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摩西复领法版回来后,他一点也没有迟延,立即吩咐百姓要守安息日──弄好与神的关系。接着劝民奉献各样所需材料,奉献的原则是“心里受感,甘心乐意”。结果摩西要宣告不要再为圣所奉献,因他们所奉献的一切,够作一切当作之物,而且有余。跟着,摩西按神心意,指定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去照着神所指示的样式,建造幕幔、幕版、幔帘、法柜、陈设饼桌、灯台、香坛、洗濯盆、幕院等。
会幕内各物建完了,比撒列跟着制作祭司的圣衣、胸牌、外袍、内袍、冕牌等。圣经强调一切所做的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耶和华怎样吩咐的,他们就怎样作了”。当会幕、院子均全部完成后,祭司和事奉者各就各位,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会幕,又以云柱火柱显现,说明神仍与他们同在。
假若有一天崇拜奉献时,你见到牧师跑上讲坛向会众宣告:“弟兄姊妹,你们的奉献太多了,已超过我们所需要的,所以不要继续奉献了!”你会有何感觉?这情形从未在你们教会出现过吧!但在以色列会众中,他们经历的,正是如此。请翻到出埃及记卅八章廿四至廿九节,按一他连得等于七十五磅,一舍客勒等于五分二安士计算,会众共奉献了多少金、银、铜?按现今市价值多少?
请翻开出埃及记卅九章,你能找出多少次“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呢?出埃及记卅九章四十三节更强调“耶和华怎样吩咐的,他们就怎样行了。”就奉献而言,你是否考虑过在十一奉献以外,再支持某些宣教士,支持某些生活在困苦流离中的人?深信神会给你更大的祝福。
金句:出埃及及记卅五章廿一节,卅六章七节
重点
到神面前(信仰)
1-11章
与神同行(生活)
11-27章
分
段
燔
祭
素
祭
平
安
祭
赎
罪
祭
赎
愆
祭
献
祭
之
律
例
亚
伦
与
其
子
律
例
亚
伦
与
其
子
之
献
祭
圣
洁
子
民
之
洁
净
律
圣
洁
子
民
之
赎
罪
日
圣
洁
子
民
之
相
交
律
圣
洁
子
民
之
节
期
圣
洁
子
民
之
杂
律
谕
不
该
献
之
法
凡
火
该
献
之
法
食
物
律
生
育
律
麻
疯
律
血
漏
律
寄居者律
骨
肉
亲
律
邻
舍
律
家庭律
祭司律
杂事
律
安
息
年
与
禧
年
敬
拜
律
许愿律
1
-
2
2
23 24 25 26 27
主
题
五祭
祭律
律例
祭律
11-15
中
心
:
赎
罪
日
17-22
中
心
:
七
节
期
24-27
祭物
祭司
个人圣洁
与人相处
其他规律
圣洁的事奉
圣洁的生活
出埃及记以会幕之建立为结束,利未记以会幕中之事奉为开始,二者十分紧凑。全书集中讲述生命(一至十章)与生活(十一至廿七章)。到神面前来得生命之方法,首先是藉祭物。头三种祭均是人自动自觉献上的,头两种是献心的祭,即燔祭。内中提及有多种牲畜可用,包括公牛、公羊、斑鸠或雏鸽,按各人经济能力而定,但原则必须是“没有残疾的”;素祭是记念神在生活中的供应,可用面、薄饼、面饼、初熟的新穗子等抹上油及乳香,但都必须是无酵的;平安祭是感恩之祭,祭物可用牛、羊或山羊,但要求也如燔祭一样,必须是“没有残疾的”。为何神要求献的,必须是没有残疾或是无酵的呢?明显地,祭物本身不足以把人带到神面前,也绝不能替人赎罪,它们只是影儿而已,它们乃预表着将要来世、毫无瑕疵、圣洁无玷污的祭物──主基督,惟他将自己献上,我们才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神面前。
献祭是自古以来各国各民族均有的敬拜礼仪之一,是任何敬拜也不可少的环节,但为何要献祭?相信若非主来了以后,神藉施洗约翰宣告:“看啊,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谜至今仍未解。中国人的繁体“义”字(义)十分有意思,何谓“义”?一个我如何才能称义?从这字的结构,我们可以说,除非有一“羔羊”遮盖着“我”,或说,除非神是“透过一只羊看我”,否则我不能称义。这羊是谁?除了主基督以外,还有谁?
