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不久之前,我的朋友査尔斯•杜利多(CharlesDoolittle)以及大约二十名代祷者,聚集在加州史杜提欧市(StudioCity,California)的一个家庭里。「让我们进到神的宝座面前,领受行军令。」査尔斯祈祷:「让我们敬拜主,并且进入争战。」小组中另一个成员又加了一句:「神发出了一个新的声音。让我们聆听那声音!」
敬拜和争战?进到神的宝座前?神的声音?不明究理的人可能会认为,査尔斯和他的代祷团队用错词汇。然而,这却是再清楚不过的真理。这群经常为好莱坞代祷的人,都是敬拜的战士。
我也常常体验到圣灵的这个双重大能。在二〇〇〇年,威尔•福特(WillFord)、路•英戈(LouEngle)和我,以及其他约三十名代祷者,横越美国东北几州;我们携带着一只具有二百年历史、过去是奴隶用的水壶,作为代祷性敬拜和争战的辅助工具。对我们来说,当我们用美国复兴的祷告和赞美来充满它时,它就象征着天堂中祷告的金香炉(参考启示录八章3〜5节)。
我与一位美国参议员并肩站在美国首府白宫的大圆厅里,我们祈祷、赞美,为的是打破黑暗权势的坚固营垒,让神统管美国。在敬拜中高举主,再加上代祷的得胜大能,这是令人兴奋的体验。
在史杜提欧市的家庭、在水壶之旅以及在美国白宫所发生的事,开始遍及全美国与全世界,因为我们已进入激烈属灵争战的关键时刻。是的,代祷的事工正在茁壮成长,不过祷告勇士已逐渐了解敬拜在争战中所扮演的角色。
恰克•皮尔斯与约翰•狄克森共同撰写这本书,向你介绍今日正发生在基督肢体中、敬拜上的主要转变。你可能会觉得这本书的用词和观念不是很熟悉,但请不要就此放弃,请耐心聆听皮尔斯和狄克森的解释。你会看见这个要我们成为策略性敬拜战士的呼召,不但合乎圣经原则,更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我们要看到神的旨意实现在我们个人与集体的生活当中,就必须把它整合进入教会的架构中。
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言,好让皮尔斯和狄克森向你们解释细节;不过,我要用所剩的篇幅鼓励你,并呼吁你热切地敬拜。
神正在这个时代发出新的声音。这声音充满了荣耀,并且释放热情。我们有充裕的机会在每日的生活中扩大它的音量;我们不需要在教会时,或是在祷告会中才这样做。敬拜主可以是在家庭主妇送孩子去打足球时,可以是律师在处理讼案之间,可以是水管工人在检査漏水孔时。我们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正在做什么事,都可以敬拜主。我们受造,就是为了要尊荣我们的创造主;我们被命定要争战。不要为了逆境或日常琐事感到灰心,乃要被主的美善所充满。我们爱慕耶稣,我们是不顾一切、无法压抑、不寻常、不屈不挠、怀抱决心、热情的敬拜者。
在敬拜中,我们需要有査理•卫斯理(CharlesWesley)的热情。麦特•雷德门(MattRedman)曾说过一个故事:那是发生在一七四四年的事。圣诗作者査理•卫斯理当时正在英国里斯市(Leads,England)—间房子的楼上房间带领祷告会。突然,地板发出龟裂的声音;接下来,整个地板霹啦一声地倒塌了。上面的一百人全从天花板上掉落到楼下的房间。当时一片混乱——有人尖叫,有人大哭,还有些人吓呆了。
然而,等尘埃落定之后,被压在人堆中受伤的卫斯理呼叫着:「不要惧怕!主与我们同在;我们全都平安无事。」接下来,他突然唱出「三一颂」:赞美一神万福之源——或许他是对当下的事件发声赞美!然而,这里的重点是:当在场的每个人还在舔舐自己的伤口时,这位不屈不挠的敬拜者正坚定不移地赞美神。
抱持这种心态的敬拜者,必能成为一位有果效的敬拜者。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