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
我之所以如此强调选择贫穷的关键作用,其中一个原因是,1929年5月5日,我自己也作了这项抉择——这个日期至今仍是我生命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我放弃了早先女孩爱打扮的所有美丽饰品,换上年轻新进修女的一身黑袍。
此举代表了我从之前控制着我的虚华事物中解放出来,突然之间,我变得轻盈自在,自此开启了一个愈来愈动人精彩的生命。
我放弃了自私的生命以进入富有兄弟情爱的生命。
过了72个年头之后,我仍旧在尽情领受这份富裕。
当我重新检视自己的生命历程,分析那些踏上这趟奇妙之旅的人的共有的特征时,脑海里不时闪现的是“解放”两个字!
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到终结了一种长久以来阻止我们将个人最好一面呈现出来的奴役状态。
我们不再浸没于一个“集体”之中,这个集体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存在、说话、思考的方式强加于我们身上。
我们也不再臣服于主流的社会模式,这个社会模式会指示我们应该如何效仿有钱、俊美、有名的人来穿着、行动和享乐。
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在智力、意志和心灵的大量涌现中,发展出个人的独有特质;在超越个人利益、选择共同福祉的过程中,体验到一个更丰富蓬勃的人生。
日常用语“我受够了”所强烈传达的一种对生命的憎恶(taediumvitae),将转变为生命的喜乐(gaudium vitae)。
赤裸之人在摆脱了所有让他喘不过气来的烦琐事物后,终于能够再次呼吸,缓缓气,重新找回他的原初本性。
诚如帕斯卡所言:人在找寻人。
事实上,人唯有与他人享有简单、和谐、温暖的关系时,才会快乐。
因此,没有什么比在日常生活的各式各样偶发事件中与他人相遇,更令人愉快的了。
这些相遇犹如山泉般清凉透彻,它不像某些掺了杂质的饮料一样具有提神兴奋作用,但给予人一种丰富圆满的感觉,使人心平气和。
与他人相遇成了解放自我的机会。
人啊,这正是你存在的理由:跟与你用同样血肉塑造、赋有同样灵魂、同样心跳的男女之间的沟通和契合!
每个人在他心底深处都感到饥渴,仿佛身体内部有一个张得大大的口般。
任何想要掩饰这个饥渴的尝试,都将徒劳无功。
唯一的不同是,有些人试图以个人独揽的方式来满足这张饥渴大口,另一些人则让这张大口成为走出自我的机会。
第一种方式其实是一条死胡同,绝无走向和平安宁的可能;相反的,第二条路是唯一能让人揭露、实现和全面开展个人身份认同的途径。
人究竟要在内心唤起何等的喜悦颤动,才能让那赤裸、光秃、奉献自我的顶峰在迷雾中闪现呢?
在此,我们抵达了人性金字塔的尖端、梯子的顶峰。
我们处在帕斯卡所说的第三层次:第一层次是物质,第二层次是精神,第三层次则是心灵、慈善。
当人抵达顶峰时,将重新找到存在的意义——这一切将让他欢欣得头晕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