兵在外的将领。
王忠益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刘霖很清楚自己不能成为王忠益第二。
王忠益之所以会落得这种结局,就是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显隆帝的逆鳞。
他不仅没有意识到,而且还去触碰了显隆帝的逆鳞,这才会被显隆帝清算。
所以刘霖务必要吸取这个教训。
显隆帝是不会允许有人威胁到他的。
不管是王忠益亦或者是其他人。
皇权在显隆帝的心目中可谓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威胁到了皇权,显隆帝立刻就会翻脸。
即便是他的儿子亲人也是如此。
更不用说武将这样的外人了。
在整个过程当中,刘霖必须要消除显隆帝的疑心。
最重要的就是让显隆帝明白刘霖没有拥兵自重,谋求自立的心思。
只要显隆帝接受了这点就不会再有什么太大的意见。
但是刘霖也很清楚要真正做到这点需要付出的东西有很多。
他必须要尽可能的一点点的去推进。
如果操之过急的话效果肯定是不会好的。
刘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相当重大。他务必要抗住压力才行。
当然不排除显隆帝也会提出质疑。
一旦显隆帝真的怀疑刘霖和安西军,那就真的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刘霖目前能够做的事情相当有限,但在这个范围内他还是要尽可能的去争取。
不能因为很难做就放弃去做了。
而且刘霖也觉得大概率显隆帝不会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安西。
毕竟如今显隆帝是在努力修行。
虽然这位大周的皇帝陛下天资相当一般,进入修行的时间也很晚,但是他现在对于修行的热情还是很强烈的。
这种情况下显隆帝到底有多大可能可能破境提升呢?
刘霖不知道。但是他相信以皇家的资源要想提升修为境界也是不难的。
即便是硬拔也是有机会的。
何况现在慧言法师就在长安城。
且不说慧言法师究竟有何目的,仅仅就说当下局势下他的能力确实足以帮助显隆帝变得更强。
只不过如此一来佛门对于朝廷的影响就会更大一些了。
道门和儒家会被分掉一部分的地位。
从长远来看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可就眼下而言至少帮助到了显隆帝修行。
显隆帝是一个很看重眼前利益的人。
只要他的修为境界能够持续提升就不会把精力花费在内耗上。
这对于安西军和刘霖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事。
刘霖知道要想把安西军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要付出的东西相当之多。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遭遇到再多的挑战也得要硬抗。
这种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轻言放弃,不然的话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朝廷和安西都护府之间的关系可谓十分的微妙。
一方面安西都护府屯田军垦,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另一方面,安西军又受朝廷节制,得听从朝廷的调令。
身为安西大都护,刘霖务必要维系好这个平衡。
要把这点做的干脆利落确实不容易,主要还有言官群体在盯着。
大周朝的言官就像是苍蝇一样闻到点味道就一拥而上。
即便是你拼尽全力想要把他们赶走也很困难。
这种情况下多留几个心眼总归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时候刘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和他的家族,而是整个安西军。
安西军如今所面对的局势相当复杂无比严峻,身为安西大都护,刘霖有责任带领他们走出危机。
整个过程之中刘霖会和朝廷进行多次沟通,确保朝廷不会起疑心。
至于言官嘛...就不是刘霖一个人能够掌控了的了。
毕竟嘴巴长在别人的身上。
别人要想黑你是一定能够找到角度的。
这种情况下刘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不露破绽。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只要他没有任何破绽,那么即便是言官们群起而攻之应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刘霖现在需要时间。
他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推行自己的政策。
西域实在是太大了,要把政策全部推行,让西域三十六国尊奉执行需要耗费的时间相当长。
所以刘霖务必要保证这个过程中不要再有什么变数。
退一万步讲,在这个过程中言官群体是一定会搅局的。
