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十二1、3,十三14-18,十五17-21)
1引言
当我们看到了神与人所立的第一个约,就是亚当的约后,有人即有反应说:“既然神明知人会错误地运用自由意志,他也预备了解决的方法,他岂不是多此一举?”我们看看一个时代主义者最重视,也是对犹太人最重要的约──亚伯拉罕的约。犹太人无论信与不信主的,都相信这约,因为这是他们与阿拉伯人力争巴勒斯坦那块地之主权的主要根椐!神在很早以前,亚伯拉罕的时候已经赐给他们的。这约的发展是神对亚伯拉罕先有应许(创十二1-3);重复应许时,渐显露约的内容(创十三14-18);约的订立(创十五12-21);约的重申与约的承继者(创十七1-14)。
这约包括了三样东西,神要赐亚伯拉罕后裔多不胜数,又要使他名为大,以及一块地(迦南)给他及其后裔,且给他们一大国。这约可说是波折与困难重重。现在我们以“后裔”这应许,去思想“等的意义”。
当神应许亚伯拉罕要赐给他后裔多如天上的星一样的时候,亚伯拉罕年75岁(创十二4),但他的妻子不生育(创十一30),过了几年,还是无子。亚伯拉罕有些不耐烦,想到了领养大马色人以利以谢作儿子(创十五1-5)。但神并不认许那是他的后裔。到了85岁,他们还是无子,他的妻子更不耐烦,以使女夏甲许配给丈夫为妾立后,亚伯拉罕信心也有些动摇,听从了妻子,生以实玛利(创十六1-6、15-16)。然而神仍是不认可那是他所应许的后裔。直到亚伯拉罕100岁,撒拉已91岁时,儿子(以撒)才出世,应验了神的应许。足足等了25年才看到第一个后裔。为什么要他等那么久?为什么不早给他?神是否要戏弄他?难道他不知道亚伯拉罕会选择错吗?在这急功近利之世代中,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感觉。其实,在我们一生中,很多事情如:学业、事业、恋爱、婚姻……往往因不耐烦而软弱跌倒。为什么要我们等?圣经的启示告诉我们,若不经过等的磨炼,我们则无法成长。
2“等”是信心成长必经之路(创廿二1-3)
虽然在等的过程中是苦的,但在等了25年之后,当亚伯拉罕认为人本身是无能为力之际──人的尽头──便看到了神的起头。在他深感自己已完全无望的时候,他的信心便显得格外真诚:“主啊!全靠你了!”结果在这信心成长到那地步后,也经历到神的作为。后来神再试验他,要他将独生子献上,他欣然跟从主的吩咐。因为他对神的信心已大到足以令他相信,纵使儿子真的死了,神还是能叫他从死里复活。因着神的应许和约──亚伯拉罕之后裔会多如海边的沙,天上的星那么多,虽然以撒尚未娶妻生子。
我们对神信心之大小,主要不在乎我们向他求多少及得着多少,乃在乎我们尚未得着应许之成就时,对他是否仍有信心,等了很久我们仍坚信,这种信心便更强。
3“等”是建立品格最佳方法
不能等的人就是那些“自我”的人,是以“我要、我要”为优先,以满足自己理想、期望、私欲。若要磨炼我们品格,必先除去自我中心。这也是我们能享受神最美祝福之秘诀。韦素珊(SusanaWesley)是十九位孩子的母亲,能将所有孩子养育成才之秘诀何在?就是忍耐及教导孩子学习忍耐,家规之一就是不准大声喊叫以取得想要之东西,因为这会永不能得着的。侯斯顿(Houston)警署曾刊登了一份单张──“养育少年罪犯良方”,当中说:“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他们要钱就给钱,不可‘折磨’他要他等。”不少青年人因缺耐性去等因而使女朋友离去或是失掉好的对象,好的良伴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在以赛亚书四十章31节中阐明等候耶和华之重要性,有些年轻人因不能多等,结果未到放榜便自杀,枉进死城。
4“等”是神人建立关系之最佳方法
亚伯拉罕为何可以奉献以撒给神作祭物?除了他对神已有足够信心外,我相信,他已得着了神,以致一无所缺。为何他得着了神──因为他没有经历到一帆风顺之境界,在等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人的无助、人的软弱、自己的不配,因看到自己的无助,所以加强他对神倚靠的心,通过多而长时间的接触,他与神能成面对面之朋友。曾经有一位先生想追求某少女,所以他每天一信,经过一年时间,他终于收到回音──一张请柬,就是她与邮差要结婚,原来那位先生制造了很多机会给邮差与那少女见面,所以日久生情。
5结论
在这急功近利,什么都讲求效率的世界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在短时间生效的,例如品格、人格、灵性、关系的建立。为什么神给我们自由意志,让我们犯错误,然后又救我们?为何他要让我们在各样事情上“等”,迟迟不实现他的应许?因他看重我们“生命的建立”,并非“工作的建立”,所以他看到有意义的事,我们未必看到。例如一位用走路机练习跑步者(速度及时间之控制),不明白的人可能以为他是无聊──跑来跑去仍在原处,但对他来说,这是一种体能、速度、耐力之操练,以致能在竞赛中争胜。
若没有了各种“等”的操练,我们与人的关系,对邪灵之争战必会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