神要求我们献的祭,无论是献心、记念主的供应、感恩,都必须是“没有残疾”和“无酵”的。你是否也将最好的献给主?包括在敬拜时,用最好的精神状态去亲近主?
金句:利未记一章十节
除了三种自动自觉献的祭以外,神对两种必须做的、义务的献祭也有详细的说明。当罪拦阻了人到神面前,就有必要献赎罪祭及赎愆祭。赎罪祭是与罪性有关,赎愆祭则与罪行有关。前者可以遮盖隐而未现的、不洁净的或误犯的罪;后者则可以遮盖冒犯神及伤害人之罪或是为受伤害的那一方争赔偿。其实,这些祭是否真的可以遮盖人的罪及过?显然不行,神要的,是我们有悔改的心,承认自己的过错,他不是要靠那些牲畜来遮盖罪,乃是藉他儿子主基督亲自成为代罪的羔羊,代我们的罪受罚,以致满足律法的要求,又满足了神的义,叫我们因他而罪得赦免。跟着神便将祭司在献祭时要注意的一一吩咐摩西,要祭司们遵守。
从神的观点而言,五祭的次序是有特别意义的,顺序是:
1.燔祭:献祭的人将自己完全献与神(生命奉献)。
2.素祭:献祭的人将自己的工作献给神(和好感恩祭)。
3.平安祭:献祭的人与神和好,感谢主恩(和好感恩祭)。
4.赎罪祭:献祭的人承认自己的罪及求赦免隐而未现之罪及罪性(罪性方面)。
5.赎愆祭:献祭的人承认自己的罪行,又愿偿还他亏损别人的(罪行方面)。
以上各祭,主基督已完全实现了。从神的观点来看,我们必须先解决罪行,对付罪性,与神和好,成圣归主,全身献上。
祭司的职责是代表人与神和好,代人到神面前认罪,宣告罪得洁净及神的赦免。主说:“凡你们在地上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十八18)请思想,在你亲戚朋友之中,你的同事、同学之中,有多少人还未得释放?有多少人还是活在罪与撒但的权势中?有没有看到,你有责任把他们带到主面前?
金句:利未记五章十七节
献祭之物需要全善全美,不能有瑕疵。献祭之后,要把祭物带到祭司面前,因以色列各支派要供养利未人。摩西在吩咐完一切礼仪、原则后,便膏亚伦,使他成圣,跟着又祝福他和他的儿子们,使他们成圣。一切礼仪原则都是依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当摩西示范献祭,并督导亚伦及其儿子献祭后,便交亚伦实践,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照摩西所吩咐的”。摩西、亚伦为百姓祝福,耶和华的荣光向民众显现。然而,亚伦的二子献祭时,却不按规矩而行,献上凡火,招致神的审判,被火烧死。神再申明献祭之例,劝谕祭司必须循规蹈矩。
祭司虽为祭司,但始终是人,无法脱离人的限制,仍会犯罪离开神,他们也要为自己的罪献祭。所以,神不再用人去担任救赎工作,乃由他的儿子,也是完全的神,圣洁、公义的主为大祭司,一次地完成献祭(献上他自己),为人赎罪。他对父神的顺服,与亚伦儿子之不顺服,恰成强烈对比。
“顺服”是今天的青年人最不容易做到的。很多人在婚姻上不顺服神,与有妇之夫,或有夫之妇相恋;信与不信结合;不按神心意建立基督化家庭……结果造成痛苦、分离!其实,我们不必在痛苦中学功课,因我们有不少“前车之鉴”。请思想,你生命中有没有未顺服神之处?你准备在什么事上顺服主?