刘霖要保证的是言官搅局之后不会对他的布局和策略造成太大的影响。
目前看来,言官的主要目标应该也不是安西军。
这给刘霖争取到了十分难得的时间。
要想把这一切延续下去,刘霖必须要尽可能的加快速度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果刘霖错过这么好的时机只会让整个安西军付出代价。
这是刘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安西军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全体将士们的。
刘霖可以对不起自己,但是不能对不起全体安西军的将士们。
在整个过程中刘霖会把安西军将士们的动力全部挖掘出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
哪怕是在这个过程中遭遇到了什么阻力,只要安西军全体将士能够齐心协力也是能够度过难关的。
刘霖坚信他是有这个能力的。
虽然前路漫漫,可刘霖仍然会努力探索。
这之后他会主动让贾兴文跟书院沟通,争取把书院的优势也发挥出来。
只要书院能够介入到西域之战,那么安西军的胜算又会增加许多。
或许不久之后贾兴文也能够独当一面的吧。
对此刘霖可谓是充满期待。
他很清楚自己终有一日会乞骸骨养老,届时贾兴文应该就能够完全成长起来接过他的衣钵。
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安西军需要传承,唯有把这个传承彻底做好,安西军才能够把影响力一代代的延续下去。
西域要想完全融入大周,需要的时间可不只是几年。
有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之久。
所以刘霖务必要尽可能的替贾兴文铺好路。
他多做一些事情将来贾兴文就能够少做一些。
刘霖是很愿意做这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的。
西域就是刘霖这辈子的一个心结。
只有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才能够彻底放心撒手。
刘霖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权力欲望,只要安西军能够一直保持好的状态,只要西域可以一直安稳,刘霖就可以放心了。
终有一日他会死去,但是他给西域留下的东西会一直留在这里。
多年以后西域百姓提到他名字的时候应该是会赞叹不已的吧?
当然,刘霖并不是要刻意求名,他只是希望能够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完成这一切。
重返西域之后刘霖为了这个目标做了太多的事情。
如今眼瞅着这件事即将实现,刘霖十分激动。
接下来就看贾兴文等人的发挥了。
在没有了修行者搅局之后,刘霖也不需要再依靠修行者打开局面了。
完全就是两军对垒,就看双方光明正大的对决。
谁的硬实力更强一些,谁就能够笑到最后。
乍一听上去这或许显得有些莽,但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当然,现在安西军还没有真正的收复西域。
那些西域叛军的主力还没有受到太严重的折损。
如果任由这些西域叛军汇聚在一起的话,还是会对安西军造成一定的影响的。
所以刘霖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万一西域叛军重新集结,又杀一个回马枪的话安西军还是面临很大压力的。
所以刘霖无论如何也得要多留几个心眼。也许整个过程会让他觉得些许不适,但是还是能够克服的。
只要能够保持冷静,能够多提醒一下自己不要松懈那就应该不会出现翻车的情况。
西域叛军乃是乌合之众。
没有了惠安法师之后他们的实力大减。只要接下来刘霖不要过于大意,就不会有失败的可能。
这一战刘霖酝酿了太长的时间了,一定要保证万无一失。
走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
这一战关系到今后几十年上百年的前景,刘霖无论如何也会把自己的全部潜能发挥出来。
刘霖如果能够收复西域,那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算是完成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已报。
刘霖对书院的恩情是真真切切的记住了。
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刘霖肯定是会回馈书院的恩情的。
但是现在刘霖肯定还是要尽可能的把精力放在西域战事上。
毕竟这是他毕生的梦想。
只要他能够收复西域,就一定能够名垂青史,得到世人的称赞和歌颂。
如此这辈子便也值了。
...
...
长时间处于一种研究武修的状态之中,赵洵的气质确实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管是从任何方面来看,赵洵都变得阳刚了不少。
按照三师兄龙清泉的说法这是一个武修强者所应具备的特质。
当拥有了这些特质之后,一切就都变得简单了起来。
赵洵是真的感觉自己变强了。
是肉眼可见的变强!
