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 30天战胜你的口舌

第十一日:管闲事

《30天战胜你的口舌》

作者:黛博拉.皮葛斯

翻译:廖雪瑛


本书邀请你加入一个30天的挑战,帮助你轻松的驾驭舌头,弃绝一切乖谬的言语,使其成为敬虔的生命之泉!




第十一天
《管闲事》

在你们中间有人不按规矩而行,什么工都不作,反倒专管闲事。(帖撒罗尼迦后书3:11)


「好管闲事的罗希」是我家乡对那些总是探听或管别人闲事之人所贴的标签。虽然众多「岳母大人」有这种首号管闲事者的名称,她们却没有垄断这个恶习市场;男人、亲戚、同工,以及好意的朋友也都不时有爱打听的倾向。


与传播流言蜚语的不同的是,爱管闲事的人经常用话题直接查探私人情报:「你怎么买得起这么昂贵的物品?」「你穿几号衣服?」「你买这房子多少钱?」「不工作你能维持多久?」这些都是典型的疑问,不为其他目的,就只是为了满足爱打听的心。持平而论,并非每个询问这类问题的人都爱管闲事。许多人是真的有心要帮助别人。


无论你是否真的关心或全然只是好奇,在你与生病的人谈话时要格外小心,避免追问某些问题,像「医生怎么说你的情况?」就是个不该问的问题。最好是等当事人自动详述他个人的健康情况。


若你天生好奇,就必须格外努力使自己的好奇心在社交与属灵上,都保持在恰当范围内。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根本无意窥探;然而你仍可能因着自己的好奇而冒了触怒别人的风险。


我的丈夫厌恶别人爱打听。我必须提醒他,有人询问他私人购买物品的价钱时,例如车子或他拿来休闲用的「玩具」,回答要和缓一点。他常回答别人说:「你准备买一部吗?」有人问我某样东西的价钱时,我常会提供一个广泛的价钱范围或开玩笑的说:「大约在一百元到一百万元之间。」我试着记住某些人,这些人甚至可算是文化人士,他们都不知道别人视他们的询问为爱打听。通常一个简单的问答,像「很抱歉,那是秘密」或「那是属于个人的事」,就足以止住进一步寻根究底。


圣经就爱管闲事方面,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看法:「过路被事激动,管理不干己的争竞,好像人揪住狗耳。」(箴言26:17)耳朵是狗身上最敏感的部分之一;若你拉它,它可能咬你。同样,当我们瞎管与我们无关的事时,所得到的可能是负面的回应。我从个人的经验中就学到这个教训。


我有一个亲戚,她发现自己在财务上处于极大的困难。在她的要求下,我们一起讨论数小时,逐步设计了一个清偿其债务并恢复常轨的计划。之后,我帮忙安排了一项交易,那提供给她一笔数目颇大的金额。当我提醒她要按照我们做好的计划去执行时,她认为我干预了她的事,而变得很生气。她提醒我,她不是小孩子,可以好好处理自己的事!我真是被打败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动机纯正,无意管闲事。这故事的教训就是,即使你觉得你有权去干预一件事,还是要小心行事。你可能首先要为此事祷告,然后将之交托给上帝,因为对于情势的影响,祂总是比我们更行。


若你是父母,有些干预确实是为了阻止你那欠缺经验、未成年的孩子不致落入歧途,那就不要害怕他们负面的态度或他们的排斥,到最后,他们大部分仍会感激你的介入。若你的孩子已成年,就该试着接受成年人不再需要父母照料的事实。做了错误的决定,就得自食恶果,这仍是生命功课中最有效的老师之一。要给他们学习的空间。


若你的确是好管闲事,要知道,上帝并不认为你好管闲事是一件小事。祂将这罪—是的,罪—与杀人和偷窃归为一类。


你们中间却不可有人因为杀人、偷窃、作恶、好管闲事而受苦。(彼得前书4:15)


在你很想要管闲事时,为何不先质问一下自己?问自己:「我探听这件事的动机是真诚、不自私的,还是我正在为了自己渴望的目标而试图掌控事情?」有人曾说:专心于自己事务的人之所以会成功,原因之一是他们很少和别人竞争。好好想想内中的道理!



【自我挑战】


我真诚地对别人有兴趣,而且只寻问他们那能容许我更多服事、爱和支持他们的消息。


❌撒旦的烟雾弹:

包打听、管家婆、好奇探问不关己的事、任意干预别人、鸡婆、说不当的话 


上帝的兵器:爱心

你们务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稳,要作大丈夫,要刚强。凡你们所作的都要凭爱心而作。(哥林多前书16:13-14)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