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伯利恒歌》的来历
一位大布道家,一趟圣地之旅,一夜伯利恒的景色,一次降生堂(Church of Nativity)的崇拜,这些环环相扣的美妙情节,在圣灵的运行下,串连成一首美丽的诗歌。
布腓力牧师(Philip Brooks)是十九世纪一个出色的布道家,在1864年的冬天,到耶路撒冷朝圣旅行。圣诞夜他特意来到伯利恒,拜访这个因耶稣基督的降生而举世闻名的圣地——伯利恒。
小城伯利恒在暗夜星光下,宁静安祥。从山顶望下去,有牧羊人在野地里围着营火聊天,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景象竟然重现眼前。午夜时布牧师来到城内的降生堂,守圣诞崇拜。历史上传说,降生堂就是耶稣昔日诞生的地方。当晚的崇拜,古老的礼拜堂里充满了美丽的赞美诗歌,令人永难忘怀。
1868年,布牧师就任为费城三一堂的主任牧师,那年圣诞节即将来临时,他忆起四年前的圣地之旅,及伯利恒野地的景色,不禁灵感泉涌,写下了这首《美哉小城伯利恒》:
美哉小城,小伯利恒,你是何等清静!
无梦无惊,深深睡着,群星悄然进行。
在你漆黑的街道,永恒的光照启,万世希望,众生忧惊,今宵集中于你!
这首新诗满有灵气,该教会司琴雷路易(Lewis Redner)苦思许久,始终谱不出旋律。直到圣诞夜那晚,雷氏从睡梦中被天使的歌声惊醒,从床上跳起,马上将旋律谱写下来。翌日早晨,在圣诞的庆祝会中,小孩子用美妙的歌声唱出:
美哉小城,小伯利恒,你是何等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