阳刚之气使得他的武修境界突飞猛进,虽然还没有达到破境那么夸张的程度,但是至少跃升半级是有的。
对这个境界的修行者来说能够跃升半级其实就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
武修这种事情归根到底还是看自己,如果自己能够将状态把握好的话,那基本上还是会有所成就的。
但是如果自己的心乱掉了,那么接下来的一系列的判断就会都出现问题。
这有点像是多米诺牌效应,又或者说是蝴蝶效应。
所以在赵洵有了经验之后,他就不会去盲目的相信任何的人。
稳住,千万要稳住。
在武修方面获得了极为重大的突破之后,赵洵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接下来他必须要先好好休息一下,争取将自己调节到一个最为理想的状态之下。
赵洵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其实真的就是靠的强大的意志力。
这种时候真的不能再盲目的训练下去了。
人是会疲惫会有情绪的。如果这个时候还要一味的盲目的训练,那么很快就会面临情绪全面崩溃的问题。
一旦真的面临了这个难题,那就是无解的了。
情绪必须要稳定,只有情绪稳定了训练才有意义。
所以赵洵在武修强化训练大半天之后选择躺平。
当赵洵躺在泳池区躺椅区的时候,一边喝着奶茶,一边感受着那种极致的美好。
岁月静好,时光如歌。
这真的是令人无比向往无比羡慕的生活啊。
这样的生活又有谁能不爱呢?
感受到了这一切的美好之后,赵洵只想要做一件事,那就是休息。
偏偏有一个人不想要赵洵休息。
就在赵洵已经闭上了眼睛之后,小胖子旺财不知道从哪里突然来到了赵洵的身边。
“哈哈哈,没想到吧,是我!”
赵洵一时间却是人麻了。
好家伙,旺财能不能够靠谱点啊。
真的是巨婴本婴啊。
赵洵无奈的笑道:“旺财啊你来找我有事情吗?”
“我来找明允兄当然是有要事商议的啊。”
见旺财这么一说,赵洵大概是明白了。
“旺财啊,你来是为戏本的事情吧?”
“不不不。”
谁知旺财却连连摆手道:“当然不是因为戏本的事情,而是因为贾大哥。贾大哥准备要跟着刘大都护收复西域了。”
“嗯?这是好事情啊。”
听到这里之后赵洵不由得眼前一亮。
在他看来这绝对是可以算得上是好事情了。
收复西域不管是从任何的角度看,都绝对是大功绩。
但是赵洵也知道即便是慧安法师被诛杀之后,安西军要想收复西域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他相信以刘霖丰富经验最终应该是能够带领安西军收复西域的。
虽然这个过程会显得有些漫长,但只要肯做出尝试,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事情。
对贾兴文来说,跟紧刘霖抱紧刘霖的大腿真的是比任何的事情都重要。
因为这个时候赵洵并不在贾兴文贾大哥的身边,贾兴文只有跟紧刘霖才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
其实赵洵也是存有私心的。
赵洵的私心就是希望战争赶快结束,希望贾兴文贾大哥能够早些回到终南山来,能够跟赵洵以及旺财待在一起。
他们可是结拜兄弟,如果能够一起生活的话那简直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但是他真的好怕贾大哥头脑发热选择去莽一波。
这样无异于火中取栗。
如今安西军的硬实力是绝对在西域叛军之上的。
只要大家拉开阵仗稳扎稳打,西域叛军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之所以会有人觉得西域叛军有机会,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西域叛军背后有慧安法师等人的支持。
但是西域佛门真正的顶级强者其实也就是慧言法师、慧安法师二人。
如今慧言法师远在长安,远水解不了近渴。慧安法师则已经一命呜呼。
如今西域佛门是真真正正的群龙无首。
若是一些三品四品的修行者被强行推出来其实是无济于事的。
他们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最多只能哗众取宠。
所以赵洵觉得这真的是安西军的机会。
如果贾兴文贾大哥能够抓住这个机会的话,是真的相当有可能跟着刘霖名垂青史的。
“旺财啊,你觉得贾大哥还要多久的时间才能够返回终南山?”
“呃,这个不太好说啊。”
“有什么不好说的呢。多则一年,少则半年,贾大哥肯定就回来啦。”
对赵洵来说,贾兴文贾大哥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
虽说他们现在相隔万里,但是仍然会在心里支持着对方。
赵洵知道这听起来会有些矫情,但是这些确实是赵洵的心里话。
所以赵洵一定会为贾大哥默默加油。
唯有如此,才不枉费他们兄弟结拜之情。
...