金句:希伯来书七章廿七节
从十一章开始,便一一列出家庭及饮食的卫生条例。(在这几章圣经里,“不洁”一词出现超过一百次)首先圣经介绍洁净与不洁净,即可吃及不可吃的动物。以分蹄及倒嚼为洁净,否则不洁;鱼类有鳞有翅为洁净,无鳞无翅则为不洁;有翅膀但爬行的为不洁,跳着走的则为洁净;另详细列出地上不洁的爬物,要以色列人为诫。十二章则提及生产条件,妇人生产后坐月之观念,其实远在三千五百年前已由神颁布。十三至十四章则详细介绍卫生条件,特别是当时流行的传染病大麻疯。祭司有责任检验人是否患大麻疯,而百姓亦有权将可能之病患者带到祭司那里,若证明有大麻疯(身上有白疖使毛变白,患处有红瘀肉,或在疮上有白中带红之火斑等),患者必须隔离,直到他们痊愈为止。当时长大麻疯者要独居营外,蒙着上唇,见到人要喊叫“不洁净了,不洁净了”。除了验证麻疯病以外,祭司亦有权及责任对已洁净者宣告洁净,让他们重过正常生活,另要监察患者所住之处是否得洁净,免得百姓再受感染。
你曾到过中国大陆的公厕吗?你对那些地方有何感受?当二百万以上的人在旷野生活,他们最大的危机是什么?库尔德难民的经验告诉我们,是疫症──不卫生以致百姓中毒死亡。为何神对以色列的饮食、卫生条例定得那么严谨,那么仔细?因在三千五百年前,医药并不发达,再加上居住环境落后,卫生条例是关乎整族人之生死存亡的。神不想人受苦,所以叫人遵守这些命令。
试想想:那些条例是你现在仍自动自觉遵守的,或认为应遵守的?
条例目的是防止疾病之传播,并非遗弃那些病者,可惜犹太人视病者为有罪(将肉体与灵性之事混淆)。主对长大麻疯者态度如何?(参可一40-45)你对癌病、精神病、心灵里长大麻疯(不洁、犯罪)的人又如何?你从主身上学到什么?
金句:马太福音十五章十一节
健康卫生的条例跟着伸展到女人之血漏、男人之梦遗、女人之月经等,这些都定为不洁。从卫生条例,进到敬拜条例,就是一年一次的赎罪日。亚伦要为自己和本家赎罪,然后为以色列人赎罪。以色列会众要献两只公山羊,一献给神(满足神的义),一献给阿撒泻勒(有“隔离山羊”的意思),这羊要担当以色列人一切罪孽,然后送到旷野,到无人之地。在赎罪日那一天,大祭司在为自己及本家献完赎罪祭后,便要在全国百姓瞩目下进入至圣所,大祭司所带的血是用来遮盖全国人民一年之罪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所以血在以色列人赦免的观念上是最重要的,除了献给神以外,神不准人把血用于别的用途上,他禁以色列人吃血,因为“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十七11)他也禁以色列人吃未放血的牲畜。
为何主基督要流血身死才能救赎我们的罪?为何不可以说一句“世人的罪都赦免了”便得成就?希伯来书九章廿二节说:“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原来血也有预表意义,不是牲畜的血,乃是主基督的血,使我们得洁净!血乃是生命,主将生命倾倒,为要救赎我们。神在什么时候已决定了这方法?(参创三21,四4;出十二5-7;利十六6-10、20-22;赛五十三7;约一29等)
约翰壹书三章十六节说:“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请思想,你在家中、公司、教会、团契中,将如何实践“为弟兄舍命”呢?
金句:利未记十六章二十至廿二节