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富裕
在开罗贫民窟和当地居民一起度过的22年当中,我以甚为独特的方式体验了这种存在方式。
慕斯塔法伯伯是我的一位伊斯兰教朋友,打一出生就是瞎子。
在贫民窟,他每天都坐在垃圾堆的一个箱子上,就在我住的那条小巷子的另一头。
能在他身旁呆上一阵子,总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Ezzey âk,ya Bâbâ?”
(伯伯,你好吗?
)他掉光了牙的下颌笑了开来。
他以唱歌般的声调回答:“Achkor Allah!
(感谢安拉!
)我听着四周的声音、公鸡的啼叫、小孩的哭喊、汽车轰轰的引擎声、某个捡破烂人的问候。
我和在我四周欢唱的生命合而为一,我的心也与之齐声高歌。
太阳让我温暖,清风让我凉爽,邻居给了我一些蚕豆,我什么都不缺。
Achkor Allah!”
在这个为黑夜笼罩的脸庞上,散发着祥和的光彩。
他浑身充满了智慧,那种因为一无所有,也因此不为所动的智慧。
他坐在垃圾堆上,享受着一种非凡的财富:生命的喜悦。
他找到了奥秘所在。
他既不划地自限,也不封闭心灵;相反的,他与四周一切建立了友好关系。
他使用而不拥有。
他虽贫穷,却也是最富裕的。
慕斯塔法,赤裸之人,他拥有一种稀罕的力量:能看到每一个人外表底下的美好良善本性,那是神造人之初的原始本质。
在不断流逝的时间里,他看到了一种永恒的共鸣。
欧姆·哈尔比是贫民窟一位罹病的老太太,她同样也品尝到了幸福甘泉。
一天晚上,我到她堆满了垃圾的小木屋,她躺在床上,儿子陪侍在旁。
我们刚开了一所养老中心,有舒适的床、可口的饮食、完善的照护;我建议送她去那儿。
她看了儿子一眼:“噢!
我的宝贝,我怎能离开你呢?”
“噢!
妈妈,让我们待在一块儿吧!”
我永远忘不了这两位彼此相爱的人脸上散发的喜乐光彩,那栋破房子似乎顿时也明亮了起来。
施与和接受大量的爱,让人如此富足,使得其余一切看起来犹如虚幻,这时,灵魂尽情地享用原初泉源。
请注意!
纵情享受乐趣、沉浸在所选择的某个领域的富裕之中,自然也是提供极大满足感的一项来源,我完全无意要反驳这一点。
我只是认为,娱乐消遣的漩涡只会对人造成干扰,让他无法尽情享受能够满足他最私密饥渴的喜乐——这饥渴不正是在活着的每一瞬间,与周遭环境建立一种和谐关系?
然而,要拥有这种和谐关系的前提是,人必须给自己一块开放、不受私欲缠绊的处女地,因为自私欲望必然会阻碍人希冀获得的融洽关系。
我们在此触及了心灵最深邃之处,在这儿,人是赤裸光秃的,摆脱了所有不真正属于他的东西。
在这根源底处,有人所无法抑遏的需求:与他人一起向前迈进。
与世间万物维持一种真诚友善的关系,是所有人类的需求,然而,只有在第三世界国家才获得实现。
富裕国家的人内心也有此渴望,但这方面却是匮乏贫穷的。
富裕国家的人民体现的是一种匮乏,一种生命的贫穷,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反倒享受着一种满溢,一种生命的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