...
魔鬼奥利科斯最终还是决定进行一番尝试。
在他看来这个时候做出尝试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做一味的等待并不是明智之举,会令人陷入到深深的绝望之中。
腐蚀者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被动了。因为太被动了所以被书院轻易拿捏。
这可真的是太难了。
奥利科斯有一种相当无奈的感觉。
他知道绝对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要是仍然维持这样一种状态,用不了多久整个腐蚀者联盟就会相当被动。
这个时候他还是要展现出他黑暗之神近身侍从的绝对实力的。
他对上书院不说占尽优势吧,但是至少不会吃亏。只要能够保证全身而退便也足够了。
奥利科斯当然不会就这么前去,他要化身才行。
只有化身之后奥利科斯才会处于绝对的安全的状态下。
求稳是魔鬼奥利科斯最大的特点。
但是到底化身成为什么呢?
这个时候奥利科斯并不能立即作出决定。
奥利科斯当然是希望能够将事情尽可能的办漂亮一些,这样即便是在面对敌人正面交锋的时候也不会显得过于的狼狈。
就当下而言,他觉得自己化身为一个猎户是最好的选择,而且一定要是当地终南山猎户的样貌装扮。
因为在这里猎户是最为寻常最容易见到的。
扮成猎户基本上就不会引起怀疑。
奥利科斯是说干就干的性格,既然他已经决定了,就不会再有任何的犹豫。
对魔鬼来说,化身术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只见他轻轻的吹了一口气,继而就变成了一个四十来岁的猎户。
猎户的后背上背着一张猎弓,腰间挂着一只横刀。
这些装备可以保证他即便是在森林之中遇到了极为凶残的野兽也有一定的自保之力。
这也是终南山一代猎户的标配。
可以说魔鬼奥利科斯完美的复刻了这一切。
他一定要让自己被看不出任何的破绽。
唯有如此,在接下来的时间他才有可能去探听清楚书院的虚实。
如果连对手的套路和动向都弄不清楚的话,接下来的事情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书院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
但魔鬼族却不会服软。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对奥利科斯来说,这几乎是没有选择的事情。
他必须要好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节奏。
奥利科斯的实力还是相当强大的,他可以尽可能的将自己隐藏在人群之中不被发现。
即便是书院的人盯着他看很久,怕是也察觉不出来异样。
他是一个完美的化身者,在他化身之后,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真实和完美。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亲自去书院看一看了。
...
...
显隆帝决定出关了。
虽然闭关的时间还没有到袁天罡所说的三个月。
但是显隆帝还是忍不了了。
继续闭关下去的话,显隆帝感觉自己一定是会发疯的。
这个时候发疯的话,那可不是明智之举。
毕竟这个时候大周帝国可以算得上是内忧外患了。
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还是要及时的做出一番应对的。
要不然的话,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显隆帝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对整个大周帝国而言,这都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战斗。
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但是显隆帝知道自己必须要努力的做出应对。
努力的控制好节奏,才能够对付书院。
书院简直就是显隆帝的一生之敌了。
不管是从任何方面来看,显隆帝都觉得书院相当的难缠。
大周现在真的是经不起折腾了啊。
所以显隆帝必须要在这个时候起到表率作用。
这真的很重要。
有的时候做出一个决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显隆帝要经过深思熟虑。
显隆帝出关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见慧言法师。
对显隆帝来说慧言法师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他最为信赖的人了。
有了慧言法师常伴在旁,显隆帝几乎不会再受到任何的威胁。
慧言法师能够将他保护的非常周道。
毕竟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直接导致显隆帝丧命。
显隆帝如今可是整个大周帝国的关键。无论如何也要保住他的性命。
而且慧言法师非常的会拍马屁,话术非常的厉害。
这是显隆帝非常欣赏的点。
对慧言法师来说,只要能够将显隆帝跟佛门绑定,那么西域佛门中兴就还有希望。
所以二人其实是互惠互利,各取所需的关系。
对显隆帝而言,现在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跟慧言法师好好的聊一聊。
他想要知道的是接下来要如何面对书院,如何对抗这个无比强大的敌人。
呼出了一口浊气之后,显隆帝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对他来说,当下的一切都必须要好好的感受。
唯有把握好这一切后大周帝国才有可能会走向兴盛与繁荣。
任何的迟疑都有可能会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
显隆帝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拿出一些关键性的决断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慧言法师先能给他提供一些非常重要的情报。
有的时候情绪真的是相当的重要的。
有了良好的情绪之后接下来任何事情就都是非常简单的了。
现在显隆帝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
...
...
慧言法师再次被显隆帝召见入宫,这个时候他的心情可以说是相当的激动了。
对慧言法师来说,接下来的一切可谓是相当关键的。
如果能够保证一切顺遂的话,那么西域佛门就会因此而再度崛起。
啧啧啧,光是想一想就让人觉得非常的激动啊。
对西域佛门来说,之前遭受到的挫折实在是太多了。
甚至连慧言法师都一度产生过怀疑。
如今终于有了机会振兴佛门,能否处理好和显隆帝的关系其实非常的关键。
但凡是在任何的地方出现了一点纰漏和差池,其实都是相当致命的。
这不是可以随便开玩笑的事情。
慧言法师的调整能力是相当强的。
调整过来之后就会发现其实一切都可控,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困难。
入宫吧,这个时候慧言法师要做的就是入宫面圣。
显隆帝此刻应该在等着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跟他畅聊一番。
慧言法师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有跟显隆帝畅聊过了。
这个时候能够畅聊一番的话,对于培养二人的默契是很有帮助的。
慧言法师知道这个时候显隆帝又变得无比的依赖他了。
这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兆头。
当显隆帝对他再次依赖之后,慧言法师能够做的事情就变得相当多了。
他怕的就是显隆帝对于自己完全懒得搭理。
要是这样的话,接下来慧言法师要承受的压力那可就真的是太大了。
但现在很显然不是。
不管是从任何的角度来看,显隆帝都是相当重视他的。
这就是极好的。
只要能够感受到被重视,慧言法师就觉得自己还有机会,就觉得自己仍然有逆风翻盘的可能。
虽然道门这个时候狠狠的踩下了一只脚,但又有什么用呢?
道门能够嚣张到什么时候呢?
保证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就能够成功踩人上位?
要是这人世间的事情都这么简单了,那可也太扯淡了。
不管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慧言法师觉得西域佛门还没有输。西域佛门不但还没有输,还很有可能能够反败为胜。
一切要看之后具体的发挥。
如果节奏能够顺利的话,西域佛门还是很有机会的。
很多的时候其实就是差在了一口气上。
续上了一口气之后,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慧言法师是这么认为的。
慧言法师感觉自己要苦尽甘来了。
走吧,进宫吧。
这个时候慧言法师真的觉得自己该跟显隆帝好好的聊一聊了。
...
...
在等待了接近半个时辰之后,显隆帝终于是等来了慧言法师。
如果他等待的是其他的人的话,那么早就不耐烦了。
但是这个人是慧言法师。
所以显隆帝还是相当客气包容的。
因为慧言法师已经两次救过他的性命了。
如果不是慧言法师的话他怕是已经龙驭宾天了吧?
显隆帝知道自己当时的身体状态。
当时的显隆帝身体极为羸弱,必须要尽可能的获得外界的元气输入。
这个时候慧言法师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将自己真气注入到了显隆帝的体内。
这令显隆帝感到非常的感动。
如果没有慧言法师的这些真气注入的话,那么接下来显隆帝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好在现在一切都过去了。
此时此刻显隆帝并不需要再过多的顾忌这些事情。
对显隆帝而言,如今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显隆帝现在要做的就是跟慧言法师来一次正面的对话。
慧言法师不仅仅法力无边,还具备极强的智慧。
他需要借此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一切。
...
...
显隆帝淡淡道:“宣慧言法师觐见。”
只见穿着袈裟的慧言法师由宦官引领缓缓走向显隆帝。
这个情绪可谓是把握的恰到好处。
不喜不悲的情绪恰恰符合出家人的气质。
慧言法师很清楚他和显隆帝的对话在接下来会决定相当多的事情。
对他来说,接下来的一切是相当的关键的。
所以他要做到绝对的自信。
一旦慧言法师表现的自信了,他所说的话就会更加的具备说服力。
这一点其实是很重要的。
因为显隆帝是一个相当有主见的帝王。
面对如此有主见的帝王,要想能够成功的说服他,必须要拿出一些绝活来。
所以慧言法师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有任何的犹豫,任何的犹豫都可能导致计划落空。
...
...
“来吧,接下来法师陪朕随便聊一聊。来人啊,给慧言法师赐座。”
显隆帝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把慧言法师当做心腹来看待了。
对慧言法师他几乎是无所不言。
在他看来跟慧言法师真的没有必要有任何的保留。
“不知陛下今日想要聊什么。”
慧言法师坐定之后很是淡然的问道。
在他看来接下来显隆帝所问出的每一个问题其实都是相当需要仔细解读的。
接下来慧言法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证回答的完美。
因为如果他回答的稍有瑕疵的话,就有可能会被显隆帝抓住不放刨根问底。
这是慧言法师不希望看到的。
没有人希望对方一直都在无休止的问问题。
这会在相当程度上给到慧言法师压力。
所以慧言法师还是希望能够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维持了这种状态之后,他在与显隆帝对话的过程之中才能够占据主动。
慧言法师一定要做这场对话的主导者。
只有当他做了这场对话的主导者,接下来才能够保证计划的顺利。
他必须要保证一切的节奏都是自己最舒适的。
这个时候慧言法师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说出来的。
“朕想要跟慧言法师好好的聊一聊书院。”
这个时候显隆帝也完全没有任何遮掩的意思。
对他来说书院从来都是一个解不开的心结,是一个令他痛苦无比的存在。
有的时候显隆帝会在想,书院是不是老天爷专门派来制裁他的。
显隆帝当然是不希望长期处于这种痛苦状态下的。
所以他要竭尽所能的去做一些尝试。
显隆帝是很想要待在舒适圈的,但前提是他必须要除掉书院。
只有除掉了书院,他才能够彻底的放心。
要不然的话,显隆帝真的是感到自己的头顶时刻悬挂着一把宝剑。
而且这把宝剑随时有可能掉落下来。
这种感觉真的是太糟糕了。
“陛下是想问怎么除掉书院对吧?”
慧言法师实在是太懂显隆帝了,他立刻明白了显隆帝内心的真实想法。
想刀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哪怕此时此刻显隆帝表达的再云淡风轻,但是眼神之中那股凌厉的杀意还是相当的明显。
显隆帝这个诉求某种程度上跟他的诉求是完全一致的。
显隆帝想要灭掉书院,慧言法师又何尝不想?
对慧言法师来说,如果能够趁着这个绝好的机会灭掉书院,那么接下来就能够有机会统治整个中原的宗门。
书院一灭,剩下最大的威胁其实就是道门了。
只要能够尽可能的将袁天罡除掉,道门也就会随之倾覆了。
慧言法师不能对书院和道门同时下手,那样肯定是会忙不过来的。
要一个个的来。
慧言法师知道自己绝对是拥有这个实力的。
“陛下,在贫僧看来,要想除掉书院唯有靠天意。”
天意?
显隆帝皱了皱眉。
他还记得袁天罡跟他提到天道的时候,他是极为不耐烦的。
显隆帝真的是相当无奈啊。慧言法师说什么不好偏偏要说天意,提什么不好偏偏要提天道。
可他不就是天子吗?
难道是说除了他之外还有别的天?
除了他之外还有别的天道?
“什么天意?”
“天意就是神的旨意。黑暗之神应该会马上降临了。一旦黑暗之神要对书院做出裁决,那么书院绝对不会撑过去了。”
这个时候的慧言法师表现的相当的淡定。
因为在他看来这本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根本没有那么的复杂。
只需要静静的等待即可。
有的时候显隆帝就是表现的过于的急切了。
这样其实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如果能够冷静下来,静静的等待一切发生难道不香吗?
就非得要这么紧张?
反正在慧言法师看来,这种感觉会让人觉得有些怪怪的。
真正自信的人,怎么会表现的如此的羸弱?
这样的话,岂不是会让人找到漏洞?
“黑暗之神什么时候才能够降临?黑暗之神要什么时候才会做出裁夺呢?”
这其实确实是显隆帝相当关注的点。
因为对显隆来说,唯有解答了这个问题,才能够保证接下来的节奏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要不然的话,书院还是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的。
书院一日不除显隆帝一日就不得安宁。
所以他更加想要从慧言法师这里问到一些十分关键的信息,而不仅仅是浅尝辄止的问两句。
这样没有任何的意义。
慧言法师能够明显感觉出显隆帝最近状态出现了变化。
这说明显隆帝是真的有些慌了。
唉,这又是何必呢。
显隆帝是一个相当自负的人。所以只要他认准了一件事,那么多半就会顺着这件事做到底。
这会令人非常的无奈。
慧言法师知道这种独断专行的坏处,但是他又无法直接跟显隆帝说。
因为慧言法师知道这个时候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得罪显隆帝的。
如果他这个时候得罪了显隆帝,那么西域佛门的前景就会变得一片黯淡。
所以这个时候慧言法师能够选择的就是隐晦的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显隆帝是个聪明人,大概也能够明白慧言法师的意思。
不过...
有的时候慧言法师还是会稍稍的觉得有些尴尬。
但也没得选了。
“具体什么时候黑暗之神会降临贫僧还不能够确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黑暗之神降临之时书院一定会在一瞬间化为齑粉。”
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的。
“哦?”
显隆帝显然有了极大的兴趣。
如果真的可以非常干脆利落的灭掉书院,那么接下来整个大周帝国就能够彻底的迎来新生。
“朕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黑暗之神该不会对朕构成威胁吧?”
显隆帝并不是一个傻子。
在他看来黑暗之神的实力既然如此强大,就会在某种程度上给他也造成威胁。
如果连书院都无法抗衡黑暗之神的话,剩下的人多半也不行。
所以接下来就要看黑暗之神会不会主动的进攻他们了。
如果黑暗之神主动向朝廷宣战,向显隆帝挑衅,那还真的是一件相当令人头疼的事情。
这种情况属于不得不防的。
黑暗之神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一旦他肆意出招,大周朝廷就会很被动。
名义上大周朝廷是他的盟友,可谁知道这家伙会不会过河拆桥呢?
如果大周朝廷被黑暗之神算计,接下来显隆帝的处境就会很被动。
他有的时候是想这是不是驱虎吞狼之计?
若是灭掉了书院却迎来了一个更难对付的对手不管是从任何角度来看都不是一件好事。
显隆帝如今必须要把这件事弄清楚,如此才能够彻底放心。
不然的话只会处处被人牵着鼻子走。
“应该不会的。”
慧言法师淡淡道:“黑暗之神降临的目的,只是单纯的把这个世界变成他的领地,所以只要剩下的人不会威胁到他,那么他就不会赶尽杀绝。但是前提是要服从他的统治。但他毕竟是神,不可能管人间的俗物。所以基本上就会默许世俗世界的帝王统治人间帝国。”
慧言法师很清楚黑暗之神要的是什么。
这样一来只要显隆帝不干涉到黑暗之神的利益,黑暗之神是不会对显隆帝动手的。
慧言法师说的如此明白了,显隆帝当然是听懂了。
要真是这样的话,他还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名义上服从黑暗之神的统治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显隆帝也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因为他还是自称天子,也并不影响他在人间持续统治。
显隆帝最关注的就是自己的统治。
只要他的统治不受到影响,一切就不是问题。
只要黑暗之神和他保持一个相对平和的状态,显隆帝就是安全的。
刨除了黑暗之神的威胁,有了慧言法师的庇护后,显隆帝在人间就是无敌的。
至于黑暗之神,在灭掉了书院之后会再次返回暗界。
对显隆帝和黑暗之神来说二人完全就是各取所需。
这应该是一个最为理想的结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